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2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95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85篇
基础医学   213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1635篇
内科学   1367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122篇
特种医学   4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282篇
综合类   3693篇
预防医学   1305篇
眼科学   50篇
药学   1620篇
  19篇
中国医学   758篇
肿瘤学   21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526篇
  2013年   522篇
  2012年   626篇
  2011年   789篇
  2010年   753篇
  2009年   735篇
  2008年   936篇
  2007年   857篇
  2006年   866篇
  2005年   1056篇
  2004年   634篇
  2003年   387篇
  2002年   301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典型肺脓肿的C T影像表现特征及检出率。方法:本次45例研究对象均为湖北省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典型肺脓肿患者,入院日期为2016年3月—2020年9月,病理诊断确诊38例,对患者实施C T影像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本次C T诊断中,患者能够分为三类:血行性肺脓肿共18例、急性肺脓肿共9例、慢性肺脓肿共7例,CT诊断检出率较高,具备较强相似性(P>0.05),C T诊断敏感度94.44%、特异度55.56%、准确性86.67%、误诊率44.44%、漏诊率5.56%、阳性预测值89.47%、阴性预测值71.43%。结论:CT影像诊断能够通过脓腔是否存在病灶进行周围出现渗出性变化片判断,实现不典型肺脓肿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右江医学》2019,(7):527-530
目的探讨晨交班典型病例点评在提高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试验组晨交班时由护士长组织典型病例点评,应用思维导图引导病情分析,应用SBAR沟通模式训练护士病情汇报。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晨会交班报告。实施前及实施后半年分别发放加州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CCTST)对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前后总分及各维度评分的分析、评值、演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推论、归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维度评分的分析、演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分及各维度评分的评值、推论、归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间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晨会交班时结合典型案例,综合运用思维导图与SBAR沟通模式训练护士,能有效提升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抑郁症与不明原因胸痛间的关联性及其可能机制,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四川省南充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收治的不明原因胸痛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5例来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抑郁量表评分、抑郁症发生率、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五羟色胺(5-HT)及外周血中的CD4+、CD8+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CRP、IL-6、5-HT、CD4+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CD8+、抑郁症发生率(31.43%)、轻中度抑郁及重度抑郁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抑郁症与不明原因胸痛存在一定相关性,推断可能与CRP、5-HT、IL-6等细胞因子有关,也可能与免疫抑制过程有关,在临床诊治中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9):3391-3393
目的分析基于危重度分级的急诊胸痛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判定模型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急诊胸痛患者282例,根据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不同分为早期预警评分(EWS)组79例、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组101例和校正MEWS组102例。比较三组EWS系统分诊效果、基于危重度分级(ESI)的EWS系统分诊效果。结果三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MEWS组准确性、敏感性高于MEWS组、EW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ESI分诊时,三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MEWS组准确性、敏感性高于MEWS组、EW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SI的校正MEWS系统可以更准确地对急诊胸痛患者进行分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急诊室胸痛患者的特殊护理体会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100例急性胸痛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不同病因引发的胸痛和病情差异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等特殊护理措施,治疗结束后进行护理体会总结。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4%,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及护理需要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的产生,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的依从性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正>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pontaneous coronary artery dissection,SCAD)是指因冠状动脉内膜自发性撕裂或冠状动脉壁内出血造成的内膜和中膜分离,导致假腔形成,对真腔造成压迫,影响或阻断冠状动脉血流的较为少见的冠状动脉疾病[1-2]。SCAD在年轻女性及缺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易患因素的患者中更为常见,是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对急性缺血性胸痛(ICP)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时206例发病〈12h、表现为急性胸痛的患者立即行12导联心电图(ECG)检查,并抽血进行IMA、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测定。将ECG、IMA、cTnI、CK-MB的结果单独或结合与最终诊断为非缺血性胸痛(NICP)及ICP的相互关系进行比较。结果 最后诊断为ICP98例,NICP108例,ICP发病〈3h和3-6h组IMA水平明显升高,与NIC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CP发病〉6h组IMA水平与NIC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A诊断发病〈3hICP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NPV)为89.1%和88.8%,明显高于ECG、cTnI和CK-MB,四者结合为97.6%和96.9%;IMA诊断发病3~6hICP的敏感性和NPV为71.7%和74.5%,也高于ECG、cTnI、CK-MB,四者结合为95.5%和94.2%;但IMA对于发病〉6h的ICP则无诊断作用。结论 IMA是诊断ICP的早期敏感生化指标,对于发病〈6h(尤其是〈3h)的ICP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NPV,优于ECG、CK-MB、cTnI;将IMA与其他指标结合,可进一步提高对ICP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我院2000年-2006年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痰菌检查阳性并经临床抗结核治疗9个月以上证实18倒不典型肺结核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不典型肺结核X线表现认识,并提鉴别诊断要点。本组18例不典型肺结核X线表现有三种:(1)孤立性肿块影。(2)下肺单个厚壁空洞,病灶附近肺野有斑片状及小结节影。(3)两肺多发性结节(结节大小约1cm),附近肺野有条片状影。  相似文献   
9.
肾细胞癌罕见于儿童,通常在儿童晚期被发现。本文报道1例10岁女孩的特殊肾细胞癌。其影像学表现容易导致误诊,但在既往文献中未见报道。因先天性巨输尿管而导致肾皮质变薄,因此当原发性泌尿道上皮疾病(肿瘤或炎性)首次被发现时,肿瘤完全长入排泄腔(临近的输尿管)。萎缩的肾皮质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研究目的:近年来食管腺癌的发生率显上升。因Barrett食管患常常是食管腺癌的前期病变,因而有人倡议应对患有Barrett食管的这类高风险病变患进行监测,以便发现不典型增生和早期癌变。但这种监测是否对食管腺癌患的存活有影响还不清楚。该研究旨在经过对一组认为有进展性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的高风险患进行监测后,以确认该监测对食管腺癌患死亡率的影响。患与方法:在Medline上搜索1985-2004年发表的有关胃食管反流性疾病、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的献,作对其中假设的100例高风险患(男性、50岁以上的Barrett食管患,但在入选时未发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分析监测的意义。结果:其中4例患在监测的过程中发生了腺癌,2年时存活率为78.9%(95%CI 64.9%~88.5%),5年时为78.6%(95%CI 62.8%~89.2%)。同时,约有515~2060例Barrett食管患未能纳入该项监测或调查,其中有16~61例发生了腺癌,而存活率在2年时只有37.1%(95%CI 25.4%~50.3%)。5年时只有16.7%(95%CI 9%~28.3%),比受监测的存活率低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