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20篇
  免费   442篇
  国内免费   215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146篇
妇产科学   158篇
基础医学   514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2396篇
内科学   751篇
皮肤病学   190篇
神经病学   306篇
特种医学   7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2945篇
综合类   5208篇
预防医学   1285篇
眼科学   84篇
药学   1922篇
  16篇
中国医学   1099篇
肿瘤学   177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68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346篇
  2014年   752篇
  2013年   729篇
  2012年   1038篇
  2011年   1070篇
  2010年   1036篇
  2009年   993篇
  2008年   1194篇
  2007年   1097篇
  2006年   1002篇
  2005年   1205篇
  2004年   982篇
  2003年   880篇
  2002年   716篇
  2001年   557篇
  2000年   435篇
  1999年   345篇
  1998年   299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239篇
  1995年   212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修复末节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1例226指末节皮肤缺损进行修复:应用创必复联合海肤康护创指套修复53指,V-Y皮瓣修复43指,邻指皮瓣修复22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30指,指背筋膜蒂逆行皮瓣修复57指,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1指。结果 171例均获随访,时间1.5个月~2年。226指末节皮肤缺损全部愈合(其中3例皮瓣受区感染经换药等处理后治愈)。创必复海肤康指套治疗者指腹饱满,外观满意;皮瓣修复者质地和颜色与受区相近,感觉恢复良好,功能满意。结论末节指皮肤缺损目前有很多修复方式供选择,临床上要根据受伤末节指具体情况及患者要求灵活选用合适的、操作简单的修复方法,最大限度地恢复手指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0 T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中"燕尾征"缺失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诊断价值并分析黑质小体-1 (nigrosome-1)可视化与PD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1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0例PD患者及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57例非PD患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3.0 T头颅SWI检查.在获得的SWI图像上,由2名临床医师采用盲法独立对双侧"燕尾征"进行评估.一侧"燕尾征"缺失即判定为PD.计算"燕尾征"缺失诊断PD的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和准确度,并分析nigrosome-1可视化与PD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以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45例PD患者判断正确,评估者之间的一致性很高(k=0.963,P=0.000)."燕尾征"缺失诊断PD的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91.2%,阳性预测值为90.0%,阴性预测值为91.2%,准确度为90.7%.44例PD患者临床症状不对称,其中32例患者nigrosome-1可视化不对称.PD患者nigrosome-1可视化偏侧和临床症状偏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756,P=0.056).11例PD患者双侧nigrosome-1全部缺失,纳入全部缺失组,其余PD患者为非全部缺失组.全部缺失组和非全部缺失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26.500,P=-0.038),而病程、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第Ⅲ部分、改良Hoehn-Yahr(H-Y)分级、简易智能状态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68、0.140、0.839、0.054、0.067).结论:"燕尾征"缺失诊断PD的准确率较高,缺失程度可能与PD患者的抑郁程度有关,对PD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男性,30 d。系第2胎第2产,38+2周,剖宫产,体质量2.6 kg。因满月当日注射乙肝疫苗,1.5 h后出现吐奶、发烧(38.4℃)等不适,送医院不治而亡。5 d前有咳嗽,气促4 h。出生时即发现患儿呼吸稍促,胸骨左缘可闻及粗糙喷射性收缩期杂音。B超检查发现法洛四联征,房间隔膨胀瘤。心肌损害(心肌酶CK-MB 80U/L)。尸解发现,患儿胸腺缺如,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征),同时肺动脉瓣缺如,右主动脉弓,动脉导管缺如,卵圆孔未闭。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例严重外伤的十二指肠破裂病人诊治情况。结果 1例病人因漏诊未及时手术,出现腹膜后脓肿,经手术引流后出现十二指肠狭窄;1例及时诊断十二指肠漏,经治疗后痊愈。结论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容易漏诊,特别是复合伤,病死率高,手术时间及方式比较关键,腹部X线片及CT检查比较重要,术中仔细探查十二指肠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骨活血汤配合铰链式外固定架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8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支架固定+中药组和常规手术支架固定组,每组24例。常规手术支架固定组采用Stryker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手术支架固定+中药组采用健骨活血汤配合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前臂旋转范围、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Mayo功能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支架固定+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常规手术支架固定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手术支架固定+中药组前臂旋转范围(131.51±11.45)°、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120.14±24.24)°、Mayo功能评分(94.56±2.21)分、生存质量评分(96.19±2.99)分均高于常规手术支架固定组的(113.56±13.21)°、(100.19±24.24)°、(86.55±2.77)分、(83.24±2.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支架固定+中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常规手术支架固定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4,P<0.05)。结论健骨活血汤配合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7.
陈杰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7):1032-1033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和安全性技术的提高。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并发症也随之增加,而新生儿死亡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并没有再下降,所以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控制剖宫产率的进一步上升是我们临床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问题,现将我院1462例剖宫产手术进行分析,寻找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探讨如何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40岁以上多发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指征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5年来到我院就医的40岁以上多发子宫肌瘤患者1434例,现就行子宫切除术及子宫肌瘤核出术的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查阅1990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经手术治疗的40岁以上多发子宫肌瘤患者,无其他合并症及并发症,每连续5年为一组。  相似文献   
9.
趾蹼血管分型的临床认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120例足趾移植再造手指病例,对趾蹼间的血管形态和交通情况进行观察,并阐述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观察120例156侧趾蹼,对第一跖骨背动脉和第一趾底动脉在趾蹼间的走向、口径以及两者的交通支情况进行记录并进行分型。结果按孙博的分型方法:Ⅰ型72侧,占46.2%;Ⅱ型57侧,占36.5%;Ⅱ型7侧,占4.5%;Ⅳ型3侧,占1.9%;Ⅴ型15侧,占9.6%;另有2侧(占1.3%)第一跖骨背血管口径〉1mm,虽发出趾背动脉供养蹲趾胫侧和第二趾腓侧,但在趾蹼内与趾底血管无吻合,故称之为孙博Ⅵ型。结论(1)从解剖形态看应增加孙博Ⅵ型较全面;(2)从临床实用角度出发,趾蹼间血管可以简单分为三型:Ⅰ型交通支口径在0.5mm以上。Ⅱ型交通支在0.5mm以下。Ⅲ型无交通;(3)手术中采用第一套或第二套供血系统,首先要看趾蹼间血管的交通支,即按本组的分型属Ⅰ型采用第一套供血系统,Ⅱ、Ⅲ型采用第二套供血系统。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28岁,因电锯伤右手1h于2006年2月10日急诊入院,术前检查:右食指自远侧指间关节处完全离断,创面不整齐,离断指体挫伤较重,入院诊断:右食指完全离断。急诊在臂丛神经麻醉下行右食指清创再植术,吻接动、静脉,修复双侧指神经。术后常规“三抗”治疗。术后血运好。术后第7d出现血管危象,给予相应处理。术后12d右食指末节指腹及中节指背皮肤部分坏死。术后第39d在臂丛神经麻醉下行右食指坏死组织清除、中指桡侧指固有动脉串联皮瓣修复术。术后皮瓣存活,术后10d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