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兔股动静脉血管束预构扩张皮瓣的成活及光镜、电镜的形态学结构改变。方法30只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0只,A组为实验组,B,C组为对照组。将各组新西兰兔股动静脉血管束移位后,A组在肉膜深面植入50ml扩张器,1周后开始注水扩张;B组仅在肉膜深面植入50ml扩张器不注水扩张;C组则单纯股动静脉血管束预构。定期对3组皮瓣取样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第57天A组扩张完成后,3组分别形成仅以预构股动静脉血管束为蒂的岛状皮瓣,原位缝合后1周观察记录3组皮瓣成活面积并取样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A组岛状皮瓣成活面积明显大于B,C组(P〈0.05)。预构术后57d,光镜观察3组血管分布密度均增高,A组密度大于B,C组;电镜观察3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胞体、胞核明显增大,胞浆内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及质膜小泡明显增多,A组较B,C组明显。结论扩张术能增加新生毛细血管密度,提高预构皮瓣微循环灌注,增大皮瓣成活面积,从而提高皮瓣移植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兔股动脉、静脉预构轴型扩张皮瓣的微循环血流晕动态变化、光镜下结构的改变及其成活面积,为预构轴型扩张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新西兰白兔40只,随机分为4组:预构轴型扩张皮瓣组、预构轴型不扩张皮瓣组、单纯预构轴型皮瓣组及无蒂游离皮瓣组,每组4只,前2组股动脉、静脉移位后,预构轴型扩张皮瓣组、预构轴型不扩张皮瓣组分别在肉膜深面置入容量为50 ml长方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预构轴型扩张皮瓣组7 d后开始注水;无蒂游离皮瓣组为对照组,未采取预构及扩张处理.定期对4组皮肤进行微循环血流量检测,并取样进行光镜观察.预构术后52 d,前3组形成以预构股动静脉血管束为蒂的岛状皮瓣,游离皮瓣组则形成无蒂游离皮瓣后均原位缝合,观察其成活面积.结果 预构轴型扩张皮瓣组较其他组微循环血流量增加,成活面积大[(97.54±2.73)%],光镜下改变显著(P<0.05).结论 扩张术能促进预构轴型皮瓣的血管化进程,明显增大预构轴型皮瓣成活面积,增加其移植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预构扩张皮瓣的成活及其机制、微循环灌注量动态变化、超微结构改变。方法:选取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预构扩张组(A组)、扩张器衬垫预构组(B组)及预构组(C组),每组12只。股动静脉血管束移位后,前两组分别在肉膜深面植入50?ml扩张器,预构扩张组7?d后开始注水。定期对3组皮瓣进行微循环检测,并取样进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其受体、光镜及超微结构的检测与观察。第52天扩张完成后,形成仅以预构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观察记录成活面积。结果:A组微循环灌注量明显高于B、C组(P<0.05), 皮瓣成活面积占原始皮瓣面积的百分比大于B、C组(P<0.05),VEGF、bFGF及其受体含量亦明显高于B、C组(P<0.05),血管密度加大,超微结构改变显著。结论:预构扩张皮瓣能增大皮瓣成活面积,增加皮瓣移植的安全性。VEGF、bFGF及其受体含量的增加促进预构扩张皮瓣血管化进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