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1篇
中国医学   144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甘肃黄芩抗氧化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离鉴定甘肃黄芩丙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有效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柱进行分离 ,以波谱及标准品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学成分 ,分别为千层纸素A(oroxylinA ,Ⅰ )、汉黄芩素 (wogonin ,Ⅱ )、黄芩素 (baicalein ,Ⅲ )、甘黄芩苷元 (ganhuangenin ,Ⅳ )、甘黄芩素 (ganhuangemin ,Ⅴ )。从甲醇提取物得到黄芩苷 (baicalin ,Ⅵ )。结论 :甘黄芩素 (ganhuangemin)为首次从甘肃黄芩中分离得到的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 ,黄芩素和甘黄芩苷元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明显的高于BHT(butylatedhydroxytoluene)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探索研究纳豆菌液体发酵黄芩药材制备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工艺,利用纳豆菌所产生的活性酶对黄芩苷和汉黄芩苷进行生物转化,以提高黄芩中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通过考察不同碳源、氮源及无机盐的种类和浓度、培养基pH、药材粉碎度、装液量、摇床转速、液料比、发酵时间等因素对发酵工艺的影响,以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优选得到黄芩生物转化生成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液体发酵最佳工艺为蛋白胨质量分数为1.0%,氯化钠0.05%,pH 6.0,黄芩药材粉碎过40目,装样量33%,摇床转速200 r·min-1,液料比5 : 1,温度37 ℃,发酵6 d,黄芩药材中黄芩苷的转化率为97.6%,汉黄芩苷转化率97.0%。验证试验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行,为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百咳静颗粒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甘草苷、橙皮苷、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8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醇-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45℃,检测波长为215 nm(麻黄碱、伪麻黄碱、苦杏仁苷)、280 nm(甘草苷、橙皮苷、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进样量10μL。结果: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甘草苷、橙皮苷、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8个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0.312~1.018、0.321~1.175、0.315~0.723、0.876~1.735、0.982~2.604、0.824~9.999、1.635~2.888、0.812~1.661 mg·g-1;8个成分均可实现较好的分离,在拟定的浓度范围内,各成分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回收率97.4%~99.7%,RSD为0.65%~1.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百咳静颗粒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双黄消炎片中黄芩苷和黄芩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250 mm ×4.6 mm,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7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5℃.结果 黄芩苷质量浓度在5.678~141.9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1.000 0(n=7);黄芩素质量浓度在2.122~53.05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1.000 0(n=7).黄芩苷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为0.63%(n=6);黄芩素平均回收率为99.27%,RSD为0.48%(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双黄消炎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黄芩苷元选择性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庆华  郑树  徐荣臻  吕庆华 《药学学报》2003,38(11):817-820
目的研究黄芩苷元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理。方法MTT法测细胞毒活性,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凋亡小体形成,流式细胞仪Annexin V 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发生率,PI染色法检测凋亡峰及细胞周期,同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Bcl-2,Fas和Caspase 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黄芩苷元能选择性抑制人白血病K562细胞生长且呈浓度依赖关系,并能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增殖被阻滞于S期;同时细胞Fas和Caspase 3蛋白表达增高,而Bcl-2蛋白表达不变。结论黄芩苷元能激活Caspase 3蛋白表达,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且呈时效量效关系,此作用与Fas蛋白表达上调有关,与Bcl-2蛋白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6.
于桐  吴超  季鹏  徐杰  赵颖  郝艳娜  赵文明  王铁良 《中草药》2015,46(18):2720-2726
目的制备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冻干,考察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其处方并考察其粒径、形态、电位、多分散系数(PDI)及体外溶出。以外观、色泽、再分散性为考察指标筛选最佳冻干保护剂,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药物在纳米粒中的存在状态。结果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外观呈球状体,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82.64±6.78)nm,PDI为0.242±0.013,Zeta电位为(-25.7±0.5)m V,包封率为(81.3±1.2)%,载药量为(7.16±0.14)%(n=3),以5%甘露醇作冻干保护剂效果较好,药物以无定形状态分散在脂质载体中,体外溶出实验表明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与原料药相比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结论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得的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径小,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微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评价指标,优化黄芩素微粒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黄芩素微粒,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选黄芩素微粒的制备工艺,并对优选的工艺组合进行了粒度分布、扫描电镜(SEM)分析、红外吸收光谱法(IR)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表征.结果 正交试验得到的优选工艺条件:溶液体积流量0.75 mL/min,结晶压力8 MPa,结晶温度48℃,黄芩素质量浓度4 mg/mL;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的黄芩素微粒的大小明显小于黄芩素原料,扫描电镜显示制备出的黄芩素微粒为不规则形状;IR和DSC显示黄芩素微粒的化学结构没有发生变化,热力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并且经处理过的黄芩素的纯度变高.结论 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黄芩素微粒可行,为制备超细微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鉴定黄芩提取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4种活性成分及其指纹图谱同时检测的方法。方法:以ACQUITYTM UPLC BEH C18色谱柱(2.1mm×100mm,1.7μm),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2mL?min-1,检测波长275nm,柱温30℃。结果:4种成分色谱显示分离度良好,经质谱得到各成分离子碎片,查阅相关文献均得以证实,并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检测指纹图谱,结果显示相似度良好。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黄芩提取物的质量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同时适合于黄芩素、黄连素及大蒜素3种中药成分的自乳化载体体系,并考察这3种自乳化制剂的体外透皮吸收效果。方法:采用饱和溶解度法、伪三元相图法、正交试验筛选最佳的空白处方组成及基质用量。以Franz扩散池和离体大鼠皮肤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采用HPLC分别测定3种自乳化制剂中黄芩素、黄连素及大蒜素的累积透皮渗透量,并分别与黄芩素散剂、黄连素散剂及大蒜素散剂进行比较。结果:最佳处方为油酸乙酯-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0-聚乙二醇400载体体系,所形成的自乳化制剂粒径适宜,其微观形态呈较规整的球形。透皮吸收10 h,黄芩素、黄连素及大蒜素3种自乳化制剂的药物透皮速率分别为6.898 6,7.600 4,190.040μg·cm~(-2)·h~(-1),累积透皮渗透量分别为71.38,85.54,1 795.16μg·cm~(-2)。结论:成功制备了不同种类中药成分均能使用的自乳化载体体系,且该自乳化制剂的体外透皮吸收效果良好,可为后续中药复方自乳化制剂的制备及其透皮给药吸收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芩素的药理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黄芩素是中药黄芩的重要单体,具有多种功效.它能抗菌、抗病毒、抑制炎症反应、保肝、利胆、利尿、抗癌等,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主要用于急、慢性炎症.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对黄芩素的药理作用及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黄芩素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