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标题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阐明了由于3-甲硫基-5-取代伯胺基-1,2,4-三嗪-6-羧酸衍生物(II~IV)能够形成分子内氢键,致使6位碳上相连羰基的红外吸收峰值向低波数移动约30~80cm-1。  相似文献   
2.
人们平常喝的天然水,水分子间有较强的氢键,许多水分子缔合成大的簇团,参与体内生物化学反应差,脂质代谢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用经过实验验证的碱基序列 ,用简化的方式 ,构建了被水分子和镁离子修饰的核酸序列的分子模型 ,应用分子力学模拟方法对序列进行能量优化 ,对优化后序列的构象参数、成键状况和能量数据等进行了分析。对tRNAHHis GUG的识别特性作了初步的探索 ,得到了和实验结果相近的结论。此外 ,还从能力学的角度讨论了溶剂 -溶质 -溶剂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状氢键网络对核酸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探讨了非Crick_WatsonGU、UU配对的能力学特征并存在于被水分子和镁离子修饰的核酸序列中的GU、UU配对情况。  相似文献   
4.
应用 Gaussian98W程序分别在 B3 L YP/6-3 11G* *和 HF/6-3 11G* * ( I原子用 3 -2 1G* *基组 )水平优化了 67个氨基和亚氨基化合物的几何结构 ,计算了氨基或亚氨基氢和氮原子的净电荷 QH和 QN、前线分子轨道能级 EHOMO和 ELUMO、系统总能ET和偶极矩 D等量子化学参数。为阐明这些参数与实验氢键酸度∑ αH2 的关系 ,将所得 B3 LYP和 HF两个参数集对 ∑αH2 进行了主成分回归 ( PCR)和逐步回归 ( SWR)分析 ,结果表明 ,B3 L YP高精度参数集的回归模型其拟合优度和预测值均好于 HF的 ;PCR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而 SWR所建模型因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预测值并不可靠。  相似文献   
5.
氢键型液晶高分子是由经化学修饰过的高分子通过氢键形成的高分子复合物,具有独特的动力学功能,分子结构调整和修饰简便,可用于显示器、光电元件、信息传导等研究领域,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着重介绍了主链型、侧链型、组合型以及网络状等类型的氢键型液晶高分子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6.
以端氨基聚醚、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 I)、二乙基甲苯二胺(DETDA)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组硬段含量不同的IPD I基聚脲。通过FT-IR、DSC、SEM以及拉伸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硬段含量对聚脲羰基氢键化程度、微观结构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脲羰基氢键化程度增加;软段相的微相分离率降低,硬段有序程度增大。硬段含量为35%时材料的力学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7.
首先,将偶联剂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MS)上的巯基(-SH)键合在微米级硅胶(SiO2)微粒表面,得到了改性微粒MPMS-SiO2。在非水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使溶液中的过氧化苯甲酰(BPO)与改性微粒MPMS-SiO2表面的巯基构成表面引发体系(-SH/BPO),于非水介质中在硅胶微粒表面实现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的接枝聚合,成功制备出接枝微粒PHEMA-SiO2,接枝度高达28 g/100 g。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PHEMA-SiO2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主要因素对HEMA表面引发接枝聚合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探索研究了PHEMA-SiO2对槲皮素(Quercetin)的氢键吸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SH/BPO引发体系可以顺利地引发HEMA在非水介质中的接枝聚合,适宜的温度为65℃,适宜的BPO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0%。PHEMA-SiO2与槲皮素分子之间会产生多位点普通氢键与π型氢键两种氢键相互作用,使PHEMA-SiO2对槲皮素具有强吸附能力。溶剂分子对槲皮素的竞争吸附以及温度的升高均可使槲皮素在极性溶剂或质子性溶剂中吸附容量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载体与装载的难溶性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探索对释放速率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归纳总结可预测难溶性药物-MSN给药系统释放行为的数学模型。方法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MSN作为载体,通过溶剂挥干法进行药物装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载体的外观形貌及孔道结构,通过比表面积分析仪研究载体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选取载药量及药物的氢键受体数量作为因素进行释放行为分析,通过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2因素3水平析因设计,完成体外释放实验;2、24 h累积释放度作为因变量,拟合数学模型。结果溶胶凝胶法制备的MSN为均一的球形,粒径约为400 nm,孔道呈放射状,孔径均一为3.6 nm。拟合模型显示,载药量比氢键受体数量对2 h累计释放度影响更大,随着载药量的增加,2 h累计释放度逐渐下降;在研究范围内,氢键受体数为6,载药量为50%具有最小的2 h累计释放度,为50.31%。24 h累计释放度则根据载药量的不同随着氢键受体数的改变呈现相反趋势,当载药量较低时,与氢键受体数呈正相关;当载药量较高时,与氢键受体数呈负相关。氢键受体数为6,载药量小于10%时具有最大的24 h累计释放度,可达99.44%。结论 相对药物的氢键受体数量,载药量对于难溶性药物-MSN给药系统的速缓释放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低载药量可以实现药物的2 h快速释放及24 h完全释放,高载药量则反之。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分析脊椎动物血红蛋白(Hb)分子进化过程,解释Hb相互作用的现象并推测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NCBI、PDB等在线生物信息学网站及SMS、ANTHEPROT 5.0、Clustalx 2.0、MEGA 4、Vector NTI 9等软件包对比脊椎动物门各纲羊膜和非羊膜动物Hb氨基酸多序列的同源相似性,查找保守位点,构建分子进化树,预测二级结构,对比三级结构模型,推测Hb相互作用现象的发生机制.结果 氨基酸多序列对比显示,非羊膜动物α链没有保守氨基酸(cAA),β链有3个cAA,羊膜动物α链、β链分别有27个和68个cAA;分子进化树显示非羊膜动物Hb氨基酸每位点替代值(SpS)远大于羊膜动物(P<0.01);预测二级结构分析Hb作用面发现非羊膜动物α链40位氨基酸主要参与无规则卷曲结构,羊膜动物α链40位和β链94位氨基酸均主要参与α螺旋结构;对比空间结构模型发现羊膜动物α链均有一个苏氨酸(41位)与β链的组氨酸(98位)形成氢键,而非羊膜动物不能形成此氢键.结论 脊椎动物Hb相互作用发生的关键可能在于是否存在α链苏氨酸(41位)与β链组氨酸(98位) 形成的氢键.  相似文献   
10.
以水作溶剂,N-乙烯基-2-吡咯烷酮辐射聚合得到了聚N-乙烯基-2-吡咯烷酮水凝胶。以乙醇或丙酮作为溶剂时,前者情况下的聚合速度大于后者。这些现象,可用水、乙醇能与N-乙烯基-2-吡咯烷酮形成氢键来解释。聚合反应终止动力学,不受溶剂性质的影响,都属于双分子终止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