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根尖片和曲面断层片是诊断牙根吸收的常用方法。与曲面断层片相比,根尖片的投照技术能够保证获得更加准确的影像,更加有效地诊断正畸牙根吸收。但是在拍摄根尖片时,有许多因素可能造成影像的失真。这些因素包括:X线的投照角度、牙齿-胶片位置关系、焦点-胶片距离、牙齿-胶片距离等。其中,X线的投照角度最难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X线根尖片产生错误影像的原因、类型及其纠正方式,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方法:以本院实习大学生拍摄的500张根尖片废片为研究对象,分析出产生错误影像的原因、类型及各种错误在不同牙位的分布情况。结果:常见的影像错误原因有:X线垂直角不当,占42.6%;胶片的放置和固定不当。占25%;X线水平角不当,占15.4%;球管人射点偏离。占15.2%。最容易出现错误的牙位是上颌345位和上颌678位。分别占28.8%和28%。结论:避免和纠正诸多不当因素。控制根尖片质量。提高口腔放射初学者的摄片质量,是满足临床教学和临床诊断的双重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口腔数字成像系统成像的质量.方法 将560例患牙分两组,分别用ODIS-1型口腔数字成像系统和牙科x线机成像,观察两组成像效果.结果 数字化牙片图像处理前图像质量较差,图像处理后与传统根尖片图像质量无差异.结论 口腔数字成像系统图像经过处理调节,与传统根尖片图像质量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影像学的角度分析老年人牙体牙周特点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检查治疗的800例老年牙病患者的X线片资料,对其在牙体、牙周及修复体的影像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无论牙体牙周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龄变化。龋齿、牙周病、不良修复体比例中女性比男性别偏高,性别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根尖炎无性别差异,P>0.05。牙周炎是老年人口腔的主要疾病,增龄变化及根面龋是老年牙体病的特点。结论:数字化根尖片能清晰反映老年患者的牙体牙周及固定修复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具体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由解放军总医院外科临床部,口腔医学中心放射科主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9届《口腔颌面影像技术与诊断学习班》【2015-09-04-026(国)】10学分,将于2015年9月14-21号在北京举行。口腔医学中心放射科,自2007-2014八年间连续举办了8届《口腔颌面影像技术与诊断学习班》,将于今年秋季再次开班,内容仍以口腔颌面影像检查技术与诊断为重点。课程有医学X线成像基础;口腔颌面X线平片投照技术(包括根尖片、咬翼片、咬合片、颞下颌关节检查、涎腺造影技术、上下颌骨及上颌窦检查技术);根尖片分根新技术;曲面断层机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chick数字化成像系统的临床应用,评价Schick数字化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方法:随机选取Schick数字化成像系统所拍X线根尖片和Kodak根尖胶片各200张,比较其曝光时间和X线垂直角度,对其成像质量进行分级评价。结果:Schick数字化成像系统所拍根尖片成像质量I级者为90%,比Kodak根尖胶片高25%;Schick数字化成像系统所拍根尖片成像质量Ⅲ级和Ⅳ级所占比例为5%,与Kodak根尖胶片无明显差别。结论:采用Schi。k数字化成像系统拍摄根尖片成像质量优良,能较好地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牙槽突裂植骨区牙移入的可行性及牙移入的方式,评价移入牙的牙槽骨支持率和移植骨高度变化。方法:选取唇腭裂伴牙槽突裂患者10例,行牙槽突裂自体髂骨植骨术后,分别拍摄植骨后3个月(T1)及牙移入植骨区后(T2)的根尖片,观察牙移入植骨区的情况,测量T1和T2阶段移入牙的牙槽骨支持率,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并参照Bergland四分法评价移植骨的高度变化。结果:①牙整体移入植骨区,牙槽骨支持率为(89.85±2.51)%(T1)和(90.22±2.44)%(T2),牙移入植骨区后的牙槽骨支持率与植骨后3个月的牙槽骨支持率无显著差异(P>0.05)。②移植牙槽骨的高度在牙移入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唇腭裂患者植骨后,可将裂隙邻近的牙移入植骨区,获得良好的牙槽骨支持。牙的移入有助于维持移植骨高度,提高植骨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锥形束CT(CBCT)和X线根尖片在牙根纵裂诊断中的准确度,探讨CBCT对牙根纵裂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临床检查中疑似牙根纵裂患牙50例,分别进行X线根尖片、CBCT检查诊断和外科手术诊断;对X线根尖片和CBCT对牙根纵裂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BCT诊断牙根纵裂的敏感度(83.33%)高于X线根尖片诊断牙根纵裂的敏感度为(47.61%),P<0.05。结论:CBCT比X线根尖片能更准确诊断牙根纵裂,有助于牙根纵裂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X线根尖片和锥体束CT在上颌磨牙腭根折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临床检查25例可疑为腭根横折,9例腭根纵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拍摄X线根尖片及锥形束CT,分别根据X线片诊断标准和CBCT诊断标准对影像学检查结果做独立判断,并与拔除患牙或翻瓣术中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BCT在腭根纵裂中诊断敏感率为87.5%,X根尖片诊断敏感率12.5%。 CBCT在腭根横折中诊断敏感度为91.7%,X线片诊断敏感率为63.6%, CBCT敏感度均高于X线片(P<0.01)。结论上颌磨牙腭根折裂的临床诊断中,CBCT诊断的敏感度显著高于X线根尖片,且CBCT能准确判断折裂位置、方向及角度,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口腔数字成像系统的影像感受器在口腔内不同固定方式的效果.方法:对比分析患者用手指放入口腔固定(A组,n=100)及采用压舌板引导固定(B组,n=100)两种方式对患牙采用校正的垂直角度拍摄各患牙位的数字牙片资料.结果:B组摄片的图像质量及效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采用压舌板引导固定影像感受器方法摄得的数字牙片图像质量好,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