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76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1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骨链的计算机三维重建及力学模型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戴朴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1,26(5):272-274,T030
  相似文献   
2.
3.
薄块MIP在听小骨显示中的作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通过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进行薄块最大密度投影(th in slab m 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ts-M IP)后处理对听小骨的显示能力。方法对35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然后在工作站进行ts-M IP后处理,观察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ts-M IP对听小骨的显示情况。结果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ts-M IP均能对锤骨、砧骨及锤砧关节进行显示,其中横断面ts-M IP显示砧镫关节较好,并可同时显示锤骨柄及砧骨长脚的全长;冠状面ts-M IP可显示锤骨的全貌;矢状面ts-M IP显示听小骨可很好地避免各结构地重叠。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获得的图像进行ts-M IP后处理,能够很好地显示正常锤骨、砧骨及砧镫关节,其缺点是对镫骨的显示欠佳。  相似文献   
4.
慢性中耳乳突炎病人听力减退的原因除鼓膜穿孔外,多伴有听小骨的破坏和缺失.为提高中耳炎患者术后听力,本院自1998年即开展Ⅰ期鼓室成形术,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对自2002年1月至2004年5月,采用自体听骨或人工听骨植入施行Ⅰ期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病例96例(均为单耳),进行了随访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听骨检测实验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人工听骨赝复物传音功能进行评价的客观方法。方法:用两块圆形的弹性膜来分别代替鼓膜和卵圆窗,两膜之间放置人工听骨,在人工外耳道侧给予纯音刺激,同时记录其声强,在卵圆窗膜处用激光测振仪测量卵圆窗膜的振动速度,通过比较振动速度的大小来比较人工听骨的传音特性。结果:模型“感觉阈曲线”和正常人听阈曲线对比,两者走势基本相同。结论:中耳机械模型是检验人工听骨传音特性并进行人工听骨赝复物客观评价理想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6.
听骨链CT仿真内窥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听骨链CT仿真内窥镜 (CTVE)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限度。方法 使用准直 1 0mm、螺距 1 0扫描 ,骨算法、视野 9 6cm、间隔 0 1- 0 2mm重建对 4 0例临床怀疑中耳病变(30例手术 )的患者进行CTVE成像 ,并与轴位高分辨率CT(HRCT)、多平面重组 (MPR)图像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VE诊断听小骨破坏的准确性为 92 6% ,明显高于轴位HRCT(84 % )和MPR(77% )图像。CTVE也能清楚地显示听骨链发育异常和术后的状况。结论 CTVE能显示听骨链的立体影像 ,有利于听骨链病变的显示和诊断。但CTVE不能清楚地显示鼓室腔内异常软组织、鼓膜和鼓室骨壁的异常改变 ,且结果易受人为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纳米生物陶瓷在听小骨重建及乳突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以纳米羟基磷灰石(HA)为材料的生物陶瓷听骨假体替代中耳听骨缺损的生物相容性、手术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健康、白色豚鼠12只(24耳),双侧听泡置入HA块,1-4个月后每月3只断头取双侧听泡(6个),行植人物表面接触缘大体形态学及扫描电镜检查。临床应用HA行中耳手术47例,包括听骨链重建、外耳道后壁重建、乳突填充。结果 12只豚鼠23只听泡光镜及扫描电镜检查,植人物界面形态良好,结构完整,边界清晰。临床鼓室成形术病例术后愈合良好,听力较术前提高16dBHL;耳道后壁重建1例外耳道后壁感染,乳突填充病例术后外耳道宽敞,上皮愈合良好,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HA作为听骨替代物及重建材料,以其优良的理化生物相容性在听骨链重建术、乳突填充外耳道后壁重建中均为合适的应用选择,所设计的HA听骨假体在材料选择及外形尺寸方面均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大家健康》2012,(2):52-52
◎无处不在的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是随血液存在于人体各处的。人体中只有指甲、眼角膜、耳中听小骨三个部位是没有血液的,其他地方都有血液流通,只要有血液的地方就有一氧化氮的存在,一氧化氮可以使微循环畅通,保证血液运送到人体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4孕周胎儿标本听小骨3.0 T MR影像的解剖形态。方法以1具24孕周流产胎儿冷冻标本为研究对象, 女性, 发育指标正常, 双顶径62 mm, 头围22.3 cm, 腹围18.9 cm, 身长27.5 cm, 体质量580 g。使用西门子3.0 T MR对胎儿标本的双侧颞骨进行扫描, 获取中耳的各向同性薄层MR断层图像。选取山东大学解剖教研室胎儿标本库中的1具25孕周发育指标正常的女性胎儿标本的颞骨CT扫描图像, 以及1例来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发育正常的2岁儿童颞骨CT图像, 将CT图像与24孕周流产胎儿的MRI进行形态结构对照。观察项目:观察胎儿听小骨的MRI信号特点;比较CT图像与MRI对听小骨的显示效果;经多向调整多平面重组(MPR), 分别显示锤骨、砧骨、镫骨及相关结构的典型断层解剖形态, 标识重要解剖结构;通过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对听骨链进行三维显示。结果 (1)MRI信号特点:胎儿听小骨在MR T2WI上显示为低信号, 其中骨化完全部分呈明显低信号、未完全骨化部分为较低信号;中耳鼓室中充满羊水, 表现为均匀T2WI高信号, 在羊水信号衬托下, 听小骨可清晰...  相似文献   
10.
听骨赝复物在临床应用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动物试验。动物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取得确凿的数据来证明听骨赝复物的优越性。本文总结动物模型的建立以及听骨赝复物相关试验数据的研究现状,为在临床的进一步应用作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