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78篇
  免费   666篇
  国内免费   359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249篇
妇产科学   105篇
基础医学   474篇
口腔科学   73篇
临床医学   3976篇
内科学   1013篇
皮肤病学   166篇
神经病学   85篇
特种医学   4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1465篇
综合类   4671篇
预防医学   2223篇
眼科学   297篇
药学   2235篇
  35篇
中国医学   1339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379篇
  2022年   564篇
  2021年   525篇
  2020年   477篇
  2019年   507篇
  2018年   251篇
  2017年   413篇
  2016年   446篇
  2015年   499篇
  2014年   1029篇
  2013年   941篇
  2012年   1164篇
  2011年   1138篇
  2010年   1040篇
  2009年   932篇
  2008年   1201篇
  2007年   1055篇
  2006年   931篇
  2005年   1051篇
  2004年   680篇
  2003年   687篇
  2002年   506篇
  2001年   435篇
  2000年   321篇
  1999年   297篇
  1998年   258篇
  1997年   221篇
  1996年   223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肢静脉溃疡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小腿下端1/3部位,多见于内踝、足靴区及胫前,病程较长,愈合较为缓慢,且表现出反复发作特点,已成为目前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除积极治疗之外,对下肢静脉溃疡伤口的护理也至关重要。随着伤口护理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重对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伤口的护理。文章就近年来下肢静脉溃疡伤口特点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IE患者296例,收集患者既往病史、治疗与住院情况、临床资料等,对医院感染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感染患者行病原菌分析和药敏检测,分析医院感染者和未感染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LY)、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NEUT),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缩短分数(Fraction shortening,FS)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状况。结果 29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有89例,感染率30.07%,分离96株病原菌,其中63株革兰阴性菌,占比65.63%,25株为革兰阳性菌,占比26.04%,8株为真菌,占比8.33%;未感染患者LVEDD、FS及LVEF均低于院内感染组患者(P<0.05);未感染患者血清CRP、WBC、ERS、LY及NEUT含量均低于感染患者(P<0.05);长期住院、使用糖皮质激素、年龄≥60岁、有侵入性操作及有心脏病史为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医院感染和未感染患者血清指标、心功能间差异比较大,对医院感染患者要紧密观察血清感染指标和心功能变化状况,长期住院、使用糖皮质激素、年龄≥60岁、有侵入性操作及有心脏病史为IE患者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辅助性T细胞(Th)Th1/Th2比值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95例结直肠癌术后合并感染性并发症患者为感染组,95例术后未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结直肠癌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3 d、7 d晨起空腹外周血,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WBC)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验检测血清PCT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含量及Th1/Th2比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WBC、PCT和Th1/Th2比值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3 d、7 d,感染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外周血Th2细胞含量、WBC计数均高于对照组,Th1/Th2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 ROC曲线显示,术后3 d、7 d,PCT、Th1/Th2比值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AUC均>0.80。PCT联合Th1/Th2比值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指标单独诊断相近。结论 PCT和Th1/Th2比值是早期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快速、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5.
皮肤损伤后的异常愈合会导致病理性瘢痕的产生。病理性瘢痕的出现不仅影响美观,严重时还会造成心理和生理功能障碍。病理性瘢痕的机制研究对于瘢痕治疗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中,动物瘢痕模型是目前研究病理性瘢痕的重要模型手段之一。理想的动物瘢痕模型应该在组织学、细胞学等层面尽可能接近于人类的病理性瘢痕。该文分别从传统技术动物瘢痕中的啮齿类动物模型、兔耳模型和猪模型,以及新技术动物瘢痕模型这两个方面,结合近年来在瘢痕领域应用较多的研究,进行了相应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疗效。方法:以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试验组采取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辅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取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相比较而言试验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治疗重点在于早期诊断,早期及时足量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辅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2例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n=41)。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静注,研究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4%,2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及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8.6±1.7)d,(14.2±2.3)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5.2±2.6)d,(19.3±5.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症状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曼  刘海蔚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5):2790-2792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周口市东新区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2例感染性腹泻患儿,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接受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头孢噻肟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发热、腹泻消失时间及排便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39/41)]高于对照组[75.61%(31/41)](P<0.05);研究组发热、腹泻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排便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76%(4/41)]与对照组[7.32%(3/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效果确切,可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减少排便次数,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杨昆 《健康博览》2016,(4):24-25
正王先生在家中庆祝自己的生日,想喝点啤酒,可是在开瓶时用力过猛,被铁皮瓶盖划破了手指末节皮肤约1厘米长。为了不扫兴,他涂了点红药水,再用橡皮胶布包了一圈就照常进食,饭后又洗碗、打扫……到了晚上11点入睡时,王先生感到伤指疼痛,发觉食指末节已轻度红肿,他急忙吃了两粒抗生素。第二天因为工作忙,王先生忘了吃药,也没有换下伤指的胶布。晚上11点,王先生心静下来时感到右伤指疼痛及红肿加重,疼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6,(8):1033-1035
目的探讨不同肾盂压力下标准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感染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感染性肾结石患者共178例,按照经皮肾镜不同通道及肾盂压力分为标准通道低压组、标准通道高压组、微通道低压组、微通道高压组。比较四组的手术情况、肾功能改变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标准通道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微通道组(P<0.05),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微通道低压组与标准通道低压组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高压组,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标准通道低压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微通道低压组(P<0.05)。3标准通道低压组的Ⅰ期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其余三组,尿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余三组,肾功能改善率明显高于其余三组(P<0.05)。4标准通道高压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微通道低压组、标准通道低压组(P<0.05)。结论标准通道经皮肾镜低肾盂压力下治疗感染性肾结石疗效最佳,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结石清除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