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4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49篇
内科学   65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816篇
预防医学   19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99篇
  3篇
中国医学   11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身麻醉(全麻)的效果。方法 62例腹腔镜、泌尿科、骨科、肛肠科、妇科等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实验组给予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麻。比较两组患者插入喉罩(插管)、插管1 min、插管3 min、拔出喉罩(拔管)1 min、拔管3 min时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效果;全麻起效时间、维持全麻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实验组插管时、插管1 min、插管3 min、拔管1 min、拔管3 min的HR水平分别为(77.52±6.36)、(73.26±5.56)、(72.01±4.69)、(75.35±7.63)、(72.34±6.79)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92.34±7.85)、(87.97±5.25)、(78.85±5.20)、(95.69±9.21)、(85.63±7.43)次/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插管时、插管1 min、插管3 min、拔管1 min、拔管3 min的MAP水平分别为(90.25±6.73)、(87.65±7.98)、(88.79±7.65)、(88.09±5.61)、(88.52±5.16)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对照组的(109.51±7.85)、(103.27±12.43)、(102.52±8.21)、(106.74±7.68)、(104.62±7.71)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的19.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麻醉总有效率96.77%均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全麻起效、维持全麻、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1.61±0.23)、(100.59±6.72)、(17.99±3.52)min,均短于对照组的(2.93±0.41)、(123.61±7.85)、(36.87±4.16)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腹腔镜等手术患者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麻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麻醉效果良好,降低对机体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新世界》2006,(2):54-54
17年糖尿病病史,收缩压高,脉压差大,糖尿病早期肾病(微量白蛋白98毫克,尿蛋白++)。现服用降压药伲福达,每日2次,每次1片。依那普利,每日2次,每次1粒。依那普利的说明书中明确写出肝、肾有损害者要慎用,而《糖尿病新世界》2005第4期关于糖尿病肾病治疗新进展一文(第20页)认为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一种药)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有一定治疗作用,此说法是否有矛盾?我该不该服用依那普利来降血压?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最常见疾病之一,积极治疗高血压可减少患心肌梗死、脑卒中、心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作自2003年5月至2005年4月分析口服伊贝沙坦对84例老年高血压患的24h脉压和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探讨伊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惠者的脉压、收缩压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以87例无临床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24h脉压(PP)水平分为PP≤51mmHg、51-64mmHg、PP≥65mmHg 3组,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一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结果随着SBP、PP的增大,IL-6、hs-CRP浓度升高(P〈0.05),hs-CRP与SBP(r=0.385,P=0.000)、PP(r=0.514,P:0.000)正相关,ID6与PP(r=0.244。P=0.025)正相关而与SBP(r=0.149,P=0.175)的相关性无意义。结论高血压与炎症有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个敏感的心血管疾病的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T)患者脉压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关系。方法观测45例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脉压(PP),以31例老年单纯高血压患者(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作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并发急性心肌梗塞组,其脉压较单纯高血压组明显增高。结论脉压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密切相关,对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更要注重控制脉压。  相似文献   
6.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 and the ambulatory pulse pressure and aortic root dimension (AOD) in essential hypertensive patients. METHODS: We monitored the 24-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and applied echocardiography in 107 essential hypertensive patients. Using the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LVMI) as an index in evaluating LVH,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29 cases in the LVH group and 78 in the non-LVH group. RESULTS: The average levels of 24-hour pulse pressure, daytime pulse pressure, nighttime pulse pressure and AOD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patients with LVH and without LVH (P < 0.05).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hanges in nighttime pulse pressure and AOD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LVMI (P < 0.001). CONCLUSION: The pulse pressure and AOD are important factors leading to LVH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相似文献   
7.
刘新禾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1):1085-1085
脉压(PP)作为心脑血管病发生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已越来越多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回顾性观察并比较老年高血压患者24h平均脉压(ABPP)与左室肥厚的关系,分析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由于监测血压的次数较多 ,故能较可靠地反映血压的水平和血压波动等情况 ,能补充诊室血压的不足 ,动态血压参数的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程度也较为密切[1] 。本研究利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 (ABPM )方法 ,观察脑血管意外患者急性期脉压 (PP)和脉压指数 (PPI)的变化 ,为脑血管意外急性期的血压管理提供新的治疗线索。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所有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诊断均按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要点[2 ] ,并全部经颅脑CT或MRI证实 ,共 76例 ,其中①脑梗死组 4 0例 …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难点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原发性高血压进行健康教育是治疗方法之一。自2000年5月起,我院成立高血压定点门诊,将社区范围内所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资料输入计算机,进行系统管理和治疗。至2004年5月止,计算机内已输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69例,经统计发现,其中1085例患者没有遵医嘱进行系统治疗。我们将这些不遵医的病例归类,并就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脉压与脉压指数在老年高血压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研究表明,对于老年高血压而言,脉压较收缩压和舒张压更能反映大动脉僵硬度的变化,并与冠心病、脑卒中、心电图异常、心室肥厚等心血管事件呈显著相关。而脉压指数,综合了血管的动态顺应性和固有顺应性,是一项值得期待的评价血管硬化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