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腹腔镜肝右后叶囊肿开窗引流术3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肝右后叶肝囊肿的腹腔镜处理方法。方法:1998年1月~2005年12月对35例有症状的肝右后叶囊肿(21例主要位于Ⅵ段,14例主要位于第Ⅶ段)采用四孔法行囊肿开窗引流术。囊肿位于肝右后叶上段者采用肝上入路,胆囊牵引钳或三叶钳推压肝脏使其向前向下,暴露肝后囊肿,囊肿开窗,修剪带蒂大网膜放入囊肿。囊肿位于肝右后叶下段者采用肝下入路,超声刀切开肝结肠韧带,右三角韧带及肝肾间疏松组织,胆囊牵引钳抬起肝脏,囊肿开窗,大网膜放入囊腔引流。结果:35例肝右后叶肝囊肿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无中转开腹手术。15例采用肝上入路,20例采用肝下入路。手术时间30~95min,平均46min。无手术并发症。35例病理检查结果均为先天性肝囊肿。术后症状均消失。术后住院2~5d,平均3.8d。35例随访6~36个月,平均34个月,33例无复发,2例(为肝上入路病例)囊肿未完全消失,但较术前明显缩小,无明显症状,观察半年未见增大。结论:肝下及肝上入路囊肿开窗引流是腹腔镜下处理肝右叶肝囊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肝囊肿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后复发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肝囊肿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后复发的原因. 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6月~2003年8月54例肝囊肿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 52例随访1~6年,5例复发,复发率9.6%(5/52).3例由于囊肿位置特殊开窗过小,1例由于多发囊肿之间的透明隔未予切开,1例系多囊肝术后复发. 结论适应证选择不当、囊肿开窗过小、遗漏多发囊肿以及黏膜处理不当是导致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从 1998年 5月~ 2 0 0 1年 9月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72例。全部患者都有腰痛和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及麻木。结果 获得随访 65例 ,随访时间最长 2 6个月 ,最短 6个月 ,平均 13个月 ,按Nakai标准评定治疗优良率为 93 .8%。结论 小切口椎盘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具有适应证较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手术优良率高、后期并发症少、不损害脊柱稳定性等优点 ,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有效和可靠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节段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解剖学特点及手术方式的选择,评价其疗效。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26例单间隙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28~51岁,平均45.7岁;L_(1,2)4例,L_(2,3)9例,L_(3,4)13例。术中对下关节突外缘至棘突根部距离,峡部外缘至棘突根部的距离,椎板下缘至椎间隙上缘距离,神经根起点至上一椎间盘下缘的垂直距离及神经根起点至相应椎弓根内下缘的距离进行测量。对于L_(1,2)、L_(2,3)椎间盘突出症及L_(3,4)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5例)实施改良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L_(3,4)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例)实施后路开窗减压术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29分)评分法评估手术疗效,计算改善率,测量术前、术后1年随访时椎间隙相对高度(R),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术中进行解剖学测量。术后均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平均16个月,切口均愈合,JOA评分由术前10.13±1.49提高到25.21±2.13,改善率为79.9%。实施融合术患者无内固定失败,1例可能不融合,17例骨性融合,术前R为(0.231±0.056)mm,随访时(0.345±0.076)mm,较术前椎间隙相对高度增高(P0.05);实施后路开窗减压术治疗患者,术前R为(0.243±0.036)mm,随访时(0.212±0.046)mm,术前及随访时椎间隙相对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节段性腰椎不稳及椎间盘突出复发。结论:L_(1,2)、L_(2,3)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解剖学特点,适合行改良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L_(3,4)椎间盘突出症其解剖学及临床特点接近于下腰椎间盘突出的特点,应根据术前对腰椎稳定性的判断来选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后受累牙牙髓活力的变化,为临床该类患牙的处理提供处理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颌骨囊肿患者100例,采用开窗减压术进行治疗,术后1个月、3个月定期随访,观察囊肿受累牙的牙髓活力状态的数值术前、术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术后均愈合良好。共测量患牙130颗,正常牙130颗,术前电测牙髓无活力或活力显著降低者共96颗,占所有被累及患牙的73.8%。术后13个月,部分牙髓活力降低的患牙其牙髓活力获得恢复,术后3个月随访时,共有12例患牙的牙髓活力恢复了正常。术后13个月,部分牙髓活力降低的患牙其牙髓活力获得恢复,术后3个月随访时,共有12例患牙的牙髓活力恢复了正常。术后13个月,亦有部分牙髓活力降低的患牙其牙髓活力进一步减退,术后3个月随访时,共有4例患牙的牙髓丧失了活力。结论在进行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前,对牙齿进行牙髓活力测试,可为牙齿的保留和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研究在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开窗引流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期间内所收治的68例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开窗引流术治疗,分析和对比两组的手术治疗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感染率、疾病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完成之后,观察组的手术治疗情况、手术成功率、术后感染率、疾病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将所有数据指标进行相关对比,差异十分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开窗引流术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基动脉开窗畸形处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该畸形处易并发动脉瘤的原因。方法结合DSA图像,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有限元方法的软件,对1例椎基动脉开窗畸形处动脉瘤行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此例椎基动脉开窗畸形处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性符合血管分叉处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性,同时具有双支合并入流的特点。结论CFD数值模拟能直观地的反映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椎基动脉开窗畸形处易于并发动脉瘤与其特殊血管分叉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Cerebral artery fenestration refers to a division in the lumen of an artery leading to two distinct endothelium-lined channels. At the site of turbulent flow, fenestration may predispose to an aneurysm formation. In this study, a 45-year-old woman suffered an acute vertiginous attack after cervical manipulation. The MRI scan demonstrated basilar artery duplication and tortuous left distal vertebral artery impinging on the cisternal segment of the cochleovestibular nerve. Subsequent three-dimensional (3D) reconstruction by MR imaging showed vertebrobasilar artery fenestrations with aneurysms. Unfortunately,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occurred 6 days later, and the patient became comatose one year after presentation. In summary,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caused by vertebrobasilar system aneurysms is a life-threatening event. Delineating the configuration by 3D-reconstruction of MR images allows more accurate diagnosis and more effective management.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a research grant (Grant no. NSC 95-2314-B002-170) from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Taipei, Taiw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