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9篇
  免费   503篇
  国内免费   101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88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550篇
口腔科学   130篇
临床医学   1143篇
内科学   373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780篇
特种医学   13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78篇
综合类   697篇
预防医学   284篇
眼科学   1064篇
药学   329篇
  1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18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524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517篇
  2011年   538篇
  2010年   423篇
  2009年   349篇
  2008年   372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2篇
  1975年   7篇
  197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运用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从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评价的角度,探讨肾虚髓亏证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缺损程度相关性,丰富中风病病机及证候诊断,拓宽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药防治思路,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肾虚髓亏证患者运动功能损伤程度提供临床依据,强调肾虚髓亏证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损伤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病例,根据证候分别归入肾虚髓亏组和非肾虚髓亏组,每组各45例。每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入院后行弥散张量成像检测,同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记录两组患者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比较两组病例发病时的轻重程度及治疗前后两组病例组间的恢复差异。结果 研究显示,治疗前肾虚髓亏组在NIHSS评分方面高于非肾虚髓亏组(P<0.05);治疗前肾虚髓亏组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方面低于非肾虚髓亏组(P<0.05)。治疗前后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善情况,非肾虚髓亏组要优于肾虚髓亏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健侧内囊后肢及大脑脚外侧处FA值及ADC值无明显差异;肾虚髓亏组在患侧内囊后肢及大脑脚外侧处FA值及ADC值均低于非肾虚髓亏组(P<0.05)。相关性分析得出,两组患者患侧内囊后肢FA值与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呈负相关;两组患者患侧内囊后肢FA值与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呈正相关;肾虚髓亏组患者患侧内囊后肢FA值与肾虚髓亏证中医证候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肾虚髓亏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病机。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与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损伤存在相关性,且肾虚髓亏组在皮质脊髓束的损伤程度方面与其中医证候评分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3.
癫痫作为多种病因引起的神经系统慢性、发作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其及时诊断和早期治疗极为重要。目前已有多种神经影像技术用于癫痫的定位、定侧和病理生理研究。弥散张量成像是利用水分子在组织中弥散的各向异性成像的磁共振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在活体中无创性地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的方法,它能敏感地显示脑部细微结构,并能揭示各个结构间的功能联系,有助于癫痫的研究。本文主要从癫痫的病因诊断、癫痫手术的辅助指导、癫痫的结构网络及其与癫病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等方面对DTI应用于癫痫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Accurate ionization chamber measurements of the absorbed dose to water require the correction of incomplete collection of charges created within the chamber volume. According to current dosimetry protocols such as the TRS-398 or the DIN 6800-2, incomplete charge collection is accounted for by the correction factor ks, which can be determined numerically or experimentally. The method proposed by Burns & McEwen (Phys. Med. Biol., 1998) was used in this study to determine the coefficients γ and δ use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orrection factor ks of three ionization chambers, the SNC 125c, the SNC 600c and the SNC 350p (all Sun Nuclear Corp., Melbourne, Florida) for an absorbed dose to water range of 0.2 mGy to 1.6 mGy per pulse in pulsed photon beams. The shift of the effective point of measurement from the reference point Δz and the correction factor kr were determined for the SNC 350p according to the draft DIN 6800-2:2019-07.  相似文献   
5.
6.
肝性脑病是终末期肝硬化的重要并发症,导致病人出现一系列神经及认知功能改变。肝移植术后病人在肝功能恢复的同时其认知功能也可明显改善。MRI可以从脑代谢、结构及功能方面更进一步揭示肝硬化病人移植术后认知及脑改变情况。综述肝移植术后认知改变的研究现状以及最新的多模态MRI技术在术后脑改变中的应用,及其在揭示术后认知恢复及残存损害的神经机制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ABSTRACT

Purpose

New instrument-based techniques for anterior chamber (AC) cell counting can offer automation and objectivity above clinician assessment. This review aims to identify such instrument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clinician estimates.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7~14岁学龄期儿童前房深度发育情况。探索其与屈光度数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眼科门诊7~1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共计521例(1042只眼)。采用IOLMaster人工晶状体生物测量仪测量各屈光参数,同时测量身高、体重。散瞳后验光测得静态屈光度。分析前房深度发育情况及不同屈光状态的学龄期儿童前房深度发育情况。结果(1)随着年龄的增长,7~14岁学龄期的儿童前房深度随之增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年龄段儿童的左右眼之间的均值相近,且生长发育趋势相近(均P>0.05)。(2)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的前房深度均逐渐增大,同一年龄段男性前房深度大于女性前房深度(均P<0.01)。(3)儿童前房深度与身高正相关(P<0.01)。(4)前房深度随近视度数增高而增大,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及高度近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期儿童的前房深度的发育受到身高、性别及屈光度数的影响,与身高呈正相关,同一年龄段,男性前房深度大于女性。双眼前房深度发育同步。低中度近视的儿童前房深度增大。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白质损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白质损害的特点及其与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16例AD患者和12名年龄及性别相当的健康老年人行DTI、T1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及T2-FLAIR检查,测量胼胝体膝部和压部、内囊前肢和后肢、额颞顶枕叶白质的部分各向异性分数值(FA)和平均弥散度(MD),分析FA、MD值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AD患者胼胝体压部、额叶、顶叶、颞叶FA值分别为0.602±0.043、0.270±0.034、0.294±0.043、0.302±0.032,与健康老人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且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关系,而内囊前后肢、枕叶、胼胝体膝部的FA值则无明显变化(P>0.05);胼胝体压部、顶叶白质的MD值分别为(0.918±0.029)、(0.826±0.015)×10-9m2/s,与健康老人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且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而内囊前后肢、额叶、颞叶、枕叶和胼胝体膝部的MD值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AD患者表现为脑白质的选择性损害,且损害程度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这种选择性损害反映了AD病理机制中皮质-皮质及皮质-皮质下联系的丢失;DTI技术可以用来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及评价AD治疗药物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出血性玻璃体混浊行玻璃体切除术后假性前房积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一种发生于玻璃体切除术后的非感染性前房积脓现象,即假性前房积脓。方法收集我中心收治的需行玻璃体切除术的连续病例1250例,其中各种原因引起的玻璃体积血418例。术后发生假性前房积脓者7例,均为玻璃体积血者。主要治疗方法是前房冲洗及其自然吸收。结果假性前房积脓发生于术后3~5天,呈泥沙样沉积,局部抗生素及激素加强治疗无效。眼内穿刺行涂片、细菌和真菌培养未发现病原体。患者无疼痛等自觉症状及刺激征。随访时3例视力在0.05以上。结论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除术后可能出现假性前房积脓,须与眼内感染相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