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世界有正式记载的最长寿的老人是吉娜·卡尔基,曾载入吉尼斯的世界纪录。她1875年2月21日出生于法国阿尔勒小镇的一个小康之家,吃穿不愁,年轻时她喜欢骑自行车,围着小山散步,一生乐于帮助邻居。1996年她121岁生日时记者问她的长寿秘诀是什么?她哈哈大笑说:“我没有什么秘诀,要是有,早就高价卖给别人了。”她还对记者说:“人要乐善好施,千万别琢磨人,算计人!健康才是福,花几百亿也买不来寿命。”并给记者讲了一个  相似文献   
2.
公证作为一种法律活动,具有使法律行为生效、作为证据和赋予强制执行的效力。我院在医疗纠纷的处理过程中,通过对病案、涉及纠纷的现场实物、医疗事实及调解结果进行实时公证,有效地维护了医院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手术公证”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全国一些城市曾相继出现。医方认为可以让医务人员轻装上阵,惠方认为这是医院在逃避责任。在经过一阵媒体炒作之后,如今似乎又销声匿迹了。“手术公证”究竟是否适合当前如火如荼的卫生改革之“中国式”国情?记者在经历一番调查之后,于平静之中力图向人们揭开这“热闹”背后的真实玄机。  相似文献   
4.
遗嘱公证:①遗嘱人的身份证、户口簿或其他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②遗嘱涉及的财产所有权凭证;③遗嘱书;④公证员认为必须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遗嘱扶养协议公证:①协议双方当事人身份证、户口簿或其他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②遗赠人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其所在单位出具的遗赠人的家庭成员情况证明;③扶养人为集体组织的,应提交资格证明、  相似文献   
5.
方心 《健康世界》2014,(10):74-76
刘丹是一名年近40岁的白领丽人,单身的她在网上认识了一名男子,两人很快坠入情网。但两人年龄相差很大,男子比刘丹小了近20岁,还在上大学。毕业后,该男子在同一座城市里找了一份工作,两人感情也一直很好。可当男子提出结婚时,刘丹却犹豫起来。两人年龄相差那么大,难免放心不下,于是她提出两人要在婚前作出承诺,如果哪一天一方要结束婚姻,就得赔偿对方20万元。为了保证这份承诺的效力,他们选择去公证处进行公证,但公证处的负责人拒绝了他们的公证请求。工作人员告诉他们,用经济制裁感情的公证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在现代法律中也是不允许的。  相似文献   
6.
婚前财产公证是婚前财产约定协议公证的简称,指公证机关对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和债务的范围、权利的归属问题所达成的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活动。婚前财产公证是我国在近几年开办的一项公证业务,它有助于明确夫妻双方婚前财产  相似文献   
7.
<正> 1 具体做法1.1 合同签定。本着入保自愿的原则,区卫生防疫站与儿童签定“新城子区学龄前儿童免疫保偿合同书”(下简称合同书)。区卫生防疫站与各乡(镇)医院签定“新城子区学龄前儿童免疫保偿协议书”(下简称协议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上述两个合同经公证公证,依法证明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签约各方的责、权、利受到法律的监督和保护,同时经公证的合同具有强制执行的权利。1.2“合同书”内容。免疫保偿对象:本区域内长期居住的儿  相似文献   
8.
黄锋 《中国新医药》2003,2(6):56-57
医嘱是医生诊断治疗患者疾病的指示信息。通过医生签字,医嘱记录具有法律证据功效。医院信息系统最终要求脱离纸面签字方式。即:医嘱数据具有数据安全需求。本文将提出一个采用数字签名技术实现医嘱数据安全的逻辑设计。  相似文献   
9.
重大医疗行为公证实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例患儿唇裂术前公证过程,阐述开展重大医疗行为公正的法学意义、方法和体会。认为:重大医疗行为公证书确认医院向患者一方履行了如实告知义务和患者或其家属行使了知情权、选择同意权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事实,对医院方完成举证责任有重大意义。但不是医院转移风险和责任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0.
人物     
《当代医学》2004,10(5):62-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