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48篇
  免费   585篇
  国内免费   288篇
耳鼻咽喉   68篇
儿科学   74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733篇
口腔科学   690篇
临床医学   2343篇
内科学   307篇
皮肤病学   67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11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3643篇
综合类   4224篇
预防医学   638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1502篇
  22篇
中国医学   1232篇
肿瘤学   657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98篇
  2022年   307篇
  2021年   325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752篇
  2013年   757篇
  2012年   1076篇
  2011年   1209篇
  2010年   1032篇
  2009年   923篇
  2008年   1167篇
  2007年   1082篇
  2006年   971篇
  2005年   1079篇
  2004年   776篇
  2003年   724篇
  2002年   576篇
  2001年   523篇
  2000年   390篇
  1999年   353篇
  1998年   252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外增压膝内侧-小腿内侧上部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胫后动脉皮支皮瓣修复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小腿中下段软组织损伤治疗方式.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疗法可制成感觉皮瓣,促进小腿感觉功能恢复和神经覆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很好地与小隐静脉为何、促进局部创面修复;外增压膝内侧-小腿内侧上部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疗法可便捷获取皮瓣、操作简单;胫后动脉皮支皮瓣修复疗法解剖恒定,对小腿主干血管无损伤,手术简单,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悬吊牵引装置在肘关节松解术后促进康复的疗效及意义。方法:将97例肘关节松解术患者根据住院尾号单双数随机分为术后使用悬吊牵引装置组及传统模式组。术后24h、72h、出院当天分别比较两组患肢肿胀情况,术后72h、出院当天、1个月、6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肘关节Mayo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2h和出院当天肿胀程度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出院当天、术后1个月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有差异,术后6个月时活动度无差异。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时mayo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性差异,术后3个月时Mayo评分仍存在差异,术后6个月时Mayo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今后对于肘关节松解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在术后为患者常规采用新型悬吊牵引装置,促进消肿,缓解疼痛,从而减少患者痛苦,短时间内增加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提高功能锻炼效果,达到快优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采用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9例的资料,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为21~75岁,平均39岁。根据前踝上穿支皮瓣解剖学基础,按照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大小和形状,在小腿下端前外侧设计并切取皮瓣转位修复创面。切取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面积为6.0 cm×5.0 cm^14.0 cm×8.0 cm,均为带蒂皮瓣转位。根据皮瓣成活、感染控制、弹性色泽、外观形态、供区瘢痕、皮肤感觉、患者认可等情况,对患者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本组19例皮瓣全部成活,软组织缺损、肌腱、骨质及钢板外露均得以修复。供区均I期愈合。术后门诊随访2~16个月,皮瓣血运良好,颜色接近周围正常皮肤,臃肿不明显,患者对外观表示满意;供区皮片愈合良好,无明显增生、挛缩及溃疡,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手术操作简便,穿支较恒定,血供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bility of contrast enhancement patterns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differentiat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soft tissue tumours.  相似文献   
5.
6.
修复胫后动脉的小腿内侧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川  邵新中  刘柳  杨磊 《中华创伤杂志》2006,22(10):790-792
小腿及足踝的严重创伤常导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及骨外露,如同时合并血管损伤,常因没有合适的修复方法而导致截肢。笔者在解剖学及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在采用小腿内侧皮瓣修复患肢缺损时用大隐静脉修复供区健侧胫后动脉,使其恢复生理功能。2001—2004年,笔者运用此方法治疗患者1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0岁。因精神分裂症于2006年7月11日入院。入院后给予氟哌啶醇治疗,常规肌注东莨菪碱,0.3mg,1/日,以对抗氟哌啶醇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2006年7月25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及腹胀症状,且逐渐加重,影响进食,为明确诊断进行X线检查,钡餐提示胃内大量食物存留,胃肠蠕动功能明显减弱,考虑为药物所致,建议停药后复查,三天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一周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8.
病历摘要 男47岁。患者于2年前外伤致右肱骨上端外科颈完全性骨折,住院治疗,开始手法复位不能完全复回原位后用手术开放复位及钢板螺丝钉内固定5个月后骨折愈合.再次住院手术拔钉。7天后出院,半年后感左肩背出现红肿热痛。并可扪及10cm大小包块。局部压痛明显。后来医院复查。  相似文献   
9.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由Von Recklinghausen 1882首先报道,故又称为Von Recklinghausen病,是神经皮肤综合征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分两种亚型,其中90%为Ⅰ型。我科于2004年3月和2005年3月各收治1例。Ⅰ型其共同特点是颅骨发育畸形,面部器官移位,皮肤色素沉着。针对皮肤及软组织松垂所引起的畸形及功能障碍,采用手术治疗以改善面部外观及功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华云  赵军舰 《河北医药》2006,28(12):1225-1225
嵌甲症简称嵌甲,是临床常见病,多因穿鞋太小太紧,前足受挤压或修剪趾甲时留有尖角内生穿入软组织引起感染,肉芽形成[1].以往的单纯拔甲手术治疗患者复发率高,患者痛苦大,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05年5月,采用拔甲加患侧甲床及甲基质切除术治疗拇趾嵌甲,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