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2篇
  免费   385篇
  国内免费   189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37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1288篇
内科学   1122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2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576篇
综合类   2307篇
预防医学   309篇
眼科学   113篇
药学   828篇
  23篇
中国医学   235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429篇
  2013年   393篇
  2012年   482篇
  2011年   519篇
  2010年   519篇
  2009年   479篇
  2008年   473篇
  2007年   478篇
  2006年   482篇
  2005年   444篇
  2004年   384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280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经动脉逆行法射频导管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通常在右侧Koch三角沿三尖瓣环消融慢径,需在左侧间隔部消融者罕见。现报道1例经动脉逆行法于左侧中间隔部位消融慢径成功,随访1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1993年至 2 0 0 1年应用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重建外伤后虎口内收挛缩 16例 ,所有病人经 1年以上随访 ,获得满意的功能和外形。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6例 ,均为男性病人 ,年龄 :12至 4 3岁 ,平均 2 4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 4例 ,挤压伤 12例。伴食指截指 6例 ,第二掌骨骨折 7例。全部病人都有虎口皮肤、鱼际肌及第一背侧骨间肌挫裂伤。经一期清创后 ,遗留虎口内收挛缩。按顾玉东分度全部病人为重度虎口挛缩 ,所有病人不能对掌握对指。2 典型病例患者 :男性 ,年龄 4 5岁。因制砖机压伤右手桡侧。当时右手虎口处皮肤 ,…  相似文献   
4.
ERCP术后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胆管及胰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优点已被广泛接受,作为一种侵袭性检查手段,也存在相关的并发症,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2.0%~20.0%,国内报道其发生率为11.5%,而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可高达75%。目前对此研究较多。现就PEP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成为胆胰疾病有效的诊疗方法,但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性ERCP,都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术后会发生相关的并发症,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95例行ERCP术的患者,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0年5月~2004年8月我科利用泪囊切开逆行探查联合环管植入治疗上下泪小管断裂患者11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25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院2000—03~2005—12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适应证258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经严格筛选符合ERCP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其中男143例,女115例,年龄49~82(平均56.8)岁。诊断性ERCP156例,治疗性ERCP102例。  相似文献   
8.
荧光示踪法研究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采用荧光示踪法研究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的可行性,并初步观察静脉回流规律。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每只取耳静脉血0.ImL,分离RBC并用FITC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已标记的RBC阳性率及荧光强度,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取20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动物双侧后肢内侧分别建立4cm×3cm隐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模型(n=10)和顺行岛状皮瓣模型(n=10),血管蒂长3cm。将一侧后肢随机设定为实验组,皮瓣制备后注射已标记的RBC悬液5pL;对侧为对照组,不注射示踪剂。实验组按顺行和逆行皮瓣分成两组,即顺行皮瓣组和逆行皮瓣组,每组10个;再根据注入示踪剂途径不同,分为动脉和静脉2个亚组,每亚组5个皮瓣。注射示踪剂5S后取下皮瓣立即冷冻,取连续的3张冰冻切片(5~7pm),其中2张行HE染色和GENMED染色,另]张不染色直接压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分布。结果流式细胞仪分析FITC标记的RBC阳性率在99%以上,荧光强度均≥10。;倒置荧光显微镜下标记的RBC呈均匀分布的绿色荧光,荧光强度均匀、稳定。冰冻切片显示实验组皮瓣蒂部均出现荧光,对照组未见荧光。顺行岛状皮瓣组荧光主要分布在静脉腔、静脉壁、动脉内膜和外膜;逆行岛状皮瓣组荧光分布在动脉内膜、外膜和静脉壁。结论荧光示踪剂可用于静脉回流研究,顺行岛状皮瓣静脉主要通过静脉腔、静脉壁、动脉内膜和外膜回流;逆行岛状皮瓣静脉主要通过动脉内膜、外膜和静脉壁的“迷宫式途径”回流。  相似文献   
9.
应用足跗外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伴有肌腱、骨骼外露的前足软组织缺损修复十分棘手,随着显微外科的深入发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应用足跗外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损伤,可取得满意效果,该皮瓣在逆行转移时明显弥补了血管蒂长度不足,使皮瓣的适用范围严重受限。2005年以来,应用此皮瓣3例,全部成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带隐神经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2002年8月-2004年5月以带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裸部软组织缺损6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