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76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浆支链酮酸(Branched-ChainKetoAcids;BCKA’s)浓度,以及静脉输注高浓度L-缬氨酸(L-valine,val)治疗半乳糖胺引起兔肝昏迷(HepaticComa; HC)的结果。HC兔血浆BCKA’S明显低于正常组水平,相对应的支链氨基酸(Branched-Ghain Amino acids;BCAA’S)及其它氨基酸多数增高,芳香族氨基酸(AromaticAminoAcids;AAA'S)大幅度升高,用5%val静脉输注48h,血浆BCKA’S提高约3倍,BCAA’S改变不大,AAA’S下降37%;血浆BCKA’S/BCAA’S、BCAA’S/AAA’S比值也明显增高。提示,高浓度val能纠正HC血浆BCKA’S及主要氨基酸紊乱。  相似文献   
2.
3.
胃肠外营养对肝切除后肝脏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外营养对肝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Ⅰ组不手术,自由摄食;Ⅱ组65%肝切除后用10%葡萄糖治疗;Ⅲ组术后用支链氨基酸强化的胃肠外营养治疗;Ⅳ组术后用标准胃肠外营养治疗.实验第三、六天观察肝脏再生反应.结果:Ⅱ组肝重、肝重/体重、肝脏再生率(RLR)、肝细胞有丝分裂率(MI)和DNA合成率明显降低,肝细胞脂肪变性和水样变性明显且伴有灶性坏死;Ⅲ、Ⅳ组RLR、MI及DNA合成率明显增加,肝细胞脂肪变性和水样变性减轻,其中Ⅲ组明显优于Ⅳ组.结论:肝切除后营养摄入不足抑制肝脏再生反应,适当的营养支持能促进肝脏再生  相似文献   
4.
在不含缬氨酸( L Val)的 M E M 培养基基础上,以普通 M E M 培养基 L Val(46m g/ L)和亮氨酸( L Leu)含量(52m g/ L)为准,配制 12 种限制 L Val、增加 L Leu 的不平衡支链氨基酸培养基,用 M T T法观察其对胃癌细胞株 S G C7901 体外增殖的影响和对该细胞株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限制 L Val至正常的 1/4 对 S G C7901 细胞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P< 0.01),随着 L Val浓度的继续降低,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增加 L Leu 至正常的4 倍,显著增强了 L Val缺乏对 S G C7901 细胞的抑制作用。不平衡支链氨基酸与抗癌药物5 F U、 M M C 和 M T X 有协同作用。提示在氨基酸疗法中,不仅要调整某种氨基酸的绝对量,而且应调整该氨基酸与其他氨基酸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6/E7 m RNA检测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65例HR-HPV感染者,其中100例病理结果为正常宫颈/慢性炎症(对照组),8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33例CINⅡ级,28例CINⅢ级,16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支链DNA(b-DNA)技术检测HPV E6/E7 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CINⅡ级(81.82%)、CINⅢ级(89.29%)、宫颈癌组(100.00%)的HPV E6/E7 m RN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20.00%)和CINⅠ级(3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INⅡ级、CINⅢ级、宫颈癌组的HPV E6/E7 m RNA表达量也高于对照组和CINⅠ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和癌组的HPV E6/E7 m RNA阳性率及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非典型鳞状细胞(ASC)和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P<0.05)。结论 HPV E6/E7 m RNA的表达可能提示了病毒的活性和病变的进展程度,可能成为筛查出高级别宫颈病变的有效指标,可以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6.
大量研究证实支链氨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BCAAs)在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且宿主BCAAs水平的升高与饮食、肠道菌群、疾病和遗传等因素均密切相关。从因果关系上看,肠道菌群紊乱促进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且部分肠道微生物参与BCAAs的生物合成,直接影响宿主外周BCAAs水平。近年来,从宿主和肠道菌群的角度干预BCAA代谢已成为国内外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热点。现就BCAAs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和肠道菌群-BCAAs代谢途径干预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支链氨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BCAA)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是人体营养必需氨基酸。它们不仅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也可作为信号分子调节糖脂代谢、凋亡及自噬而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临床及基础研究发现,血浆BCAA含量与糖尿病、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等疾病紧密独立相关,并参与疾病发生发展。因此BCAA不仅是具有潜在预测疾病与预后评价作用的生物标志物,而且有望成为糖尿病、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等代谢相关疾病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对BCAA的生物学作用,其对糖尿病、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影响及临床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杜朝升  朱迪  邹倩  廉坤  洪志博  周芬  陶凌 《心脏杂志》2014,26(4):416-419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对HepG2细胞支链氨基酸(BCAA)分解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HepG2细胞系随机分为对照组、APN组、APN+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Compound C,CpC)组(APN+CpC)组和AMPK激动剂(AICAR)组。用Western blot检测AMPK、P-AMPK、BCKD E1α(BCAA分解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磷酸化时为失活状态)及P-BCKD E1α蛋白的表达,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HepG2细胞上清中BCA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PN组和AICAR组均可以显著上调细胞P-AMPK的水平(P0.05,P0.01),显著降低细胞p-BCKD E1α及上清中BCAA的水平(P0.05,P0.01)。与APN组比较,APN+CpC组,其细胞内PAMPK水平显著下降(P0.01),P-BCKD E1α及上清中BCAA的水平明显上升(分别为P0.05及P0.01)。结论:APN可显著促进HepG2细胞BCAA的分解代谢,其作用机制与AMPK磷酸化作用的上调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营养支持。方法:将52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营养组(PN组)26例,对照组26例。观察每日入量,症状体征(如寒战、高热等),入院与1周后监测2次血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生化,血浆白蛋白及体重等。结果:支链氨基酸可改善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营养状况与因尿素氮蓄积而引起的症状,减少肾小管细胞原生质的进一步分解,从而提高生存率与降低致病率。结论:使用支链氨基酸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微循环学杂志》2010,(4):25-25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都在追求长生不老,如今这个梦想似乎不再遥不可及了。据英国《每目电讯报》10月5日报道,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能够延年益寿的药物,而且已经在小白鼠身上进行实验,首次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