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45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寒证是八纲辨证的重要组成,寒凝证是冠心病的常见证型。冠心病寒凝证的形成,可能是多种致病因子通过各种途径影响机体细胞内某些基因转录和表达为蛋白质,有些蛋白质表达增多,有些蛋白质表达减少,有的蛋白质表达停止,有的正常情况下不表达的蛋白质被启动,等等,机体的代谢、体温调节、神经系统感觉、内分泌等各方面的生物学行为发生改变,在临床表现出寒凝证。温阳法可通过调节一种或多种蛋白的表达,调节上述生物学行为达到治疗冠心病寒凝证的目的。“阳微阴弦”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病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温经化瘀合剂临床疗效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温经化瘀舍剂"对妇女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中医诊断标准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温经化瘀合剂"和"痛经宁冲剂"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总有效率8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痊愈率48.3%,对照组痊愈率14.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动物无明显急性毒性反应,能减轻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度,减少缩宫素所致大鼠扭体反应次数,和前列腺素E1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对大鼠离体子宫有双向调节作用,证明"温经化瘀舍剂"具有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文波 《光明中医》2010,25(11):2038-2039
<正>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多见于青年女性。2007年9月~2008年12月,自拟温经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3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来源于在本站门诊确诊  相似文献   
4.
朱梅  许昕 《北京中医》2004,23(5):273-275
因过用寒凉之药清热泻火 ,使高热暂被压下 ,但病邪却隐伏体内的现象 ,称之为“冰伏”。在妇科疾病的临诊过程中 ,进一步强化和引申“冰伏”的概念 ,对充分体现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确定疾病发生发展的辨证认识 ,发挥中药治疗上的个体化优势 ,指导用药 ,提高疗效 ,以及防患于未然 ,均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认为“冰伏”应该包括几方面的含义 :一是用药寒凉 ,气涩血凝 ,易致留瘀敛邪 ,出现邪热内困 ,变生坏病 ;二是寒凉太过 ,此腑之热未除 ,又伤彼脏之阳 ,顾此失彼 ;三是本虚标实 ,虽应急则治标 ,但过用寒凉 ,致本虚更甚 ,则病必不除。  相似文献   
5.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症之一,凡于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痛经”[1]。青年妇女多见,痛经的发生率为33.19%(包括原发和继发者),其中原发性痛经占36.06%,严重影响工作占13.59%。笔者自2004年至2005年,对辨证为寒凝血瘀的原发性痛经治疗30例,效果甚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未婚25例,已婚5例(均已婚未育);年龄12~20岁者25例,21~25岁者5例,平均15岁;病程1~10年,平均3.8年。1.2诊断标准根据2000年出版…  相似文献   
6.
中药外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关元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方法:对95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以自拟通经止痛方(肉桂、延胡索、乳香、没药、地鳖虫、乌药)治疗,对照组40例以温经汤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40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8%;对照组痊愈19例,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0%.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经止痛方外敷关元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红枣桂圆饮:适合气血虚弱、寒凝血瘀的女性,可以在经前、经行时准备10颗桂圆、五颗红枣,然后放到锅里,再倒入500毫升的清水,用大火煮滚后转小火熬煮15分钟熄火,趁温热饮用,对缓解痛经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刘冬梅  龚瑾 《河南中医》2014,(7):1369-1369
龚瑾主任医师运用温经散寒法治疗妇人腹痛、痛经、不孕症、妊娠腹痛等妇科疾病,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寒凝血瘀型大鼠胃黏膜内皮素-1(ET-1)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改变及对胃黏膜微循环血流量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n=10)。模型组以冷暴露法模拟寒区低温(-10±2)℃,处理5 d,制造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黏膜HIF-1α与ET-1表达,同时观察胃黏膜微循环血流量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冷暴露后出现寒战、爪蜷缩少动、尾部紫黯等症状,肉眼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与糜烂,光镜下可见有明显损伤;与正常组比较,HIF-1α与ET-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胃黏膜微循环血流量明显少于正常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亦较正常组升高(P0.01)。结论:冷暴露所致的大鼠寒凝血瘀证,可使其胃黏膜内皮素-1(ET-1)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增加,进而导致黏膜微循环血流量明显减少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最终造成胃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温针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住院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实验组在该基础上给予电针联合温针疗法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分别对2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进行评价,比较2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2组正中神经、腓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55%,实验组为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温针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