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死如灯灭,这熄灭之灯能否再发出光芒,这是人们的美好愿望。“死而复生”是医学上的“假死”现象,古代的典籍上就有过大量记载,只是由于当时缺乏科学的认识把它说得神秘化罢了。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使这种现象的发生越来越少。但出于种种原因,还不可能一下子杜绝它。1999年9月13日,黑龙江省兰西县63岁的农民李老汉在地里锄草时突然休克,  相似文献   
2.
手术台上堆满了雪,白雪覆盖下,隐隐露出患的部分躯体。如果抹去房间的特殊陈设和紧张执刀的医生,给人感觉真像是发生了什么不测……这是一些冷冻手术过程所拍摄的镜头。  相似文献   
3.
假死,是指在某种情况下,人的循环、呼吸和脑的机能活动高度抑制,生命活动处于极度微弱的状态,用一般的临床方法不能查出生命指征,如心音不能闻及、呼吸非常微弱难以察觉、脉搏不能扪及,从外表上看好像已经“死亡”,但人实际上还活着。碎尸案中正确判断死者被肢解时是否尚处于假死状态,对正确推测死亡原因、死亡时间、死亡方式,案件性质和作案经过等皆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应用长托宁并氯磷定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以来,在抢救重症患者中屡次出现脑干反射消失,酷似“脑死亡”的“假死”现象,现报告如下供同仁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低温假死"技术是通过各种途径诱导患者全身低温,使其处于无心跳、无呼吸的"假死"状态,以便后续进一步复苏危重患者的救治策略[1].动物实验已证实了"低温假死"技术在心脏、大血管外伤后救治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二次心脏手术由于可能存在主动脉、右心室及右心房等部位与胸骨粘连的情况,因此,在二次开胸过程中可能出现右心房、右心室,甚至主动脉的损伤[3].由于粘连导致解剖结构变化及尚未完全显露,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将出现危及生命的大出血,临床上处理十分困难.将"低温假死"技术,用于上述紧急情况,可为手术创造无血环境,为继续开胸及修复损伤部位提供机会.本研究在1例双向Glenn、主-肺动脉分流术后,钢丝取出过程中致升主动脉损伤患者中应用该技术,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深低温"假死"方法救治失血性休克的可行性。方法对8只小型巴马香猪行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转流降低直肠温至15℃时,暂停循环90 min后恢复体外循环并复温;待直肠温恢复到术前水平后,脱离体外循环,呼吸机辅助呼吸直至脱离呼吸机;观察实验猪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存活情况。结果本组8只实验猪心脏均自动复跳并能够脱离呼吸机,脱机后2 h内血流动力学稳定。1只实验猪脱离体外循环后死于循环障碍。结论应用深低温"假死"救治猪失血性休克安全、有效,为外伤或战伤后心脏和大血管损伤的救治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2010年1月8日,四川内江市发生一起摩托车与大型客车迎头相撞的车祸:驾驶摩托的张厚明及其子一亡一伤。张厚明被“120”现场诊断为死亡后送往火葬场冷冻,却被家属发现仍有脉搏、心跳等生命体征。家属再次向120求救,但最终仍抢救无效死亡,被称为“二次死亡”。  相似文献   
8.
山村里传出诈尸新闻,一个死了两天、下葬了三小时的人竟然活过来了!是否如村民所言,当地独特的墓葬形式可以让人死而复活,又或者死者之死另有隐情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正>低温可以抑制代谢、降低氧耗、提高机体对缺血的耐受能力[1],这些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外科和神经外科的临床实践。已有研究证实,短时间控制性将动物体温降至极度低温,可以耐受3 h的缺血缺氧且不遗留明显的神经系统并发症[2]。低温诱导假死-延时复苏技术就是在低温的上述保护作用与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的,是针对战场、严重自然灾害、重大交通意外时出现的严重创伤导致的血管损伤及相关心脏骤停等现场难以救治的急危重症提出的系列救治方案。低温诱导假死-延时复苏技术主要包括三个阶段:(1)低温诱导假死阶段;(2)假死状态转运阶段;(3)延时复苏阶段。  相似文献   
10.
张文楷  杨天德 《四川医学》2005,26(8):824-827
目的探讨假死状态下大鼠脑组织血管通透性变化及异丙酚对它的影响。方法90只Wistar大鼠随机取9只为手术对照组(C组),其余随机均分为假死组(SA组)、假死+镇静剂量异丙酚组(SA+S.P组)和假死+麻醉剂量异丙酚组(SA+A.P组),制备20℃条件下大鼠假死模型。测定大鼠股动静脉插管后和假死模型建立后30min,60min和90min脑组织的组织含水量、瞬时组织通透性和MPO活性并取材用单盲法做病理学检查。结果①组织含水量:与C组相比,在30min时,其余3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升高,但无异差(P〉0.05);在60min和90min时,其余3组高于C组,P值分别为〈0.05和〈0.01;②瞬时组织通透性:在30min时,SA+A.P组低于其他组(P〈0.01);在60min时,SA组和SA+S.P组高于C组(P〈0.05),与SA+A.P组相比时,SA组和SA+S.P组较高(P〈0.01);在90min时,其余3组高于C组(P〈0.05),与SA+A.P组相比,SA和SA+S.P组较高(P〈0.05);③MPO活性:在30min、60min和90min3个时间点,其余3组均高于C组(P〈0.05)。从30min→60min→90min,除C组外,其余3组的组织含水量、瞬时组织通透性和MPO活性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P〈0.05);④病理学光镜检查:C组各时间点病理切片显示脑组织血管轻度扩张充血,细胞周围间隙略增宽;其余3组,在30min时,显示脑组织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及细胞周围间隙增宽,在60min时,显示血管周围及细胞周围间隙明显增宽,可见散在的软化灶;90min显示血管周围及细胞周围间隙显著增宽,可见多灶性软化灶。结论在时间为30min的20℃假死状态下,假死大鼠脑组织的组织通透性、组织含水量与正常脑组织无显著性差异;病理学光镜检查结果与正常脑组织非常相接近。麻醉剂量异丙酚能减轻假死状态下大鼠脑组织血管通透性,但未能改善其病理学结果。结果提示在20℃假死状态下,30min可能为其可复苏时限,改善假死状态下的复苏用药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