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某近来很是发愁:刚上一年级的儿子讲话时常有口吃现象,说了很多次都没有改进。为此,他寻访了很多老辈人,得到了一些民间纠正口吃的“秘方”,如孩子一旦出现口吃,便立刻加以高声训斥,有时甚至给孩子一巴掌,这叫“吓法”。同时还要追问孩子为什么会挨打。而刘某的“武力”手段并没有成功征服孩子口吃的毛病,小家伙讲话时更加战战兢兢,口吃越来越重,同时还出现挤眉弄眼、手脚乱动的“并发症状”。现在已发展到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下降,在家里竟还躲着父亲。  相似文献   
2.
你问我答     
翟静 《家庭健康》2005,(2):27-27
  相似文献   
3.
口吃是精神药物罕见的不良反应,为了提高临床医师的认识,本文对口吃的定义及分类、精神药物所致口吃的诊断、发病机制及处理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甘麦大枣汤出自《金匮要略》,常用于脏躁等精神类疾病。文章详述经方合用甘麦大枣汤治疗口吃和咳嗽两则医案,其中口吃案以每逢紧张、生气或工作压力大时便见口吃为主要表现,伴身热、口苦、咽痛、口干、容易紧张等症,舌红苔薄,脉弦细,属于肝气郁滞,郁久化热之证,故用四逆散合用甘麦大枣汤加味疏肝解郁,柔肝缓急,兼泻肝火;干咳案以讲话或进食时干咳为主要表现,伴精神疲倦、怕冷、打喷嚏、咽痒、纳差腹胀、时有紧张等症,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细滑,尺脉沉弱,属于阳虚外感夹饮,兼肝郁脾虚之证,故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苓甘五味姜辛汤合甘麦大枣汤温阳解表,化饮止咳,柔肝缓急,兼补脾气。结合文献分析,明确甘麦大枣汤的主要功效为养心血、补脾气和缓肝急,凡此三者异常所致疾病,均可单用或合用甘麦大枣汤治疗。谨守病机、合方治病思想对活用经方、发展经方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目的是通过报道病例诊疗过程,呈现口吃共病强迫症的临床诊疗思路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咨客是一位23岁的未婚男性,自幼口吃,在应激和焦虑状态下加重,影响工作和社交。咨客自高中二年级开始时出现反复数钱、反复计算的行为,被诊断为强迫症,予以SSRIs类药物联合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得到改善,但出现嗜睡、情绪烦躁等,减少思瑞康剂量后,出现失眠,焦虑加重影响口吃,伴有心慌、紧张、进食后腹泻等。咨客被诊断为口吃共病强迫症,建议采用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方法,通过积极运动缓解压力,继续服用百忧解,降低思瑞康剂量,减轻嗜睡,予以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弥补思瑞康减量带来的焦虑。心理治疗推荐认知行为治疗和正念减压;社会学方面,继续从事会计等人际交往较少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发展性口吃者汉字形、音、义加工的成绩,探讨其汉语认知的基本能力。方法应用手动反应时实验范式,检测了17名发展性口吃者和17名流利言语者完成汉字形、音、义3种判断任务的反应时和错误率。结果发展性口吃者与流利言语者完成汉字形、音、义判断任务的反应时以及字形和字义判断的错误率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字音判断错误率的差异接近显著(P=0.053)。结论发展性口吃者仅在字音正确提取或编码方面的能力有降低的倾向,部分支持隐蔽修复假说中口吃与语音编码缺陷有关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他出生在英国,长得憨头憨脑,口吃,行为举止十分笨拙,在生活中常常会闹出一些笑话来。因此他成了同学们耍弄戏谑的对象,大家经常捉弄他,变着法子拿他寻开心,然后大家看着他狼狈的样子就一起哈哈大笑,一边笑一边骂他是笨猪。有一回上课的时候,老师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他站起来的时候,后边的同学就悄悄地把他的椅子挪到了旁边,他不知道,回答完问题坐下去,一下子就坐空了,"扑通"一声坐到地上,  相似文献   
8.
口吃俗称“结巴”,又名“嗑巴”,是一种常见的言语流畅性障碍,患病率在我国人口中高达1%,其中儿童患病率约占儿童总数的5%。通常2~4岁间出现,男孩比女孩多3倍左右。如果在幼儿期没得到良好的纠正,可延续至成年,有的则伴随终生。大约每1000个成年人中,有3人会出现持续口吃。  相似文献   
9.
孟磊 《健康人生》2006,(6):16-16
孩子到了2岁多,说话能力比以前大有改善,能把简单的意思表达清楚,还时不时用个成语,引得你哈哈大笑,这时每个父母都觉得自己孩子“好玩”极了。但此时有些孩子却出现口吃的问题。起初孩子自己并未介意,做父母的却很烦恼。于是有的父母训斥孩子,让孩子矫正。这个年龄正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如过于严厉,孩子会“张不开嘴”。如果想说又不能说出来时,孩子就会更加烦恼,甚至摔东西、打滚吵闹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