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3篇
内科学   7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30例稳定性心衰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和时相分析,确定基线时和最大耐受剂量卡维地洛治疗6个月后左心室和心室间的收缩同步性。与正常人群相比,心衰患者具有明显的心室不同步。基线时具有最显著不同步的患者中第50位百分位数表明,接受卡维地洛治疗后心室同步性得到显著改善,这与舒张末期左心室容量降低呈正相关。卡维地洛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室内和心室间同步性的影响@Castro P. F.$Dr. Faculty of Medicine, P. Catholic University of Chile, University of Chile, Santiago, Chile @Mc-Nab P. @Quintana J. C. @王…  相似文献   
2.
教书育人,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实践问题。目前在认识和实践上,都存在着不少障碍,影响着这一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应当从本质上和规律上探索一些新问题,进一步推动这一活动的开展。教书育人,不覆盖学校的整个育人工作,也不完全覆盖育才工作。育人,是个系统工程。教书育人,在这个系统工程中不仅起着最关键、最重要的主导作用,而且自身及与其他育人之间,存在着许多同步性规律。如教书育人的同步规律,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的同步规律,教书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同步规律,以及学校教育和社会、家庭教育的同步规律等。探索认识这些规律,对…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估心梗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参数的变化,选取100例接受PCI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应用RT-3DE技术对正常对照组和心梗患者PCI术前及术后1个月测量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参数并进行比较。心梗患者PCI术前组左心室各功能参数值均劣于正常对照组,而术后1个月左心室各参数值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CI术前、术后应用RT-3DE能够准确定位、定量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及运动同步性,对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心力衰竭患者18例,正常对照组20例。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Qlab技术描绘左室容量-时间曲线,计算左室16节段达最低收缩末容量时间的标准差(Tmsv16-SD)、最大差异(Tmsv16-Dif)及二者的标准化值[Tmsv16-SD/R-R(%)、Tmsv16-Dif/R-R(%)]。结果正常对照组左室容量-时间曲线各节段排列有序,起伏一致,达最低收缩末容量的时间点几乎在一条直线,而心力衰竭组左室容量-时间曲线各节段分布彼此交错,运动幅度平坦,达最低收缩末容量的时间点分散。心力衰竭组曲线参数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R-R(%)及Tmsv16-Dif/R-R(%)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室容量-时间曲线形态及参数能全面反映左室收缩运动同步性及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中国东北地区正常新生儿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可行性、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RT3DE检查的93名中国东北地区的正常新生儿,测量左心室16、12节段和6节段的达最小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msv 16-SD、Tmsv 12-SD、Tmsv 6-SD)和最大差值(Tmsv 16-Dif、Tmsv 12-Dif、Tmsv 6-Dif),同时测量心率校正的各参数(%R-R)Tmsv。探讨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和心率对各参数的影响。结果 Tmsv 12-SD与Tmsv 6-SD、Tmsv 12-Dif与Tmsv 6-Dif均高度相关(r=0.76、0.80,P均<0.001);Tmsv 16-Dif与Tmsv 12-Dif中度相关(r=0.47,P<0.001);Tmsv 16-SD与Tmsv 12-SD、Tmsv 16-SD与Tmsv 6-SD、Tmsv 16-Dif与Tmsv 6-Dif弱相关(r=0.27、0.23、0.34,P均<0.05)。性别、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对各参数无影响,心率与Tmsv-SD、Tmsv-Dif呈负相关,对(%R-R)Tmsv无影响。结论 RT3DE方法测量的16节段Tmsv-Dif和Tmsv-SD可全面、准确地评价正常新生儿左心室收缩同步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右室流出道(RVOT)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脏收缩同步性、收缩功能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82例高度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RVOT起搏组(A组,n=43)和RVA起搏组(B组,n=39),以术前左室12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是否>32.6ms对两组患者进行亚组分组,Ts-SD>32.6ms者为A1亚组与B1亚组,Ts-SD≤32.6ms为A2亚组与B2亚组。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舒张末左室容积(LVEDV)、收缩末左室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采集组织多普勒图像(TDI)进行脱机分析,测量主动脉瓣射血前时间(APET)、肺动脉瓣射血前时间(PPET)、左室12节段收缩达峰时间(Ts),计算室间电机械延迟(IVMD)和Ts-SD。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的IVMD均较术前增加;两组Ts-SD与术前比无差异。亚组分析表明术前同步性好的A2、B2亚组术后Ts-SD升高;术前同步性差的A1亚组术后Ts-SD降低。术后6个月两组LVEDV、LVESV及LVEF与术前比较均无差异,组间比较亦无差异。结论RVOT和RVA起搏短期内对左室收缩功能及左室重构均无影响,术前收缩不同步者可从RVOT起搏中获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E)检测长期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左心室(LV)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行DDDR模式起搏器植入的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47例,均为RVAP,在术前3d及术后1年采用STE检测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指标TAS-PO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纵向二维应变(LS)和径向应变(RS).将TAS-POST≥130 ms定义为左心室收缩不同步.62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术后TAS-POST延长,心肌LS减低,RS则无显著变化.9例患者TAS-POST>130 ms,长期RVAP导致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发生率为19.15%.结论 长期RVAP可导致左心室心肌局部纵向收缩功能减低,且收缩同步性下降,STE 可以准确评价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和收缩同步性.  相似文献   
8.
对于难治性心力衰竭以及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心脏同步化疗属于可选择的治疗方案,研究证实心脏同步化疗安全有效。其治疗机制是对室内同步性、室间同步性以及房室同步性进行改善,但超声心动图主要是通过脉冲多普勒以及组织多普勒等对心脏机械同步性进行评估。所以超声心动图对于心脏同步化疗患者筛选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超声检测在心衰患者同步化治疗中的进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的可行性.方法 将2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行RT-3DE检查.应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对三维数据库进行评价,即左室16节段、6个基底段和6个中间段、6个基底段达收缩末最小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msvSD-16,12,6),达到最小收缩末容积的时间的最大差值(Tmsv-16,12,6Dif),经心率校正后值Tmsv-SD%和Tmsv-Dif%.结果 心肌病组的TmsvSD-16、Tmsv-16Dif及TmsvSD-16%Tmsv-16Dif%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 RT-3DE能客观的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TmsvSD-16%、Tmsv-16Dif%可作为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右室心尖部起搏产生异常心室电活动,导致心室不同步收缩、腔内分流和二尖瓣反流,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增加.目前一些研究提示右室选择性部位起搏有较右室心尖更好的电生理稳定性和心室同步性,同时有较好的临床可行性.但最终结果还有待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