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点防治传染病,特别是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每年发病均占全部病毒性肝炎的98%以上.自从1992年起我县开始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1997年对全县1~15岁年龄组进行甲肝疫苗预防接种后,我县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的低年龄组发病呈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大年龄组的发病又呈上升现象;我县的病毒性肝炎发病仍处于较高水平,为掌握我县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特点和发病规律,现对我县1992~2002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为制订出科学的防制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宾阳县疟疾曾广泛流行,1954年发病率达157.58/万。1956—1957年,共血检居民2171人,疟原虫阳性121人,平均阳性率5.57%,其中间日疟占66.12%,恶性疟占3.26%,三日疟占25.62%。1957年学生脾脏检查1057人,脾脏肿大232人,脾肿率21.95%(10.91%-33.68%);1958年全县进行疟疾调查420000人,有疟史19099人,疟史率为4.55%。主要传播媒介为微小按蚊和中华按蚊。4—11月为疟疾流行李节。1954年、1957年、1964年曾发生3次疟疾暴发流行,发病率分别为157.58/万、48.28/万、30.52/万,其余年份在一些地区也有局部性或灶性流行。  相似文献   
3.
交通事故伤害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世界各国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据有关资料分析,交通事故是中国意外伤害的第二位死因;在1999年,已成为中国男性伤害残疾的第一位死因,且平均每年还以10%的速度上升,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是15—34岁年龄组的男性。各类意外伤害所致的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4.
2000年宾阳县风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风疹发病的特点及动态变化情况 ,为制订防制措施提供依据 ,对2000年宾阳县风疹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来源与方法1.1资料来源风疹病例来源于宾阳县卫生防疫站2000年疫情报告统计资料 ,人口资料由县统计局提供。1.2诊断标准以低热、轻度呼吸道炎症、全身皮疹 ,耳后及颈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暴发期间采集现症病人血清39份 ,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检验风疹IgM抗体 ,其中有18份为阳性。2结果2.1发病情况本次共收集到风疹病例报告1264例 ,报告发病率为133.32/10万 ,发…  相似文献   
5.
宾阳县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了解宾阳县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和卫生状况,于2000~2001年对160所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分析。 监测时,室内空气用9 cm直径平板沉降5 min采样,以细菌总数≤500 cfu/m~3为合格;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用浸湿无菌生理盐水棉拭涂抹采样,以细菌总数≤10 cfu/cm~2为合格;对注射器取10支样品吸取其  相似文献   
6.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和猪是主要传染源,因接触疫水而感染发病。临床上以高热、软弱无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表浅淋巴结肿大、出血倾向等为特征。严重者可因早期诊断不明确,进入肺大出血型后而死亡。为了解我县钩体病的流行特征,做好钩体病的防治工作,现对宾阳县1998年24例钩体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材料来源于我县钩体病个案调查资料及传染病年报表和疫情报告。采集病人和疫区内接触同一疫水的人群血清进行玻凝试验和凝溶试验检测,血清学结果由广…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 2005年10月对宾阳县古辣镇中小学的在校学生进行了现时营养状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广西宾阳县人口计生委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按照"统筹协调,狠抓源头,防打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开展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查处"两非"行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2年3月30日,国家人口计生委等六部门领导专家到宾阳县检查指导集中整冶"两非"专项行动工作时,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9.
梁海  李秀霞  李伟 《内科》2010,5(3):293-294
目的了解广西宾阳县居民伤害死亡的分布及发生规律,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国死因登记信息报告系统及广西伤害监测系统对2008年宾阳县伤害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宾阳县伤害死亡577例,报告死亡率为62.28/10万,男性高于女性;占居民总死亡10.22%,为死因顺位第5位。结论交通事故是宾阳县伤害死亡的主要因素,大部分发生在青壮年,应加强交通管理工作,减少伤害死亡。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