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部手术后的病人常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其机理为手术导致解剖关系改变,部分神经支配被阻断,以及内容物污染,腹腔冲洗,渗血等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以及水、电解质失去平衡,均导致脏器运动功能的障碍,临床表现为恶心、腹胀、呕吐、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不排气、排便,或时间较长,并伴有发热、腹胀、腹痛等继发症状,其中又以术后缩短排气排便时间为关键,如术后病人长时间不恢复胃肠功能,将造成营养摄入不足,机体抵抗力下降,以及出现肠粘连,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加重了病人的痛苦.本研究观察了电针足三里、上巨虚对腹部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上巨虚对胃经其他腧穴处Ca^2 浓度的影响。[方法]以Ca^2 选择性塑料针型电极,刺入足三里、解溪、阴市及其旁开点,测试Ca^2 浓度,然后将针刺入上巨虚、足三里,动态观察测试点Ca^2 浓度。[结果]针刺上巨虚、足三里,可提高胃经其他腧穴处Ca^2 浓度。[结论]针刺调气与调节经脉线上的Ca^2 浓度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王素玲 《河南中医》2005,25(6):63-63
慢性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慢性菌痢”)是一种常见多发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上属迁延性疾病。笔者采用针刺下合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治疗慢性菌痢,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内脏痛大鼠血清及下丘脑β-内啡肽(β-EP)及脑啡肽(ENK)的调节作用,探讨电针对IBS内脏痛的镇痛效应。方法:制备IBS内脏痛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电针组和正常组。取天枢和上巨虚穴(双侧)为针刺穴位,针刺后连接电针仪;假电针组进针透皮即止,连接电针仪但不通电。模型组和正常组做与电针组相同的固定,不进行任何治疗。治疗后测试各组大鼠AWR评分,检测血清及下丘脑β-EP及ENK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WR评分在各个压力梯度下均显著升高、血清β-EP及ENK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丘脑β-EP、EN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假电针组比较,电针组大鼠AWR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下丘脑β-EP、ENK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假电针组大鼠AWR评分、血清和下丘脑β-EP、EN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有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和下丘脑β-EP、ENK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子法指导下的辰时电针胃肠下合穴治疗脾胃虚弱型结肠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患者胃肠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和HIPEC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辰时电针胃肠下合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治疗,疗程为5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的变化情况及治疗后患者消化道指标[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和食欲恢复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胃肠反应和KPS评分的改善疗效。【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胃肠反应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76.67%、86.67%,对照组分别为50.00%、53.33%、86.67%,观察组改善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的总有效率及总体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食欲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观察组对KPS评分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改善率为56.67%,对照组为23.33%,观察组对KPS评分的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B、ALT、AL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子法指导下的辰时电针胃肠下合穴治疗脾胃虚弱型结肠癌术后HIPEC患者胃肠反应,疗效确切,可明显减轻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发生程度,提高食欲恢复程度,改善KPS评分,从而有利于术后HIPEC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穴位注射治疗婴幼儿腹泻1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0年10月~2002年3月 ,笔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婴幼儿腹泻130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30例门诊患儿 ,男70例 ,女60例。年龄在1~6月者40例 ,7~12月者30例 ,1~3岁者42例 ,4~5岁者18例。腹泻超过24h者70例 ,超过48h者45例 ,超过72h者15例。大便常规检查示 :未消化食物( +~ + + +)、粘液( +~ + +)、白细胞(无或偶见) ,余无异常。所有病例均参照文献[1]诊断为婴幼儿腹泻。2治疗方法用5ml注射器套6号针头吸取东莨菪碱注射液(上海禾丰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天枢、上巨虚穴位注射维生素B1对预防骨科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6例,通过对照实验,观察在天枢、上巨虚穴位注射维生素B1对预防骨科患者便秘的效果。结果:在对骨伤科患者的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天枢、上巨虚穴位注射维生素B1,能很好地促进患者排便、取得良好的效果,手术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而对照组为7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早期结合在天枢、上巨虚穴位注射维生素B1能有效预防骨科患者术后便秘。  相似文献   
8.
电针足三里、上巨虚治疗术后腹胀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电针足三里、上巨虚及二穴配伍对术后腹胀患者的影响,及二穴配伍是否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100例术后患者分为足三里组、上巨虚组、配伍组、空白组。观察各组针剌治疗前后肠鸣音、腹胀、伴随症状、体征改变情况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配伍组在治疗过程中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协同或拮抗作用。[结论]电针足三里、上巨虚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对因手术产生的不适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对犬幽门括约肌压力的调控作用及其与血浆、胃粘膜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内皮素(endothelin,ET)含量变化的关系,探讨电针调控胃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犬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非经非穴组、上巨虚组、足三里组(每组5只)。采用胃压测量仪监测犬幽门括约肌压力的变化,同步测定血浆及胃粘膜组织中CGRP、ET含量,并观察变化规律。结果电针足三里穴后幽门扩约肌总压力、基础压(P〈0.01)、频率下降(P〈0.05),血浆及胃粘膜组织中CGRP含量上升(P〈0.01),ET含量显著下降(P〈0.01),上巨虚穴组幽门扩约肌总压力、基础压下降,仅血浆CGRP(P〈0.05)含量上升,内皮素含量下降,但足三里组变化趋势更明显,其他组各监测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电针可使犬幽门括约肌压力变化,对部分胃功能具有调控作用,并与影响某些脑肠肽的含量改变有关,具有一定的经络和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0岁,于2013年10月15日来诊。主诉:腹痛20天,加重伴黏液脓血便半个月。病史:于8月份产后因情志不畅出现腹痛、腹泻,大便每日7~10次,便中有大量黏液脓血。遂就诊于当地医院消化内科,诊断为"重症溃疡性结肠炎",予中药汤剂、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无明显缓解,且腹痛症状日益加重,经人介绍来我院就诊。刻下见:情绪极度低落,门诊过程中多次哭诉症状,痛苦面容,双手一直按压腹部,查体腹部压痛明显,腹痛时有减轻,饮食受限,不能睡眠,大便有黏液脓血,每日7~10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