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5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49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20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87篇
内科学   274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65篇
综合类   1743篇
预防医学   24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25篇
  11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387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361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起搏治疗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2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VVI起搏治疗遗传性长QT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对23例有尖端扭转性室速发作,且经正规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的遗传性长QT综合征患者,植入了VVI起搏器.随访这23例患者术后心电图及心脏事件发生率. 结果:QT间期平均值由术前(638.0±55.7)ms缩短至术后的(471.3±48.9)ms,QTc平均值为由0.627±0.07缩短至0.519±0.06.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由术前的(0.353±0.46)次/年降至术后(0.111±0.24)次/年,(P=0.039).其中77.5%的患者随访期间无晕厥或猝死等心脏事件发生.90.91%患者存活.2例患者因尖端扭转性室速恶化为室颤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VVI起搏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长QT综合征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是治疗长QT综合征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3.
杨巍  赵春丽 《医学文选》2006,25(2):247-247
甲氰咪胍为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短期治疗时毒性低、副作用少,常见有头痛、头晕、肌痛、嗜睡、腹泻、皮疹、恶心等,但对心脏起搏传导系统的影响报道较少。我们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遇到甲氰咪胍致心律失常1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64岁。自觉头晕、胸闷3月,加重1周入院。动态心电图为窦性心动过缓。白天心率平均45~50bpm,夜间最慢心率28bpm,频发室性早搏,临床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V VI起搏器。此图为植入起搏器术后1天记录。窦性心动过缓,频率为48~50bpm,延迟出现的QR S波群前有钉样起搏  相似文献   
5.
AAI起搏心电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原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6,15(4):306-307,312
AAI起搏系单腔心房起搏,属于重要的生理性起搏。近年来,我国AAI起搏器植入量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目前约占起搏器植入总量的10%~15%。因此,AAI起搏心电图也随之增多.成为起搏心电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一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行右室心尖部起搏4年后,出现起搏心律与室性早搏形成二联律,频发室性心动过速,电生理检查提示为电极周围折返所致,予更换为螺旋电极至右室流出道,废弃原电极,但未予拔除,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7.
齐强 《起搏与心脏》2003,17(2):158-158
患者女性,61岁。因病窦综合征安置DDD起搏器。起搏器与电极导线连接后末观测到起搏心电图即结束手术。术后2h发现起搏器呈VVI起搏方式,不能感知、起搏心房。手术探查,重新连接起搏器与心房电极,起搏器呈DDD起搏方式。提示:肉眼观测电极尾端插入到位且拧紧起搏器接口螺丝,仍应结合起搏心电图判断起搏器与电极导线是否连接良好。  相似文献   
8.
膈肌起搏术及其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膈肌起搏术及其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王贵怀王忠诚一、历史回顾对于失去自主呼吸的患者,采用膈神经电刺激技术使膈肌持续有节律地收缩,从而取代呼吸机的作用,称为膈肌起搏术。历史上,Caldani在1786年第一次证明膈神经电刺激可引起膈肌的运动。Hufelan...  相似文献   
9.
介绍治疗心房纤颤的改良式迷路手术。通过对1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兼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左房内血栓形成、心房纤颤10a的患者行二尖瓣替换术、左房内血栓清除术和改良式迷路手术,介绍其手术方法。患者术后即刻恢复了窦性心律,效果良好,痊愈出院。认为该手术是目前对心房纤颤的治疗、恢复心房收缩功能、房室收缩顺序性及窦性心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宁  陈爱萍 《上海医学》2002,25(3):192-192
患儿 ,男 ,1岁 9个月。憋气 7d ,伴多汗、面色苍白、不愿意活动。在当地医院作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 ,诊断为“心肌炎” ,治疗 3d ,憋气加重 ,下肢水肿 ,尿量减少而转入我院。入院体检 :体温 37.2°C ,脉搏 46次 /min ,呼吸 6 0次 /min ,血压 90 / 6 0mmHg(12 / 8kPa)。面色苍白 ,呼吸急促 ,轻度鼻扇 ,三凹征 ( )。双肺叩诊浊音 ,呼吸音减低 ,肺底部闻及中小水泡音 ,心率 46次 /min ,心律规整 ,可闻及第3心音。肝肋下 4cm ,剑突下 4cm。双足背水肿 ,血常规检查示 :血红蛋白 10 6 g/L ,白细胞 16 .7× 10 9/L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