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01篇
  免费   464篇
  国内免费   498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895篇
口腔科学   215篇
临床医学   1755篇
内科学   415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165篇
特种医学   5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784篇
综合类   4310篇
预防医学   637篇
眼科学   185篇
药学   1642篇
  52篇
中国医学   799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364篇
  2022年   406篇
  2021年   467篇
  2020年   451篇
  2019年   412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351篇
  2016年   472篇
  2015年   582篇
  2014年   881篇
  2013年   901篇
  2012年   1118篇
  2011年   1187篇
  2010年   969篇
  2009年   932篇
  2008年   1167篇
  2007年   835篇
  2006年   721篇
  2005年   827篇
  2004年   654篇
  2003年   489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目的对比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纳入本院收治的45例采用PFNA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时间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采用DHS治疗的4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相关手术指标,观察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PFNA固定治疗比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更加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调整光学切削直径及Kappa角后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LASIK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313例(626眼),根据切削直径分成两组,试验组157例314眼,切削直径设定为6.0 mm,对照组156例312眼,切削直径设定为6.5 mm。试验组患者激光切削前修正Kappa角,对照组不做修正。患者术前进行裸眼视力、主视眼确定、验光、眼压、暗室下瞳孔直径、泪液分泌试验、裂隙灯、散瞳验光、眼底检查、pentacam测量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前后表面及Kappa角等检查。术后1 d、1周、1个月随访,并检查裸眼视力、角膜厚度、波前像差及夜间视力、光晕、眩光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角膜厚度变化、手术所用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术后的高阶像差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别为18~44(24.19±5.33)岁、18~42(25.08±4.91)岁,屈光度分别为(-7.47±1.04)D、(-7.61±1.12)D。两组年龄、屈光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Kappa角分别为,X轴:(210±40)μm、(200±30)μm,Y轴:(190±30)μm、(220±40)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两组手术前后的角膜厚度及术后角膜基质床的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5.56±1.89)s和(20.83±3.0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试验组的总高阶像差和垂直慧差的变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 P<0.01),但两组间的水平慧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球差低于试验组(P<0.01)。结论 LASIK手术中科学合理地调整Kappa角可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5.
朱增强 《当代医学》2016,(11):48-49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法治疗距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距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并复查X线.记录踝关节功能评分、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8~12个月骨愈合,愈合良好30例,骨延迟愈合4例,末次随访均愈合良好.踝关节功能评分72~95分,90分以上12例,80~90分18例,72~80分4例.临床效果满意26例,一般8例,无不满意患者.2例Ⅱ型患者出现距骨部分缺血坏死,2例Ⅱ型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可作为HawkinsⅠ、Ⅱ型骨折首选,HawkinsⅢ型的手术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恢复股骨近端稳定性,使患者尽快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是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原则。尽管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装置不断改进,但是术后内固定装置的失效仍然是导致二次手术的重要原因之一。股骨大粗隆外侧壁作为对内固定头钉装置的重要支撑,其完整性对于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至关重要。笔者就股骨大粗隆外侧壁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锁定螺钉和解剖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锁骨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锁定螺钉固定组(A组,41例)和解剖钢板固定组(B组,4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骨折愈合时间和疗效优良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9(10. 7±2. 1)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A组均优于B组(P 0. 05)。骨折愈合时间和疗效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锁定螺钉与解剖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疗效均满意,临床可结合骨折部位及骨折粉碎程度选择适宜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动力髁螺钉内固定(DCS)和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对于治疗患者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别。方法:股骨远端骨折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31例患者给予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31例患者给予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4个月后的效果,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恢复的优良率为96.8%;对照组患者31例经治疗后,恢复的优良率为83.8%。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LI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效果更为明显,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腰段骨折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方法 对2012年4月‐2013年4月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段骨折268例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0.5~2.0年的随访,出现螺钉断裂18例,其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17.7个月,11例在取出内固定物前复查X线片时发现。断钉率:后侧植骨组(5/59)与未植骨组(6/71)高于后外侧植骨(7/138)(P0.05);爆裂型骨折患者(7/73)显著高于压缩型骨折(8/144)和骨折脱位型患者(3/51)(P0.05);未使用横杆组(10/113)显著高于使用横杆组(8/155)(P0.05);术后内固定物超过1年取出组(11/98)显著高于0.5~1年间取出组(7/170)(P0.05)。结论 发现椎弓根螺钉断裂或松动的主要原因有:1植骨融合不当;2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选择不当;3未正确使用横连杆;4内固定物取出过迟;5术后未佩戴支具或支具佩戴时间过短;6术者的操作不恰当。术中有效严格的植骨融合,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掌握其适应证,合理使用横连杆,适当时间取出内置物及术后常规佩戴支具,提高术者的操作技术等都可以有效防止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5):100-102+10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定量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7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轻重分为Ⅰ组(轻度患者17例)、Ⅱ组(中度患者32例)、Ⅲ组(重度患者24例),并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MSCT低剂量扫描,观察比较各组管腔面积(Ai)、支气管壁面积百分比(WA%)、管壁厚度与体表面积比值(T/BSA)、壁厚度与直径比值(TDR),同时予以肺功能检查,采用定量CT气道分析软件分别测量气道相关参数,并用Siemens Pulmo软件Pearson定量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的FEV1均呈逐渐下降趋势,FEV1/FVC呈逐渐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的WA%、T/BSA、TDR比较,均呈逐渐上升趋势,Ai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与WA%、TDR之间呈负相关(r=-0.291,P=0.000;r=-0.473,P=0.000),FEV1/FVC与WA%、TDR之间呈正相关(r=0.285,P=0.000;r=0.472,P=0.000)。结论 MSCT扫描及定量分析可为COPD患者气道病变情况提供可靠的评估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