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3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CA125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08例慢性肝炎(CH)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透明质酸(HA)、CA19-9、CA125水平.同时测定其肝功能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肝炎轻、中、重度组及肝硬化组血清CA19-9、CA12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TBil、AST、GLB显著呈正相关,与ALB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CA19-9、CA125可作为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临床疗效。方法断流术治疗EVB 56例,观察其近期临床疗效,并随访0.5-5年,了解远期疗效及预后。结果56例患者近期治愈52例,治愈率92.86%,近期死亡4例(7.14%)。52例患者随访最短半年,最长5年。曲张的食道、胃底静脉消失者37例(71%)、好转12例(23%),再出血3例(6%)。结论断流术治疗EVB即时止血率高,近期及远期疗效满意,有一定的远期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探讨自拟益气活血方结合指南推荐的西医治疗方案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优势点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经病历CRF表确认的乙肝肝硬化腹水气虚血瘀证患者62例,以随机、盲法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以循证医学方法为指导,进行多中心、双盲试验研究,疗程为1个月。所有患者均接受指南推荐的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口服益气活血方颗粒,对照组口服益气活血方安慰剂颗粒。研究围绕患者利尿效果(24 h出入量、体重、腹围、超声下腹水量)、肝脏功能、凝血、智能水平以及中医症状改善等方面进行测定。结果:2组均在腹水量减少及利尿改善方面取得疗效,但从腹水减少趋势及净体重、腹围下降趋势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通过治疗前后腹部超声示腹水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通过血清学检测对肝脏功能改善进行评价,限于治疗周期,2组并无统计学意义,但根据治疗时点肝功能变化趋势图看,观察组在某些肝功能指标的改善趋势上具有一定优势;对患者智能水平改善情况进行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数字连接试验(NCT-A)、数字符号试验(DST)均有所改善,但统计学意义不明显。在中医症状改善方面,观察组在气虚血瘀证症候群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 0. 01);通过安全性评价,益气活血方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益气活血方能够协同指南推荐的西药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气虚血瘀证患者发挥更好的利尿作用,从而降低腹水量;限于治疗周期,益气活血方在肝功能某些方面的改善趋势上具有一定优势;益气活血方能够改善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益气活血方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对3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内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和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并对LADA活性与T淋巴细胞亚群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LADA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及CD4/CD8比值也存在显著差异(P〈0.01)。相关分析显示:LADA活性与CD4/CD8比值也呈现高度的负相关(P〈0.01),提示肝硬化患者LADA活性  相似文献   
5.
灵芝孢子粉对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硬化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灵芝孢子粉对肝硬化大鼠脏器指数及肝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80只健康SD大鼠被随机均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灵芝孢子粉低剂量组、灵芝孢子粉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外,其他各组采用四氯化碳菜籽油溶液复制模型,模型复制同时灌胃给予灵芝孢子粉混悬液,连续8周后测量肝脾湿质量,取肝左叶制备切片用于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肝湿质量、肝指数、脾指数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灵芝孢子粉低、高剂量组肝指数显著降低(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灵芝孢子粉低、高剂量组肝脏汇管区有少量纤维组织增生,但未见假小叶结构。结论:灵芝孢子粉可以抑制四氯化碳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晚期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晚期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对晚期肝硬化患者进行测评,选取家庭亲密度评分≥65分、适应性≥53分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家庭亲密度评分〈65分、适应性〈53分的76例患者为对照组,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H-74)、情感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素质。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素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治疗及护理晚期肝硬化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更应注意部分晚期肝硬化患者对家庭亲密度的感受,并有针对性地对晚期肝硬化患者及家属开展社会心理干预,提高适应性,从而促进康复,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予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根据奥曲肽的剂量不同分为大剂量组(40例)与小剂量组(40例),治疗前后分别彩超测定门静脉平均流速(PVV)与门静脉内径(PVD),记录止血时间、输血例数、输血量及再出血例数,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PVV与PVD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大剂量组止血时间、输血率、输血量及再出血率均明显少于小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总有效率为90.0%,小剂量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大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小剂量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大剂量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对止血作用有增益,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利动(66.7%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肝硬化并发C型肝性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患者的不同的经济状况及自身意愿,将肝硬化并发C型肝性脑病的住院患者78例分为治疗组(n=39)和对照组(n=39),治疗组给予利动及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利福昔明加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h、14d按照国外广泛使用的简易肝性脑病严重程度评分表(CHESS)进行程度评定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4h、14d两组CHESS评分均下降治疗组:(5.8±3.1)vs(2.1±2.0),P〈0.05;对照组:(5.9±3.0)vs(3.6±2.5),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动可明显改善肝性脑病所致的神经精神障碍,疗效优于利福昔明加常规治疗,并可改善远期预后,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动态观察肝炎肝硬化患者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基因点突变与数量表达及其天然免疫黏附功能(erythrocyte cell nature-immune-adhesion function,RNIAF)的变化,探讨它们在评估肝炎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134例肝炎肝硬化不同分级的Ⅰ型补体受体基因点突变与数量表达及其RNIAF的变化。结果:与正常人群相比较,肝硬化患者I型补体受体基因点突变率无统计学差异,而肝硬化Child分级各组的CRI数量表达及RNIAF都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组,且随着分级病情严重,CRI、RNIAF逐渐降低。结论: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活性及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可灵敏地反映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情的发展,红细胞CRI及RNIAF。可作为判断肝炎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基因T174M分子变异与肝硬化的关系.方法:提取正常人64例和肝硬化患者65例白细胞基因组DNA,通过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测序等技术,观察AGT基因型在肝硬化组和正常组分布的差异.结果:AGT基因T174M位点MT和TT基因型的频率在正常组和肝硬化组分别为82.8%、17.2%和84.6%、15.4%,两组之间不存在差异(χ~2=0.077,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原基因T174M变异与肝硬化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