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67篇
  免费   1755篇
  国内免费   181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172篇
妇产科学   179篇
基础医学   865篇
口腔科学   82篇
临床医学   30600篇
内科学   1617篇
皮肤病学   169篇
神经病学   415篇
特种医学   11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682篇
综合类   21554篇
预防医学   7501篇
眼科学   63篇
药学   9395篇
  170篇
中国医学   3268篇
肿瘤学   139篇
  2024年   374篇
  2023年   1540篇
  2022年   1520篇
  2021年   1914篇
  2020年   1936篇
  2019年   1703篇
  2018年   686篇
  2017年   1639篇
  2016年   1848篇
  2015年   2105篇
  2014年   4808篇
  2013年   4916篇
  2012年   6115篇
  2011年   6687篇
  2010年   5877篇
  2009年   5660篇
  2008年   5974篇
  2007年   5014篇
  2006年   4305篇
  2005年   4107篇
  2004年   3197篇
  2003年   2619篇
  2002年   1731篇
  2001年   1396篇
  2000年   904篇
  1999年   626篇
  1998年   447篇
  1997年   381篇
  1996年   316篇
  1995年   247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分析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急性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镇平县中医院收治的30例急性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急性外伤性脾破裂患者15例为对照组,以2017年5—11月收治的急性外伤性脾破裂患者1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分别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GQOL-74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外伤性脾破裂,可有效缓解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基于临床资料分析的通道型急诊内科患者"绿色通道"的流程重组与成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绿色通道流程由科室其他医护人员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重组后优化方案并由抢救小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流程治疗后的抢救耗时、抢救成功率、主要诊断准确率及关键处置完成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流程耗时[(42.1±14.1)min]低于对照组[(68.5±17.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14,P<0.05);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关键处置完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主要诊断准确率[95.0%(19/20)]高于对照组[80%(1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52,P<0.05)。结论通过流程重组进行"绿色通道"流程的改进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抢救耗时,确保抢救质量,提升诊断的准确率,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肺复苏后患者应用急诊护理对其康复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急诊接受心肺复苏的患者,分为参照组(n=63)和观察组(n=63),为参照组患者给氧护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急诊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PaO2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PaCO2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参照组,PaO2、PaCO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后患者应用急诊护理有助于加快其病情好转和身体康复,能够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了解重庆市新入职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现状,为完善新入职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评估问卷,对重庆市18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新入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了825名新入职护士,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的积极反应率为65.9%,其优势领域为组织学习与持续改进(82.8%)、科室内合作(82.0%)、管理者支持患者安全(80.2%)、管理者促进安全的期望与行动(77.4%);劣势领域为差错的非惩罚性原则(43.3%)及护理不良事件报告频率(42.3%)。18所医院的患者安全文化积极反应率为58.0%~81.8%。新入职护士的患者安全培训情况及加班情况对培训基地患者安全文化积极反应率有影响(P<0.05)。结论重庆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新入职护士对所在医院的患者安全文化整体评价较好,但在非惩罚性原则及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和人员配置方面需要改进,不同医院的患者安全文化存在差距,应加强新入职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培训。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2月4~6日,中华护理学会李秀华理事长率刘华平、姜小鹰副理事长一行访德,代表团参访了德国护士学会,受到了该会首席执行官Franz Wagner及学会杂志社负责人Johanna Knuppel、Peter Tackenberg等人的热情接待。中德双方分别介绍了两国护士学会的发展历史和护理专业的社会需求现状,同时就未来两国护理学会在老年护理、综合护理以及杂志编辑出版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洽谈,并拟定于2015年6月正式签订两国护士学会合作项目协议。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的救治方法及结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56例患有严重胸部外伤及复合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初步检查,确定损伤部位后,针对不同创伤部位实施不同的手术。结果:患者治愈率为21.42%、残疾率为75.0%,治疗无效或死亡率为3.57%。结论:临床中应该对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患者进行尽早判断病情,并且需要及时抢救,根据患者病情尽快判定手术治疗方案,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安全手术治疗,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视化气管插管在急诊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分析了传统气管插管存在的问题,将120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传统插管和可视化插管,并观察患者生理情况。结果:可视化插管通常可以一次性成功,对病患引起的损伤较小。结论:可视化气管插管可以再急诊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