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TP—MgCL2对犬肝脏常温下缺血后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温下阻断肝脏血流60分钟后立即恢复肝脏血流,治疗组犬静脉内给予ATP-MgCl2,对照组犬给予生理盐水。恢复肝血流后一小时,治疗组SGPT较对照组低(P<0.05);光镜下治疗组犬肝细胞浊肿、糖原颗粒较多,对照组犬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片状坏死、糖元颗粒消失;电镜下治疗组犬肝线粒体形态规则、内膜嵴可见,对照组犬肝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消失、基质空泡状;犬的存活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结果证实,ATP-Ngcl2能改善缺血后的肝细胞的功能和结构及动物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毒死蜱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有机磷杀虫剂,自杀是导致急性毒死蜱中毒的主要原因。毒死蜱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明显,且胆碱酯酶活性恢复缓慢。评估毒死蜱中毒患者的严重程度必须综合参考胆碱酯酶活力、血浆乳酸水平以及中毒严重程度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等。对于毒死蜱中毒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均存在优缺点:洗胃和血液灌流清除毒死蜱的作用仍有较大争议;阿托品、氯解磷定的解毒效果欠佳;氯化镁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释放,中和毒死蜱毒性;脂肪乳剂可阻止毒死蜱与受体结合,减轻肺部损伤和心脏损伤;褪黑素、咖啡酸苯乙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可调节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降低毒死蜱所致的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氯化镁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并与阿司匹林作用相比较。方法:实验于2004-06/07在锦州医学院药理学实验室完成。选用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阿司匹林对照组;氯化镁低剂量组;氯化镁中剂量组;氯化镁高剂量组。给药方法均为经尾静脉给药,1次/d,连续3d。以二磷酸腺苷、胶原和凝血酶作诱导剂诱导血小板聚集,按比浊法用TYXN-96系列多功能智能血液凝集仪测定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用血栓法测定大鼠血栓重量。结果:5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对血小板聚集率抑制率:氯化镁高、中、低剂量组对二磷酸腺苷、胶原及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高剂量组优于中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55.5%,46.1%,42.4%;64.3%,59.3%,51.2%;49.5%,30.4%,20.0%),高、中、低剂量3组抑制率优于阿司匹林组(39.0%,55.3%,53.2%)。②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氯化镁高、中剂量组使血栓质量减少65.8%和55.7%,小剂量组与阿司匹林组基本一致(50.7%,49.1%)。结论:小剂量氯化镁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当,随着剂量增大氯化镁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强于阿司匹林,说明氯化镁具有很好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国荣 《云南医药》2014,(3):324-32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已普遍开展。但因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建立时和建立后,由于机体的应激反应,可使儿茶酚胺释放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外周阻力上升,心率增快,动脉压上升,心脏后负荷显著增加,从而使左心室壁张力和心肌氧耗量增加,使血循环波动大,增加麻醉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T/M)对脑损伤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溶剂组,MCAO+T/M低剂量组,MCAO+T/M中剂量组,MCAO+T/M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大鼠进行假手术外,其余分组均为脑梗死损伤模型大鼠,根据分组分别尾静脉注射3 mg/kg、10 mg/kg、20 mg/kg T/M或生理盐水,连续7 d。术后1~7 d机械刺激纤毛(von Frey)检测大鼠的机械痛阈值;术后第7天,TTC染色检测大鼠的脑梗死体积,试剂盒检测丙二醛含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所有MCAO手术大鼠的痛阈值和脑梗死体积均显著下降;而除中剂量T/M组外,其余分组丙二醛含量和脑组织含水量显著上升、抗炎因子显著下降(P 0. 05);在不同给药剂量干预下,中剂量T/M干预能较溶剂组显著提高大鼠的机械疼痛阈值(P 0. 05);相比溶剂组,T/M中剂量可显著减小大鼠的脑梗死体积、降低脑组织中丙二醛的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P 0. 05),并显著提高抗炎因子IL-4和TGF-β的表达水平(P 0. 05);而T/M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与溶剂组各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可以通过降低氧化产物丙二醛的产生,促进抗炎因子IL-4和TGF-β的表达,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对MCAO后大鼠的脑梗死及神经病理性疼痛起到保护和缓解的作用,且中剂量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氯化镁(MgCl 2)微米缓释抗钙化的组织工程小口径血管。 方法:联合应用Triton X-100+脱氧胆酸钠盐、DNA/RNA核酶对绵羊颈动脉行脱细胞处理,制成组织工程小口径血管支架,HE染色,电镜下观察脱细胞情况和血管支架性能。采用复乳法超声破碎高速搅拌挥发法,制备载有MgCl ...  相似文献   
7.
高辉  齐晓娜 《护理研究》2012,26(14):1343-1344
卤水又叫盐卤,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镁、氯化钠等,昧苦,有毒.蒸发冷却后析出氯化镁结晶.盐卤对皮肤及口腔、食管、黏膜有腐蚀作用,口服后即出现胃部烧灼感、恶心呕吐、腹泻、剧烈腹痛、烦躁、消化道出血、全身乏力、瞳孔散大、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昏迷甚至休克以至循环衰竭而死.我院2010年12月5日收治1例吞服卤水原液约lOOOmL病人,经积极救治与严密监护,无护理并发症发生,5d后自动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芳腈、70%NaSH和氯化镁于DMF中,室温反应0.5~4h,得相应的硫代酰胺,8例收率83%~99%。本法无需H2S参与反应,改善劳保和简化了操作。  相似文献   
9.
氯化镁、氢氧化钙为原料合成了碱式氯化镁,利用TEM和XRD表征了固体产物的形态结构,分析了合成过程机理。在MgCl2/Ca(OH)2-CaCl2与MgCl2/NH4OH体系合成碱式氯化镁时,固体产物的形态结构主要取决于体系的pH值和熟化时间;在pH值小于9.5时利用MgCl2/NH4OH体系可以得到组成和结构良好的碱式氯化镁。对于MgCl2/Ca(OH)2-CaCl2体系,氢氧化钙含量增加或熟化时间延长,有利于得到针状碱式氯化镁。Ca(OH)2与MgCl2的反应历程不同于NH3·H2O,得到的碱式氯化镁在形貌和性质上存在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0.
三磷酸腺苷氯化镁对兔缺血后肝组织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兔全肝缺血30分钟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三磷酸腺苷(ATP)和三磷酸腺苷氯化镁(ATP-MgCl2),术后第1,3,5天取血测定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LP)。术后第1天ATP-MgCl2组A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ATP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ATP-MgCl2及ATP组的LDH和ALP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术后24小时超微结构示:对照组肝明显水肿、细胞器严重损伤和血窦内微小血栓;而ATP-MgCl2组细胞轻度水肿,细胞器基本正常,血窦内无微小血栓。实验结果说明ATP-MgCl2对缺血肝组织确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微循环和减轻细胞而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