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34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299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355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锁中 《中国药学杂志》1993,28(11):676-678
 本文报道用HPLC法测定盐酸丁卡因注射液的含量,并同时测定分解产物对丁氨基苯甲酸 的含量。采用ODS柱,流动相为甲醇-0. 0275mo1/L磷酸二氢钠(85:15),以磷酸调pH为4.5,流速 lml/min,以对氨基苯磺酸为内标,检测波长为3OOnm。酸丁卡因线性范围为0.1-1.0μg,回收率为 98.99%,RSD=1.0l%;对丁氨基苯甲酸线性范围为0.0005-0.005μg,回收率为98.18%,RSD= 1.81%(n=3)。  相似文献   
2.
3种无痛人流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3种麻醉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效果。方法A组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B组应用2%利多卡因分别于宫颈3点和9点注射各2 mL,再用棉签蘸1 mL插入宫颈管2 cm,放置2 min;C组用棉签蘸1%丁卡因1 mL插入宫颈2 cm放置2 min,D组不予麻醉以便对照。结果3种麻醉方法对人工流产均有明显的镇痛效果(P均<0.01),A组与B、C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B、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种麻醉对人工流产均具有镇痛效果,以异丙酚麻醉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3.
4.
应用宫术安栓术前10分钟给药,使宫颈软化,扩张,手术顺利者占97.36%,用1%丁卡因表面麻醉手术顺利者71.79%,而非用药组仅为32%。3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X^2=300.12,P≤0.005)。结果表明,宫术安栓与丁卡因对宫颈均有一定的松弛作用,但前者给药途径简便,后者暴露宫颈时间长,易造成感染。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纤支镜检查的安全性,我们采用”一吸一喷法”对病人进行术前麻醉,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肌松药对丁卡因引起的离体家兔宫颈环肌条松驰的作用进行实验,结果表明:1.丁卡因本身对离体家兔宫颈环肌条的松驰作用不明显。2.预告注入肾上腺素后,使离体家兔宫颈环肌条处于收缩状态下,丁卡因可使肾上腺素的收缩曲线明显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3.丁卡因在肾上腺素作用下,与肌松药合用,其离体家兔宫颈环肌条的松驰作用明显增强。提示:临床应用丁卡因可与肌松药合用,以减少丁卡因用药量提高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人红细胞膜为材料,应用荧光探针(ANS)及酶学研究方法,研究了丁卡因对AchE及红细胞膜脂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丁卡因对红细胞膜AchE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为525μmol/L。丁卡因还能増加膜-ANS复合物荧光强度,双倒数及Scatchard作图分析表明,其使膜ANS复合物荧光强度增强的原因并非ANS荧光量子产率的改变,而是膜上ANS结合数量增加所致,这一效应与其时膜流动性影响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 1 %盐酸丁卡因滴眼液的稳定性 ,确定其有效贮存期。方法 :采用经典恒温法预测其有效期。结果 :经典恒温法[1 ] 预测室温贮存期约为 2 0d ,冰箱贮存期约为 1 1 0d。结论 :该制剂对热不稳定 ,应冷藏。  相似文献   
9.
1.病例简介 病例1:患者男,28岁,1998年8月23日以右眼红、异物感、畏光、流泪3d就诊我科门诊,诊断为:右眼角膜异物.即行右跟异物剔除术.嘱患者平卧于手术床上,5 针头滴1%的丁卡因2滴于患者右眼结膜囊内表麻,5min后,同法再次滴2滴,随即常规消毒,约6min后异物取出完毕,患者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湿冷,神志淡漠.查体:血压80/50mmHg,呼吸30次/min,心率120次/min,诊断:丁卡因致过敏性休克.立即给吸氧,静脉注射50%G.S40ml+地塞米松10mg,约30min后,患者神志清楚,呼吸平稳,血压90/60mmHg,心率80次/min,送急诊室观察,无异常后出院.追问病史,患者既往有哮喘病史.  相似文献   
10.
乙醇对丁卡因凝胶透皮和局麻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考察透皮吸收促进剂乙醇对丁卡因凝胶透皮和局麻作用的影响。方法 :以卡波姆 940为基质配制含 2 0 %和 70 %乙醇的丁卡因 (4 % ,w w)凝胶。采用Franz扩散小池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小鼠离体皮肤渗透试验 ;用VonFrey镇痛试验考察丁卡因凝胶的局麻作用。结果 :离体皮肤渗透试验表明 2 0 %和 70 %乙醇对丁卡因凝胶均有较强的促渗作用 (P <0 .0 5 ) ,其渗透速率K分别提高了 1 .5 3倍和 2 .1 2倍 ,其中 70 %乙醇的促渗作用明显强于2 0 %乙醇 (P <0 .0 1 ) ,但是 70 %乙醇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丁卡因凝胶的滞后时间 ;VonFrey镇痛试验显示含 70 %乙醇的丁卡因凝胶局麻镇痛作用于用药后 1h达高峰 ,痛觉抑制百分率为 1 1 3 % ,镇痛作用持续 5h。结论 :含 70 %乙醇的丁卡因凝胶剂具有较强的透皮作用和局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