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测定TSRH用于脊柱侧前方内固定后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力学性能。[方法]采用15具尸体胸腰段标本,5具为正常(NS)对照组,10具造成压缩性骨折后5具用TSRH行侧前方固定、另5具用Z-plate固定作对照,应用实验应力分析法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应用TSRH内固定的脊柱应变、位移比正常脊柱对照组的应变、位移分别减小17%-20%和8%;固定后的强度和刚度与Z-plate固定组相比仅小5%和5%,统计显示2种固定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TSRH侧前方内固定后的脊柱不但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得到满足,而且在承载能力、脊柱的稳定性上优于正常对照组,与Z-plate固定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且临床应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TSRH后路手术矫治小儿脊柱侧凸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应用TSRH后路手术治小儿脊柱侧凸的体会。方法本组共15例,男5例,女10例,年龄11-15岁,平均年龄13.2岁。特发性脊柱侧凸8例,神经纤维瘤所致的脊柱侧凸5例,先天性脊柱侧凸1例,脊柱后凸1例。15例均获随访。  相似文献   
3.
TSRH脊柱系统内固定和加压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用TSRH脊柱系统内固定和加压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方法 :采用TSRH内固定并加压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18例。分别测量术前、术后、近期随访的X线片上椎体前、后缘高度以及Cobb角及术前、近期随访CT上椎管后正中矢状径。计算出椎体被压缩及椎管狭窄改善的程度。结果 :随访 19~ 30个月 ,本组优 10例 ,良 5例 ,可 3例 ,绝大多数患者获得了正常的脊柱生理曲度。随访期内无大的复位丧失及断钉发生。结论 :用TSRH和加压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和纠正畸形。  相似文献   
4.
胸腰段爆裂型骨折侧前方减压TSRH内固定18例手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胸腰段爆裂型骨折椎管侧前方减压及脊柱稳定性的重建方法。方法  18例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全部行左侧前方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自体髂骨移植 TSRH短节段内固定。结果  18例患者平均随访二年 ,术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者 16例。 X线片示全部骨性愈合。重建椎体高度无丢失。钉棒结合部无松动。结论 胸腰段爆裂型骨折侧前方椎管减压安全彻底 ,自体髂骨移植融合率高 ,TSRH内固定安全可靠 ,无须外固定 ,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腰椎肿瘤侧前方减压脊柱稳定性的重建方法.方法9例胸腰段肿瘤全部行左侧前方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钛网植骨融合TSRH短节段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螺钉无松动,TSRH短棒无断裂,6个月内钛网内植骨全部融合,无假关节形成,瘫痪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效果满意.结论TSRH加钛网植骨融合固定牢靠,内固定材料生物相容性好,无须外固定,植骨融合快,瘫痪恢复满意,特别适合于椎体肿瘤切除后脊柱重建,是治疗胸腰椎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TSRH内固定治疗脊柱侧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回顾性研究TSRH(TexasScottishRiteHospital)脊柱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手术治疗的 12 9例脊柱侧凸患者 ,总结其侧弯矫形、脊柱平衡、并发症及 3年以上的随访结果。根据手术方法不同 ,共分为 4组。A组 :单纯脊柱后路融合固定术 ;B组 :单纯脊柱前路融合固定术 ;C组 :分期前、后路融合固定术 ;D组 :Ⅰ期前、后路融合固定术。四组患者均应用TSRH内固定系统。手术时平均年龄 14 .2岁 (6~ 5 5岁 ) ,平均随访 34个月。结果 A组 :78例病人行单纯脊柱后路融合TSRH内固定 ,术后平均矫形率为6 3.4 %。随访 38个月 (2 4~ 5 0个月 ) ,平均矫形丢失 7°,矫形丢失率平均 9.5 %。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2 .8% ,包括 3例脱钩 ,3例螺钉断裂 (共 6枚螺钉 ) ,1例术后侧弯失代偿 ,1例术后发生曲轴现象。B组 :2 2例患者行单纯脊柱前路融合、短节段TSRH内固定 ,平均矫形率为 74 .8%。平均随访 36个月 ,平均矫形率丢失 5 %。 2例发生一过性交感神经损伤。术后 6个月内均自然恢复。C组 :17例有 90°以上的侧弯 ,且Bending像上侧弯仍大于 7°的患者行前路松解 ,2~ 3周后再行后路融合TSRH内固定。本组平均手术时间 8.3h ,出血 935ml,输血 6 83ml,平均矫形 33.6°,矫  相似文献   
7.
Objective. To introduce a new spinal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 Texas Scottish Rite Hospital (TSRH), and to investigate its early clinical outcomes.Methods. The preliminary clinical outcomes of 15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or lumbar scoliosis treated by anterior spinal fusion with TSRH instrumentation were studied retrospectively. Fourteen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s idiopathic scoliosis and 1 as neuromuscular scoliosis.Results. Preoperatively, the Cobb's angle on the coronal plane was 55. 8° (range 35° - 78°), and 14° postoperatively, with an average correction of 74. 8 %. The average unfused thoracical curve was 35. 9 ° preoperatively (range 26° - 51°) and 21. 8° (10°-42° ) postoperatively, with 40% correction. The sagittal curve of lumbar was kept physiologically, preoperative 27. 9° and postoperative 25. 7° respectively. The trunk shift was 13.4 mm (5 - 28mm) preoperatively and 3. 5 mm (0-7 mm) postoperatively. The averaged apic vertebra derivation was 47. 8 mm (21 - 69 mm) before operat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胸腰椎椎体骨折TSRH内固定术后影像学表现及对临床治疗的评价。材料与方法:收集急性外伤胸腰椎骨折63例,其中单椎体骨折61例,多椎体骨折2例。63例术前均拍了CR片和CT扫描,19例MRI扫描。内固定术后复查了CR片,12例作了MRI扫描。结果:(1)手术成功率96.8%;(2)椎体压缩塌陷复位优良者95.2%,骨折片复位优良者92.4%,椎体脱位复位良好者87.0%,椎间盘压缩明显复位者78.7%;(3)椎弓根钉位置良好者93.8%,无螺钉松动和钢板断裂。结论:TSRH为椎体骨折良好的复位内固定方法,CR是术后复查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侧前路减压短节段融合固定治疗胸腰椎体爆裂性骨折伴小完全性瘫痪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31例胸腰椎体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性瘫痪,行侧前路减压,16例采用Z—PLATE、15例采用TSRH系统短节段融合同定。结果:3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5~26个月),术后椎间隙高度及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平均Cobb’s角(度)及平均椎管狭窄指数得到明显改善,Frankel分级提高1~3级。本组未发生断棒脱钉等并发症。结论:侧前路减压短节段融合同定具有符合胸腰椎生物力学要求、减压直接彻底及融合率高等特点,为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尽可能提供最大机会。  相似文献   
10.
2003年8月~2008年8月,我科采用TSRH系统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13例,均取得较好效果。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9~52岁。其中6例伴有肢体骨折,3例合并腹腔脏器伤,2例合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