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翼管与圆管管径及管距测量的临床应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以幂律非牛顿流体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变化且计算过程有别于牛顿流体的特殊困难,提出了一种高精度格式的有限体积计算方法。对其中应力计算时可能出现的“零障碍”和“无限大障碍”奇点问题,采用限定表观黏度数值变化范围的方法以防止迭代计算过程中出现除零和除无穷问题,并给出了完整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幂律流体在圆管和突扩圆管中的层流流动,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幂律流体的流动指数对圆管和突扩圆管中层流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改良胆道圆管式冲刮匙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良胆道圆管式冲刮匙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肝内胆管的解剖和肝内胆管结石的分布特点 ,将传统胆道刮匙改良为圆管式冲刮匙 ,把 10 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 ,B两组 ,A组 (对照组 ) 5 2例采用传统刮匙及取石钳取石 ;B组 (观察组 ) 4 8例采用改良胆道圆管式冲刮匙取石。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取石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肝叶部分切除率、术后胆道损伤出血发生率及残留结合率等情况。结果 ①改良胆道圆管式冲刮匙较传统刮匙取石方法方便省时 ;②A组术后造影 9例 (17 3% )出现肝内胆管残留结石 ,B组术后造影 3例 (6 3% )残留肝内胆管结石。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应用改良胆道圆管式冲刮匙 ,术后残留结石率及肝叶部分切除率均明显下降 ,配合术中胆道镜取石 ,疗效确切 ,术中术后无发生胆道损伤出血 ,术后恢复良好 ,住院时间缩短。是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变半径球球面的球心运动轨迹曲线在圆柱面上的投影作为过滤带曲面的构型方法,分析其变化规律并给出几何与数学构造。  相似文献   
5.
推簧加力,已往有使用成品圆管,合金片制成圆管或用游离牵引钩加于弓丝上,本文介绍一种小推杆推簧加力的方法。 1 制作与使用方法 用直径0.45-0.5mm不锈钢丝弯制各种长度的小推杆,两侧弯制小圈套于弓丝上,小推杆近中侧小圈与推簧接触,小圈直径与弓丝直径应接近,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简捷关系式,用于计算圆管内稳态湍流的时均速度分布.将圆管内湍流核心区域的流动看作粘性层流与无粘性理想流动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因而湍流的速度分布是部分理想流体平推流与层流叠加的结果.其中,粘性层流的权重与雷诺数大小有关.大量计算结果表明,在雷诺数5,000~1,000,000范围内,新关系式所计算速度分布与对数型通用速度分布基本一致,同时新的速度分布式在圆管中心处无数学奇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改良胆道圆管式冲刮匙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61例(B组)肝内胆管结石手术中应用改良胆道圆管式冲刮匙的患者,随访患者均为手术后满3年者,对其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肝叶部分切除率、胆道损伤出血率、术后结石残留率以及远期复发率等情况进行分析,并与同时期应用传统胆道刮匙的83例(A组)同种病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A组术中5例出现胆道损伤出血,B组术中1例出现胆道损伤出血。A组术后造影12例(14.5%)出现肝内胆管残留结石,B组术后造影5例(8.2%)残留肝内胆管结石。共136例得到完整随访,A组79例,B组57例,A组有10例(12.7%)结石复发,B组有4例(7.0%)结石复发。结论:改良胆道圆管式冲刮匙较传统刮匙取石方法效果确切,胆道损伤机会小,结石残留率及远期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激光实时全息监测装置,以连续观察水平圆管外的自然对流传热。探索了实验条件,得到了传热系数与时间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9.
圆管流动中狭窄的超声检测模型的设计和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改进了体外圆管流动的急剧狭窄模型,借助商品化临床使用脉冲多普协超声技术探讨了流动指标的检测方法,在狭窄前后多个位点进行多时点检测,并得出流场特征,通过不同指标分别刻划狭窄前后流场,为进一步研究不同流场中血管内皮细胞行为奠定了前期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不知道从何时起,医学院校物理学实验教材中用泊肃叶定律推导直立毛细管黏度计的黏度计算公式。这种推导是错误的。它已经蒙骗了几代人。本文力图揭示其错误,指出正确的推导方法。方法:首先,论文借助人们的生活经验揭示非水平管包括直立管中的液体流量不遵从泊肃叶定律,从而可知不能用泊肃叶定律计算非水平管中液体流量。然后阐明直立黏度计毛细管两端的压强近似等于大气压,毛细管两端的压强差△P=0,从而可知△P=ρgl是错误的。结果:由以上两点证明:用泊肃叶定律是推导不出直立毛细管黏度计的黏度计算公式的。结论:直立毛细管黏度计的黏度计算公式只能用非水平管的液体流量公式推导,这才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