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218篇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2005年4月至2007年3月对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钠肠溶维生素K3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杨劼  刘珠 《河北医药》2007,29(4):393-394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寻找抗消化性溃疡药物成为医药学者长期以来的课题.目前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药物有: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克拉红霉素、铋盐、质子泵抑制剂等.  相似文献   
3.
徐路  谢芳  白慎蓉 《四川医学》2001,22(8):757-758
1999年 3~ 9月 ,我院消化科应用国产四类新药注射用泮托拉唑钠 ,以进口洛赛克粉针剂作对照 ,对3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对比治疗观察 ,以了解该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入选病例均为此期间在我科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入院前后有出血的症状、体征 ,或胃管抽出血性或咖啡色液体 ,胃呕吐物或大便隐血 (万华单克隆抗体法 )阳性 ,且胃镜下见有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及胃粘膜急性病变者。凡具有上消化道肿瘤 ,或伴幽门梗阻、胃泌素瘤、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等 ,及正在服用其…  相似文献   
4.
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应激性胃粘膜病变和胃癌。我院 2 0 0 0年 1— 12月应用国产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对消化性溃疡出血和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 (cushing溃疡 ) 5 2例进行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患者 5 2例 ,男 35例 ,女 17例。年龄 13~ 81岁 ,平均 45 .5岁 ,消化性溃疡伴出血 30例 ,均经胃镜证实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 2 2例 ,其中重型脑出血 18例 ,大面积脑梗死 4例 ,因患者不能耐受胃镜检查 ,因此 ,以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比较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经内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静脉滴注泮托拉唑钠40 mg,对照组28例,静脉滴注奥美拉唑钠40 mg,均为2次/d,疗程3~5 d,此后两药均改口服,20 mg/次,1次/d,连续4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76.9%和73.9%,总有效率分别为92.9%和96.4%,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梁武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1):1454-1455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服用泮托拉唑钠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患者则服用泮托拉唑钠,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溃疡愈合情况、3d内疼痛情况以及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3d内疼痛消失率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溃疡愈合率以及半年后复发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用药中,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钠治疗效果均令人满意,但泮托拉唑钠能够在短期内快速止痛,因而临床应予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泮托拉唑钠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实验组采用泮托拉唑钠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炎性因子水平及腹腔积液消失时间、撤离呼吸机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692,P<0.05)。治疗后,实验组降钙素原(PCT)(10.35±1.75)ng/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42.3±9.5)mg/L低于对照组的(20.15±3.39)ng/L、(56.1±11.2)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腔积液消失时间(6.0±1.5)d、撤离呼吸机时间(3.2±0.7)d、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8±0.5)d、腹痛缓解时间(2.8±0.6)d、住院时间(7.3±2.0)d均短于对照组的(11.8±2.8)、(5.5±1.0)、(4.2±0.8)、(4.8±0.5)、(10.8±3.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应用泮托拉唑钠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8.
王健  李岩  姚丽君 《新中医》2019,51(9):110-111
目的:研究胃苏颗粒配合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予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胃苏颗粒。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感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12%,对照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7.45±1.50)天;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4.70±1.27)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不良反应产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胃苏颗粒联合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有良好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疼痛消失时间。  相似文献   
9.
10.
《中南药学》2019,(12):2064-206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注射用左旋泮托拉唑钠抑制健康受试者胃酸分泌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方法采用单中心、开放、剂量递增的实验设计,筛选12名健康受试者,依次给予10、20、40和80 mg注射用左旋泮托拉唑钠,采用LC-MS/MS法测定左旋泮托拉唑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同时筛选32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注射用左旋泮托拉唑钠,监测24 h胃内p H的动态变化,分析血药浓度与抑制胃酸分泌之间的关系。结果静脉滴注不同剂量左旋泮托拉唑钠后,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240±299.5)、(2500±389.8)、(4330±1357.7)和(10 000±2908.6)ng·m L-1,t1/2分别为(1.4±0.5)、(1.5±0.5)、(1.7±0.6)和(1.9±0.6)h,AUC0~t分别为(1816.1±636.7)、(3758.9±1624.2)、(6315.4±2664.4)和(14 608.2±5172.6)h·ng·m L-1。给予不同剂量注射用左旋泮托拉唑后,p H> 4的时间比例分别为(23.3±21.1)%、(39.0±23.1)%、(70.5±26.3)%和(53.8±20.2)%,p H> 6的时间比例分别为(9.9±9.3)%、(19.5±15.1)%、(52.8±29.2)%和(31.5±14.4)%。结论注射用左旋泮托拉唑钠剂量在10~80 mg内呈现线性药动学特征,而40 mg剂量组的抑酸效果优于其他剂量组,抑酸效应呈现饱和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