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78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士明 《疾病监测》1996,11(6):232-233
埃博拉出血热在象牙海岸的确诊病例和在利比里亚的疑似病例1995年12月6日,象牙海岸向WHO报告了一例疑似埃博拉出血热;结果被在巴黎的巴斯德研究所进行的血清学试验的证实。这例病人是来自邻国利比亚的25岁的难民,他故距边界15公里的GOZON村的卫生机...  相似文献   
2.
李劲松 《人民军医》2014,(12):1275-1277
埃博拉病毒病(EVD)又称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BV)引起的人类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其病死率可高达90%。EVD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靠近热带雨林的边远地区。EBV通过野生动物传到人,再通过接触等途径在人际间传播、蔓延;大蝙蝠科果蝠是EBV的自然宿主。目前,EVD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药物,病情严重者需要重症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3.
《疾病监测》2014,(7):592-592
13.WHO对于当前西非埃博拉疫情的风险评估结论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埃博拉病毒(EBOV)是能够导致人和灵长类动物埃博拉出血热的一种高致病率及高致死率病毒。埃博拉病毒从发现以来已经造成了数次大规模流行,主要集中在非洲地区。2014年在西非地区暴发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埃博拉病毒的流行病学、传播特点、分子病毒学、致病的分子基础、感染及致病的免疫机制及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特征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人们能够有效预防及治疗埃博拉出血热,遏制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扩散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作者参加援利比里亚医疗队,认真了解埃博拉出血热诊疗中心(ETU)建设的整个过程,对其设计理念、工作流程、运营管理等方面有一些体会:按照WHO标准将ETU设置为“三区两通道”,同时参照国内传染病医院的建设标准,在满足各项医疗基本要求的同时,为患者提供良好就医条件,为医护人员创造卫生、安全、便捷的工作环境,做到功能合理、流程科学;结合西非当地气候特点,建成在利比里亚全国18个ETU惟一采用板房材料的治疗中心,设有接诊区、留观病区、治疗病区、卫生防疫组,配套的配电站、信息房、库房等;信息化程度高,也是惟一有全方位视频监控的ETU,采用军卫一号系统开展日常诊疗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2015年1月29日,2015年全国卫生应急工作会议在长沙市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2015年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要求,回顾总结2014年卫生应急工作,研究部署2015年卫生应急重点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崔丽出席会议并讲话。崔丽在讲话中指出,2014年各类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频发,重大活动卫生保障任务艰巨,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任务繁  相似文献   
7.
埃博拉出血热( EHF)是由埃博拉病毒( EBOV)引起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EHF在非洲多次发生较大规模流行。2014年主要流行于西部非洲的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等多个国家。主要经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传播。临床主要特征为急性发热,伴肌痛、出血、皮疹,以及肝脏、肾脏损害。严重病例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病死率达50%~90%。电镜法检测病毒或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检测、基因检测是确诊的依据。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早期诊断及时隔离EHF患者对控制传染源十分重要。接触者须严格执行防护措施。 EHF预防性疫苗研究尚在进行中。目前采取综合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支持与对症处理,控制出血,防治低血容量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和MOF等。干扰素( IFN)、EBOV单克隆抗体、恢复期血清治疗等均在探索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考核,提高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水平。方法医务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后,在手套、面罩、防护服、鞋套外层用荧光粉和荧光笔进行标记,脱摘防护用品后用紫外线手电筒进行检查。用荧光笔标记埃博拉隔离病区高频接触率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后,用紫外线手电筒进行检查和评估。结果穿脱防护用品易发生荧光污染的部位依次为手(8.16%)、颈背侧(6.12%)和前额、小腿(4.08%);隔离病区床头柜、输液架和监护仪的荧光标记清除率较高(96.67%),电视按键、设备带和墙面的清除率较低,分别为55.23%、51.77%、51.77%。结论运用荧光标记的方法,能较科学、客观地检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水平和隔离病区清洁消毒的落实情况,值得在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呕吐、腹泻、出血和多脏器损害,病死率高,在1976年—2012年的19次疫情中,共有2403人感染,其中死亡1594人,平均死亡率高达66.3%[1],目  相似文献   
10.
缪晓辉 《家庭用药》2014,(10):42-43
埃博拉病毒病(过去称“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烈性传染病,这次爆发迄今已有5500余人受感染,超过2500人死亡。也就是说一旦感染这种病毒,有半数以上的患者不能被救活。据此,民众对这种疾病的恐惧和不安也是可以理解的。今年发生埃博拉病毒病大流行的国家主要是西非四国,即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到目前为止,英国、瑞士报道过输入病例,输入病例均到流行区旅行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