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66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1篇
中国医学   57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英土苓汤治疗盆腔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时银 《四川中医》2005,23(2):68-68
目的:观察公英土苓汤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公英土苓汤(蒲公英、土茯苓、焦黄柏、丹参、薏苡仁、炒苍术、炒白术等)治疗本病60例。结果:治愈35例,显效10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结论:公英土苓汤对湿热蕴积下焦、侵袭胞宫所致的盆腔炎具有清利湿热、排除毒邪的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首都医药》2005,12(21):38-40
植物种子、果实类药材,有内实质重的特点,成熟后落地入土,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及“取像比类”的观念,这类药材在治疗上有向内向下的作用趋势,对人体中、下焦疾病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4.
乔天荣 《西部中医药》2003,16(10):22-22
泌尿系结石在临床以下焦湿热多见,因此多用清热利湿法治之,医者往往以八正散为其代表方剂。而笔者采用温阳利湿法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笔者从1999年至2002年共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18岁,平均43.5岁;发病5个月至14年,平均7.25年;多数患者曾服用其他药物。2诊断石淋由湿热蕴结、煎熬尿液成石,阻滞肾系,发作时腰腹较痛,痛及前阴,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小便涩痛频急,或排尿中断,腰腹隐痛,排尿无力,少腹坠胀,神倦乏力,甚则颜面虚浮,畏寒肢冷,舌体淡胖。3治疗方法用温阳利湿法,方药:济生肾…  相似文献   
5.
彭久燕  苏军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1):942-942
痤疮 ,俗称粉刺 ,也叫青春痘 ,好发于青年男女的面部及胸背部 ,笔者治疗 6 0例本病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肺胃蕴热型 症见颜面部散在与毛囊一致的红色丘疹 ,红肿热痛 ,针头或芝麻大小 ,伴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数。治宜清泄肺胃蕴热。药用 :生栀子、菊花各 10g ,黄芩 15 g ,枇杷叶 10 g ,桑白皮 15 g ,甘草、车前子各 10g ,生石膏 (先煎 ) 2 0 g ,知母 15 g ,水煎服。肝经湿热型 症见颜面痤疮 ,大小不一 ,小如粟米 ,大如绿豆 ,以脓疱为主 ,红肿灼痛 ,伴急躁易怒 ,口苦胁痛 ,便秘、尿赤 ,恼怒时或女患经前期 ,诸证明显加重 ,舌红 ,苔黄…  相似文献   
6.
白鲜皮汤治疗湿热性疮疡1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近年来用“白鲜皮汤”治疗黄水疮、湿疹、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症等 1 8例 ,收到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 8例 ,男 1 6例 ,女 2例 ;最大年龄 4 3岁 ,最小年龄9岁 ,以 1 4~ 4 0岁青壮年多见 ;病程最长 5a,最短 1 5d ,大多数患者疡面流黄水、溃烂、瘙痒。本组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9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腹泻患儿辨证分为湿热型(58例)和风寒型(40例),湿热型腹泻治以清热解毒、化湿止泻,方选葛根芩连汤加减;风寒型腹泻治以疏风散寒、化湿和中,方选藿香正气散加减,配合脐疗。两型均配合西药口服或者静滴。3d后统计疗效。结果湿热型腹泻显效57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100%;风寒型腹泻显效39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过科烨  卢忠明  梁春  邓华舟 《新中医》2023,55(5):155-158
目的:观察清热除湿凉血方加减辅助治疗湿热型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湿热型面部痤疮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清热除湿凉血方加减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皮损症状评分、皮肤生理指标(表皮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失水量);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病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9.17%(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皮损数量、皮损程度、皮损肿痛、皮损颜色等皮损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皮损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表皮皮脂含量、经表皮失水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角质层含水量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表皮皮脂含量、经表皮失水量低于对照组(P<0.05),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4.44%,低于对照组21.05%(P<0.05)。结论:清热除湿凉血方加减辅助治疗湿热型面部痤疮疗效显著,能够...  相似文献   
9.
龙青仔RhamnacrenataSieb.etZucc.,别名掌牛仔,是粤北山区民间中草药,目前尚未有研究报道。我们用龙青仔治疗中医湿热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53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73例观察对象均符合1990年“全国第六次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及1992年中国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辨证分型标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男性41例,女性12例,年龄17~66岁;对照组20例,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15~57岁。两组病程均在3个月~8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及生化指标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2 治疗…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6年2月~1997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酒渣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将经临床确诊为面部酒渣患者79例,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30例中,男8例,女22例,年龄24~38岁,病程2个月至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