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39篇
  免费   1065篇
  国内免费   1453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51篇
基础医学   1203篇
口腔科学   307篇
临床医学   1462篇
内科学   819篇
皮肤病学   77篇
神经病学   294篇
特种医学   3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624篇
综合类   3682篇
预防医学   516篇
眼科学   208篇
药学   4175篇
  15篇
中国医学   1295篇
肿瘤学   536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341篇
  2022年   351篇
  2021年   365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316篇
  2016年   370篇
  2015年   484篇
  2014年   601篇
  2013年   727篇
  2012年   997篇
  2011年   1195篇
  2010年   972篇
  2009年   881篇
  2008年   1078篇
  2007年   931篇
  2006年   694篇
  2005年   797篇
  2004年   626篇
  2003年   501篇
  2002年   418篇
  2001年   348篇
  2000年   324篇
  1999年   259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丝素蛋白(SF)/壳聚糖(CS)复合纳米纤维膜对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黏附和生长的影响,评估该材料用作心脏补片的可行性。 方法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纤维素纳米纤维底板,用层层自组装技术(LBL),将SF和CS组装到纤维素纳米纤维表面,得到改性的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用ζ- 电位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定材料的表征。分离培养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和荧光素酶(Fluc)双重报告基因的小鼠AD-MSCs细胞,并接种于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上共培养,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FM)观察细胞黏附和生长形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超微结构,生物发光成像(BLI)及MTT比色法评估AD-MSCs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结果 XPS测定的结果提示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构建成功。SEM观察可见纳米纤维直径均一,具有良好的三维多孔结构,细胞在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上增殖活跃,形态和生长状态良好。CFM、BLI及MTT比色法的结果提示细胞与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共培养后呈三维分布,增殖状态好。 结论 对纤维素纳米纤维用LBL进行改性后可明星促进AD-MSCs的三维生长,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是可用于组织工程心肌补片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不同季铵化程度(DQ)的N-三甲基壳聚糖(TMC)促进阿昔洛韦(ACV)滴眼液眼部滞留性进行考察。方法将浓度为0.5%,DQ分别为20%、40%及60%的TMC(TMC20,TMC40,TMC60)加入ACV滴眼液中;以同浓度壳聚糖(CS)ACV滴眼液为阳性对照,以普通ACV滴眼液为阴性对照,选用家兔为实验动物,采用悬挂泡技术和束缚泡技术进行离体眼球表面接触角及解吸附动力学进行研究,同时在各种ACV滴眼液中分别加入0.05%的荧光素钠为示踪剂,在体研究各种ACV滴眼液在家兔眼部的滞留性。结果与普通ACV滴眼液相比,含CS及TMC的滴眼液在角膜表面的接触角明显降低,解吸时间及在体滞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同浓度的CS ACV阳性对照相比,TMC20促进滞留作用较弱,而TMC40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TMC60的作用明显较强(P<0.05)结论 TMC可显著增加ACV的眼部滞留性,且与其DQ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表观遗传学主要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miRNAs等。这些机制将环境与基因相联系,在基因的特异性表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疾病的表型。青光眼是全球第一大不可逆致盲眼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本文分别对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miRNAs参与青光眼发病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建立单抗N糖分析方法的系统适用性对照品,并设定相应的系统适用性要求。方法利用液质联用(LC-MS)仪对N糖系统适用性对照品进行N糖型的表征鉴别,并对对照品进行稳定性评价。结合方法特点和验证数据,对系统适用性要求进行设定。结果建立的系统适用性对照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糖型涵盖了单抗主要的N糖型种类。针对3种药典拟收录的单抗N糖分析方法,设定了以下系统适用性要求,包括:图谱与典型图谱相似、G1F(1,6)和G1F(1,3)的分离度应满足具体要求、G0F%应在规定的范围内、G0F保留时间的RSD应≤4%。结论建立了单抗N糖系统适用性对照品,可配合3种2020年版《中国药典》拟收录的N糖分析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断裂是常见的膝关节运动性损伤,损伤后会导致膝关节出现不稳,并可继发半月板和软骨损伤,加速膝关节骨关节病发生。由于交叉韧带损伤后自愈能力较差,移植重建是目前治疗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手段[1]。交叉韧带重建所需的移植物有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和人工韧带三大类[2]。相较于自体和异体移植物,人工韧带可避免取材部位病变、免疫排斥、传染病等潜在危险。近年来,在国内外运用于临床的人工韧带以第4代人工韧带-LARS人工韧带为主。但LARS人工韧带仍存在其自身固有的缺陷:韧带两端与骨界面的结合问题、滑膜炎及韧带断裂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韧带-骨界面愈合的问题。该研究就近年来LARS人工韧带表面修饰促进韧带-骨界面愈合的实验研究进展作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对急性缺血性胸痛(ICP)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时206例发病〈12h、表现为急性胸痛的患者立即行12导联心电图(ECG)检查,并抽血进行IMA、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测定。将ECG、IMA、cTnI、CK-MB的结果单独或结合与最终诊断为非缺血性胸痛(NICP)及ICP的相互关系进行比较。结果 最后诊断为ICP98例,NICP108例,ICP发病〈3h和3-6h组IMA水平明显升高,与NIC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CP发病〉6h组IMA水平与NIC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A诊断发病〈3hICP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NPV)为89.1%和88.8%,明显高于ECG、cTnI和CK-MB,四者结合为97.6%和96.9%;IMA诊断发病3~6hICP的敏感性和NPV为71.7%和74.5%,也高于ECG、cTnI、CK-MB,四者结合为95.5%和94.2%;但IMA对于发病〉6h的ICP则无诊断作用。结论 IMA是诊断ICP的早期敏感生化指标,对于发病〈6h(尤其是〈3h)的ICP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NPV,优于ECG、CK-MB、cTnI;将IMA与其他指标结合,可进一步提高对ICP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涎腺疾病     
20062419脂质体介导nm23-h1质粒体内转染腺样囊性癌可行性;20062420腮腺切除改良术式治疗腮腺良性肿瘤;20062421内镜辅助下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病因分析;20062422核因子KB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微血管密度、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20062423唾液腺腺样囊性癌FAK和PTEN蛋白的表达及意义;20062424CT灌注诊断腮腺肿瘤的临床价值评价。[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形成粘附生物膜的细菌导致抗生素敏感性明显降低。生物膜形成过程中许多因素可作为新释药技术的靶点,包括修饰医疗器械表面以减少细菌粘附和形成生物膜,结合抗生素防止细菌毓,加电使器械表面释放抗生素或使抗生素穿透生物膜。其他方法不特别强调生物膜,包括用抗生素气溶胶送入肺部及以脂质体或聚合物为赋形剂的制剂。脂质体系统已广泛使用,使抗生素靶向细菌生物膜表面,或使其接近网状内皮细胞。现用于预防和治疗感染的有许多聚合物载体系统,包括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如聚乙交酯及热敏水凝胶等。  相似文献   
10.
吴畏  吴辉  任常山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5):469-472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相关病毒(rAAV)-阳离子脂质体(LyoVec)复合载体的构建方法及其转染率评价。方法构建rAAv~GFP,rAAv—LyoVec复合载体及rAAV—GFP—LyoVec。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测定rAAV—GFP,LyoVec—GFP及rAAV—GFP-LyroVec对定量C6细胞的转染率,筛选出高转染率载体。结果rAAV—GFP组24、48、72和96h转染率分别为16%、23%、21%和9%;LyoVec-GFP组为28.5%、33%、32%和11%;rAAV—GFP—Lyovec组为49%、59%、64%和20%。rAAV-GFP—LyoVec纽分别在24、48、72和96h的转染率显著高于rAAV—GFP组(P〈0.01)及LyoVec—GFP组(P〈0.01)。结论新构建rAAV—LyoVec复合载体基因的转染效率远远高于rAAV或LyoVec独立转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