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83篇
  免费   1598篇
  国内免费   782篇
耳鼻咽喉   156篇
儿科学   348篇
妇产科学   364篇
基础医学   1101篇
口腔科学   474篇
临床医学   6703篇
内科学   2211篇
皮肤病学   146篇
神经病学   1011篇
特种医学   18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5383篇
综合类   12902篇
预防医学   2812篇
眼科学   172篇
药学   4733篇
  77篇
中国医学   5918篇
肿瘤学   653篇
  2024年   252篇
  2023年   869篇
  2022年   1103篇
  2021年   1109篇
  2020年   1005篇
  2019年   1040篇
  2018年   468篇
  2017年   796篇
  2016年   889篇
  2015年   1084篇
  2014年   2069篇
  2013年   1948篇
  2012年   2421篇
  2011年   2804篇
  2010年   2713篇
  2009年   2559篇
  2008年   2972篇
  2007年   2735篇
  2006年   2715篇
  2005年   2856篇
  2004年   2033篇
  2003年   1874篇
  2002年   1564篇
  2001年   1380篇
  2000年   1028篇
  1999年   790篇
  1998年   752篇
  1997年   621篇
  1996年   570篇
  1995年   519篇
  1994年   382篇
  1993年   251篇
  1992年   199篇
  1991年   196篇
  1990年   149篇
  1989年   154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原发性线粒体病具有高度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其中周围神经是线粒体病的常见受累器官之一。 目的:总结COX20基因变异相关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 设计:病例系列报告。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诊治的COX20基因变异相关周围神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基因检测结果及治疗效果,并以“COX20”、“线粒体复合物Ⅳ缺乏症(Complex Ⅳ deficiency)”为关键词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21年12月。总结已报道COX20基因变异与临床表型的关系。 主要结局指标:临床表型和COX20基因变异位点。 结果:4例患儿纳入分析,男、女各2例,其中3例自幼运动发育落后。4例均在儿童期起病,均以行走不稳为首发症状。肌电图均提示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改变,感觉神经轴索受累为主。4例患儿均携带COX20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包括错义变异2个,无义变异和移码变异各1个,其中移码变异c.262delG(p.E88Kfs*35)尚未见报道。文献复习目前共报道COX基因变异18个家系22例患儿(包括本文病例),起病中位年龄为5(1.0~17)岁,22例均以行走困难或步态不稳起病,11例(50.0%)有精神运动发育迟滞,病程中14例(63.6%)出现构音障碍,14例(63.6%)出现肌力下降和/或足部畸形,8例(36.4%)出现共济失调,6例(27.3%)出现肌张力障碍,5例(22.7%)存在认知倒退等。21例患儿行神经传导及肌电图检查,19例(90.5%)提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头颅(18例)及脊髓(10例)MR检查提示,脊髓萎缩4例(40%),小脑萎缩4例(22.2%)。9例患儿已无法独立行走,丧失独立行走能力中位年龄为10(7~21)岁。目前共报道9个变异位点,4种变异类型,其中错义变异5个,剪切变异2个,无义变异和移码变异各1个。 结论:COX20基因变异患者多早期起病,以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为主要表现,可合并构音障碍、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认知倒退等,病情逐渐进展,致残率高。COX20基因变异类型以错义变异最常见。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经腔内与经腹式超声对膀胱癌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间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78例膀胱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将经腔内超声检查的39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经腹式超声诊断检查的3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探讨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两组患者T4期膀胱癌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 0%。但T1、T2、T3期的诊断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的经腔内超声的诊断准确率要高于对照组经腹式超声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在膀胱癌分期的临床诊断中,经腔内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呈现膀胱壁被肿瘤基底部浸润的深度,其应用效果要优于经腹式超声检查,可为临床早期诊断、鉴别膀胱癌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超过75岁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终末期肾衰竭(end stage of renal diseases,ESRD)患者数量在不断增加[1]。血液透析是老年ESRD患者最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2]。2000年至今,美国75岁以上的透析患者增加了12.2%,这是所有ESRD患者中增加最快的一部分[1]。这一趋势同样体现在其他国家。加拿大75岁以上ESRD患者的数量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采用电针刺激联合隔姜灸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PF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106例PFP病人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依据PFP治疗标准,给予单纯的口服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入电针刺激疗法与隔姜灸法进行治疗,共治疗20d。结果:在中医证候评分与患侧肌电图情况的比较上,两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5);在临床疗效的比较上,在总有效方面,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痊愈情况方面,观察组更是远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刺激联合隔姜灸法治疗PFP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阑尾周围脓肿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2013年收治的阑尾周围脓肿病人64例为观察对象,运用抗生素输液,口服肠痈汤,外敷中药加微波理疗综合保守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有效率达98.44%,痊愈51例,占79.69%,显效8例,占12.5%,好转4例,占6.25%,无效1例,占1.56%。结论:使用中西医综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口腔护理行为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实施种植义齿完成修复的54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口腔护理行为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刷牙次数、刷牙时间以及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刷牙次数、刷牙时间以及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几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护理行为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较大,有助于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几率,建议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1岁。因体检时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就诊。常规超声示:甲状腺左侧叶中部显示大小7mm×7mm×6mm的不均质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楚,形态不规则,内可见点片状强回声,后方紧邻食管前壁,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该结节与食管关系密切,疑为咽食管憩室。行吞咽和饮水试验时,结节大小及内部回声无明显变化。静脉超声造影(SonoVue造影剂与5ml 0.9%NaCl溶液配制原液,静脉团注1ml)时,结节呈极低增强,甲状腺呈均匀性高增强,诊断尚不能明确(图1a)。口服超声造影(口服2ml造影剂原液与200ml饮用水混合液)时,结节内部明显高增强,甲状腺呈无增强,可明确诊断为咽食管憩室(图1b)。  相似文献   
10.
吴珣  徐旭英  牛晓暐 《北京中医药》2021,40(9):1018-1021
目的 观察房芝萱糖尿病足一号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一2019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9例.2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房芝萱糖尿病足一号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分析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踝肱指数与足背动脉血流均高于对照组,静息痛、间歇性跛行、下肢冰凉等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糖指标,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房芝萱糖尿病足一号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下肢动脉血流、局部循环灌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