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醋酸法提取胆红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猪胆汁钙盐法生产胆红素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使胆红素的收率比原生产工艺增加了约0.015%。本文的工艺方法省去了乙醇沉降过程,节约了原辅材料,缩短了工时,且胆红素含量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地白芷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采用RP-HPLC法对12个产地的白芷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并与其混淆品兴安白芷进行比较。方法: 95%乙醇溶液回流1 h提取,色谱柱为岛津ULTRON VX-ODS(4.6 mm×250 mm,5μm)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60: 40:1),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本研究所建立的分析方法有较好的重现性。结论:12个白芷样品HPLC指 纹图谱地域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2-哌啶乙醇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哌啶乙醇(1)可用作医药中间体,在二氧化铂催化下,用4-吡啶乙醇(3)在冰乙酸中氢化还原可得到1,收率82%[1,2].也可用浓盐酸-乙醇(3:10)作溶剂,但收率仅67.6%[3].本研究用4-甲基吡啶(2)和甲醛在水中加热回流反应20h得到3[4],再在10%Pd-C催化下于冰乙酸中氢化还原得到1,收率91%(以3计).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现有黄芩苷提取工艺中的水提、酸沉、水洗、醇洗各参数进行优化,为今后黄芩苷的提取和纯化提供参考。方法:以黄芩苷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对影响水提、酸沉、水洗、醇洗工艺的因素进行考察,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确定了提取黄芩苷的最佳工艺条件。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黄芩苷收率高,质量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5.
2001年9月1日,费县卫生行政部门查处一起利用工业冰乙酸勾兑食醋案,有关情况如下。 一、案情简介 2001年9月1日,费县卫生防疫站接到群众举报,某镇一地下工厂正在非法加工食醋,该站立即组织卫生监督员赶到现场。发现加工点位于一废弃厂房内,院内外杂草丛生,瓦砾堆积,平时大门紧锁。加工窝点位于厂区中央两间库房内,门窗紧闭,地面潮湿,墙皮脱落,室内杂物堆放,房顶布满蜘蛛网,更无防尘、防蝇、防鼠设施。室内有两口大缸,里面盛满刚刚加工好的食醋约200公斤。按照常规,加工食醋应具有蒸发设备及洗涤、消毒设施,而整个加工厂连一口锅也找不到。监督人员  相似文献   
6.
冰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制作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冰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的理想方案。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注射冰乙酸0.01mL组,冰乙酸0.03mL组,冰乙酸0.05mL组,注射生理盐水组,滤纸片贴敷组,正常对照组。造模4d后观察各组大鼠胃窦部黏膜是否产生溃疡,并对大鼠胃窦部黏膜进行光镜观察。结果:冰乙酸0.03mL组大鼠胃窦前壁黏膜面产生明显溃疡结构,冰乙酸0.05mL组大鼠胃窦前壁穿孔,其他各组大鼠胃窦前壁均无溃疡产生。光镜观察冰乙酸0.03mL组大鼠胃窦溃疡边缘黏膜腺体正常结构消失,出现典型的溃疡组织结构。结论:冰乙酸注射性大鼠胃溃疡模型的形成与注射剂量有关,注射0.03mL冰乙酸所建立的模型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邻苯二甲醛的合成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由邻二甲苯合成邻苯二甲醛的过程,提出了用冰乙酸水解邻苯二甲四溴合成邻苯二甲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冰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并观察溃疡胃窦自愈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方法 将70只受试大鼠按每组7只随机分为10组,具体为第4天4个观察组(分别是0.01 ml、0.05 ml、0.10 ml冰乙酸组和0.05 ml生理盐水组)和第7、10、14、21、28天各1个观察组及正常对照组。各组大鼠依设计进行相应的处置,对实验大鼠进行外观表现观察、大体和光镜观察。结果 注入0.01 ml冰乙酸的大鼠无明显溃疡,注入0.05 ml冰乙酸者出现典型胃窦溃疡,注入0.10 ml冰乙酸组发生胃穿孔。不同时间组大鼠的外观、胃窦大体和光镜观察呈现相应的溃疡表现和溃疡逐渐愈合的表现。结论 大鼠胃窦前壁注入0.05 ml冰乙酸可制作典型的胃溃疡,溃疡胃窦粘膜于7~10 d后逐渐再生,14~28 d后逐步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钙离子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过程的影响和冰乙酸对形成的生物膜清除效果。方法在铜绿假单胞菌的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钙离子、EDTA,定量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菌落数,形成生物膜后再滴加冰乙酸。结果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铜绿假单胞菌的菌落数也随之增加,形成的絮状生物膜也越大;加入冰乙酸后,颗粒形絮状生物膜分散崩解。结论钙离子可以促进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冰乙酸对铜绿假单胞菌形成的生物膜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