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川  董璇  陈铖  杨柳  王晓雯 《西部医学》2017,29(9):1268-1271
【摘要】目的 探讨244例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流行病学、肾脏受累危险因素及早期预防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44例HSPN患儿(研究组)临床资料,记录其流行病学特征(发病年龄、季节分布、发病诱因);将同期入院就诊的210例非HSPN的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发病季节、皮疹反复、抗凝药物使用情况、合并症状(腹痛、消化道出血、关节症状、血管性水肿等)、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及早期预防情况等差异,经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肾脏受累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244例HSPN患儿男女性别比为2.2:1;发病年龄以5~10岁者居多(84.4%);春季发病率在四季中最高(52.5%);检出明确发病诱因151例(61.9%),其中因呼吸道感染致病者73例,占总人数的29.9%,其次为食物过敏(13.5%)、微生物感染(11.1%)和药物过敏(7.4%)。②两组患儿发病季节、合并关节症状、血管性水肿及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皮疹反复、未使用抗凝药物、未予以早期预防、WBC、消化道出血均为影响HSP患儿肾脏受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儿童HSPN以5~10岁的男性患儿居多,春季发病率较高,呼吸道感染、食物或药物过敏、微生物感染等均可致病,年龄、皮疹反复、未使用抗凝药物、未予以早期预防、WBC、消化道出血等是影响HSP患儿肾脏受累的独立危险因素,需临床医师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和肾组织病理改变特点及其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2月~2007年12月进行过肾活检的105例HSPN患儿的临床和肾组织病理改变情况。结果:105例HSPN患儿中,单纯血尿组18例(17.14%),血尿及蛋白尿组61例(58.10%),肾病综合征组26例(24.76%);三组间的Scr、BUN、IgA、IgE、CRP和C3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血浆白蛋白在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1)。病理上ISKDC分级结果为:Ⅱa级8例(7.62%),Ⅱb级21例(20.00%),Ⅲa级33例(31.43%),Ⅲb级38例(36.19%),Ⅳ级5例(4.76%);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4.51,P〈0.01)。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组织学分级结果为:(-)级34例(32.38%),(+)级64例(60.95%),(++)级6例(5.71%),(+++)级1例(0.95%),(++++)级0例(0%);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0.59,P〈0.01)。结论:儿童HSPN临床表现多样,肾病理改变相对较轻,且两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P)联合甲基强的松龙(MP)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将35例(HS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用PP+MP联合冲击治疗,并加强疾病健康知识宣教及采用针对性的护理。结果:PP+MP组15例患儿中疗效显著,尿常规阴转5例,尿常规明显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80%,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密切观察病情及有效护理干预前提下,PP+MP联合冲击治疗较常规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更能有效地提高治疗HSPN的显效率,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肾脏足细胞特异蛋白podocalyxin(PCX) 的表达和尿足细胞数在紫癜性肾炎(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 病理进展过程中的变化。方法:56 例HSPN 患儿为病例组,根据肾脏病理改变分为4 组:HSPN II (IIa+IIb) 级组(n=10),III (IIIa+IIIb) 级组(n=21),Ⅳ级组(n=16) 和Ⅴ级组(n=9);另取非肾脏疾病死亡病例尸检切取的肾脏标本4 例作为正常肾组织对照组;同时收集8 例健康儿童的晨尿作正常尿液对照组。应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PCX 在4 例正常肾组织及56 例HSPN 肾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其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检测8 例健康儿童及56 例HSPN 患儿尿足细胞阳性的发生率和尿足细胞数。结果:在正常对照组和HSPN II (IIa+IIb) 级组的肾组织中,PCX 表达完整,2 组之间肾组织PCX 阳性面积占肾小球面积的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SPN III(IIIa+IIIb) 级﹑Ⅳ级和Ⅴ级组的肾组织中,PCX 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缺失,从III (IIIa+IIIb)~V 级其表达依次下降,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分级在III (IIIa+IIIb)级以上的HSPN,尿中有PCX 的阳性表达,提示尿中有足细胞存在;肾组织PCX 荧光阳性面积占肾小球的百分比与尿中足细胞数呈负相关(r=-0.637,P<0.01)。结论:足细胞损伤在儿童HSPN 病理进展中发挥一定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SPN 的病理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的血清、尿液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过敏性紫癜(HSP)患儿50例,按有无肾脏累及分为HSPN组(30例)和HSP无肾受累(NO—HSPN)组(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尿液sVCAM-1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主要临床指标(包括24h尿蛋白、尿红细胞)的关系。结果:HSPN组和NO-HSPN组的血清sVCAM-1水平[分别为(809.79±173.32)ng/ml、(623.44±67.27)ng/ml]均高于对照组(494.79±59.84)ng/ml,P〈0.01,HSPN组的血清sVCAM-1水平高于NO—HSPN组(P〈0.01)。HSPN组的尿液sVCAM-1水平(121.24±110.83)ng/ml高于对照纽(20.61±16.76)ng/ml和NO—HSPN组(19.37±12.93)ng/ml,P均〈0.01,NO—HSPN组的尿液sVCAM-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SPN患儿中,蛋白尿组高于无蛋白尿组(P均〈0.01),肾病蛋白尿组高于蛋白尿组(P均〈0.05)和无蛋白尿组(P均〈0.01);肉眼血尿组的血清sVCAM-1水平高于无血尿组,与镜下血尿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镜下血尿组的血清sVCAM-1浓度高于无血尿组(P〈0.01);镜下血尿组和肉眼血尿组的尿液sVCAM-1水平明显高于无血尿组(P均〈0.05),镜下血尿组和肉眼血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HSPN患儿的血清和尿液sVCAM-1水平均与24h尿蛋白量和尿红细胞量呈显著性正相关(P均〈0.01)。结论:VCAM-1可能参与了HSPN的发生、发展过程;尿液sVCAM-1的检测在监测肾脏损害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成人紫癜性肾炎54例临床表现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紫癜性肾炎(HSPN)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以提高对成人HSPN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肾内科42例和六安市人民医院肾内科12例,共54例12岁以上HSPN住院病例的临床与病理分型关系分析。结果:有诱因发作者20例(37.0%),uab型患者比例最高,占27例(50.0%);病理Ⅱ级23例(42.6%)、Ⅲ级23例(42.6%);尿蛋白程度的加重,病理损害加重。结论: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表现趋向多样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尿蛋白程度的加重、出现肾功能不全者,病理损害重;反复肉眼血尿和表现为急进性肾炎者病理损害重;继发高血压虽少见,但病理损害偏重;合并关节痛患者,病理损害偏轻,合并腹痛伴有消化道出血患者病理损害偏轻。  相似文献   
7.
于晓静  席锋祥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8):1082-1083,1086
目的:探讨尿β2微球蛋白(β2-MG)、糖蛋白(THP)、免疫球蛋白G(IgG)、白蛋白(Alb)四项微量蛋白测定早期辅助诊断小儿紫癜性肾炎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74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尿β2-MG、THP、IgG、Alb四项微量蛋白的水平,并分组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以判断HSP有无肾损害及其严重程度和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74例中,62例(83.8%)尿β2-MG升高,22例(29.7%)尿THP升高,32例(43.2%)IgG升高,60例(81.1%)尿Alb升高。26例血清β2-MG、THP均正常。结论:经过对尿四项微量蛋白的监测及分组比较,结果表明监测微量蛋白可早期诊断紫癜性肾炎(HSPN),指导临床尽早治疗,并可监测有无复发,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紫癜(HSP)是以无菌性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全身性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紫癜性肾炎(HSPN)是继发于HSP的肾小球肾炎,临床上在HSP病程中(多数6个月内)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即可诊断.发病机制可能与感染、过敏、免疫异常、免疫损伤等有关.现就该病在激素、抗凝剂、免疫调节、中医中药及透析、手术、移植等治疗进展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紫癜性肾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辨证加用消风散、参芩白术散、参芪地黄汤、真武汤等。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7%,对照组66.7%。结论: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基本治则,辨证选用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紫癜性肾炎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肾脏损害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并比较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与非HSPN患儿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儿童过敏性紫癜以7~10岁学龄期儿童最常见,占44.1%,秋冬季节发病率最高,占70.6%,最常见的诱因为感染,占52.9%,临床表现以双下肢及臀部皮疹、腹部症状、关节痛常见;本组有31.4%的患儿出现紫癜性肾炎,HSPN组与HSPN组患儿在年龄、反复皮疹、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是儿童常见病,临床表现典型,年龄大、皮疹反复发作及高凝、高胆固醇是患儿发生HSPN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