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96篇
  免费   1836篇
  国内免费   570篇
耳鼻咽喉   515篇
儿科学   296篇
妇产科学   435篇
基础医学   874篇
口腔科学   453篇
临床医学   4144篇
内科学   2097篇
皮肤病学   239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15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3篇
外科学   3725篇
综合类   8613篇
预防医学   1397篇
眼科学   83篇
药学   2717篇
  49篇
中国医学   829篇
肿瘤学   4419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745篇
  2022年   886篇
  2021年   952篇
  2020年   801篇
  2019年   769篇
  2018年   454篇
  2017年   618篇
  2016年   718篇
  2015年   858篇
  2014年   1406篇
  2013年   1409篇
  2012年   1791篇
  2011年   1934篇
  2010年   1797篇
  2009年   1770篇
  2008年   2236篇
  2007年   1971篇
  2006年   1963篇
  2005年   2013篇
  2004年   1309篇
  2003年   1102篇
  2002年   843篇
  2001年   749篇
  2000年   591篇
  1999年   439篇
  1998年   405篇
  1997年   323篇
  1996年   314篇
  1995年   288篇
  1994年   212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溶质载体蛋白(SLC)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7(CCR7)与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I期NSCLC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分为对照组92例和转移组3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通过根治术切除病灶,通过免疫组化方式检测病灶中SLC7A11及CCR7含量,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影像学检查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SLC7A11及CCR7与淋巴结微转移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建立ROC曲线分析两者及其联合检测对NSCLC患者微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SLC7A11及CCR7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转移组患者病灶直径、支气管受累及TL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灶直径(OR=49.254,95%CI=11.062~507.604)是影响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LC7A11(OR=8.622)及CCR7(OR=8.709)表达水平是影响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SLC7A11、CCR7及联合诊断对NSCLC淋巴结微转移具有较好的检测价值(均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显著高于 SLC7A11及CCR7单独检测(2=7.292,15.125;均P<0.01)。结论 SLC家族的中SLC7A11及其受体CCR7与NSCLC患者微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临床上对于直肠癌常用的影像评估方法有MRI、螺旋CT、PET-CT、直肠腔内超声(ERUS)等。而MRI作为首选检查方式,对肿瘤位置、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环周切缘及周围器官侵犯等方面的评估均具有明显优势~([1-2])。通过MRI诊断淋巴结的方法通常是影像科医师逐层浏览每一幅图像,从中识别淋巴结的形状、界限及密度来判断,这种传统方式耗时较长且存在主观偏倚,导致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对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卵巢癌患者108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将患者分为转移组(48例)和非转移组(60例)。观察两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不同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对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转移组比较,转移组基础强度降低,达峰时间延长(均P<0.05)。两组患者的峰值强度、到达时间、增强强度和灌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础强度、达峰时间对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均P<0.05)。两组患者卵巢癌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对评价卵巢癌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价值,可以为卵巢癌的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预后一般优于淋巴结转移者。但临床仍有一定比例淋巴结转移阴性(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胃癌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复发转移,此类不良预后可能与淋巴结微转移(LNM)相关。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诊断方法的应用,LNM的检出率不断提高,尤其在内镜黏膜下剥离、腹腔镜手术等微创治疗中。因此,LNM的准确诊断是胃癌患者治疗的关键,但目前对LNM的临床意义尚未达成一致共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原发灶定位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评估超声检查预测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34例PTMC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改良颈侧区淋巴结清扫。依据超声定位分组,分析癌灶位置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颈侧各分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Ⅱ区30.6%、Ⅲ区50.7%、Ⅳ区57.5%、Ⅴ区11.3%。癌灶位于中上极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癌灶位于下极者(89.7% vs. 75.7%,P=0.038),靠近外侧者较内侧者更易出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93.7% vs. 81.4%,P=0.049)。超声检查判定Ⅱ、Ⅲ、Ⅳ、Ⅴ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分别为43.9%、85.3%、85.7%、14.3%;特异度为91.4%、57.6%、35.1%、99.1%。超声预测Ⅲ、Ⅳ区淋巴结转移敏感度较高,Ⅱ、Ⅴ区淋巴结转移特异度较高。结论 癌灶位置与甲状腺微小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超声可为临床确定颈侧区淋巴结的清扫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8.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两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探讨PTC和HT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期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肿瘤外科行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首诊患者306例,术后病理学检查均明确诊断为PTC,其中术后病理学确诊伴发HT者42例,比较伴发HT与未伴发HT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PTC患者女性发病年龄高于男性(46.2岁 vs 41.9岁)。相较于与未伴发HT的PTC患者,伴发HT的患者中女性比例更高(93% vs77%),中央区淋巴结数目较多[(5.0±3.4)枚 vs (2.5±2.7)枚],术前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较高[(3.28±1.91)μU/mL vs (2.12±1.29)μU/mL],术前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antibody,TPOAb)阳性率较高(55% vs 14%),术前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ies,TgAb)阳性率较高(69% vs 13%)。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与中央区淋巴结总数显著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5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低龄、被膜侵犯是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发HT对PTC患者的预后无显著影响。伴发HT的PTC患者TSH水平显著偏高,提示HT可能是PTC发病风险因素之一。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与中央区淋巴结总数相关,推测PTC淋巴结转移可能与淋巴结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辨认保护技术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淋巴结清扫+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进行淋巴清扫+根治术时采用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辨认保护技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淋巴清扫数、甲状旁腺误切率、术前和术后24 h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和血钙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各区淋巴清扫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状旁腺误切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和术后24 h血清PTH和血钙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血清PTH和血钙水平与同组术后24 h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血清PTH和血钙水平与同组术后24 h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辨认保护技术应用于甲状腺癌手术中,可提高临床医生对Ⅵ区淋巴结和甲状旁腺的辨认效果,使淋巴清扫更彻底,减少手术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