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27篇
  免费   689篇
  国内免费   41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8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99篇
内科学   39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08篇
特种医学   7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563篇
综合类   3415篇
预防医学   44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324篇
  68篇
中国医学   882篇
肿瘤学   181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77篇
  2023年   482篇
  2022年   542篇
  2021年   729篇
  2020年   571篇
  2019年   588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432篇
  2016年   499篇
  2015年   558篇
  2014年   776篇
  2013年   772篇
  2012年   979篇
  2011年   895篇
  2010年   777篇
  2009年   712篇
  2008年   693篇
  2007年   543篇
  2006年   459篇
  2005年   497篇
  2004年   442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8月~2018年1月,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27例,其中男11例,女16例;年龄57~88岁,平均(71.62±15.14)岁,均不合并下肢神经症状,病椎分别位于T91例,T115例,T129例,L18例,L24例。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骨水泥渗漏、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 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6.14±3.22)个月。术中6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骨水泥渗入椎间盘内3例、椎体前侧2例、椎管内静脉丛1例;但均未出现神经功能损伤等相关并发症。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8.23±1.45)分、(2.24±0.49)分、(1.97±0.62)分,ODI分别为(81.21±9.32)%、(22.13±7.62)%、(21.81±8.23);术后各时间点以上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Kummell病,采用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可有效缓解腰背痛症状,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钉Sextant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3—2019-07诊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50例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开放组),50例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Sextant内固定术治疗(微创组),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疼痛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角。结果10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5个月,平均17.8个月。微创组出现1例螺钉松动,1例伤椎塌陷;开放组出现3例螺钉松动,2例切口感染,2例伤椎塌陷,1例神经刺激症;微创组术后并发症情况较开放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微创组临床疗效:显效2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开放组:显效16例,有效23例,无效11例;微创组临床疗效较开放组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微创组疼痛VAS评分较开放组低,伤椎前缘高度较开放组高,伤椎后凸角较开放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Sextant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椎体前缘高度与后凸角,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0):1836-184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范围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确诊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并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参照术后X线片或CT重建判断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A组:骨水泥没有弥散于骨折线区域;B组:骨水泥仅弥散于骨折线区域;C组:骨水泥弥散于整个椎体。记录术前、术后第3 d、术后3、6个月时的疼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对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及个人生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中骨水泥注射量为3.5~6.0 ml,平均(4.7±0.8)ml。3组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术后第3 d,第3、6个月VAS评分及ODI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C组患者术后3 d VAS评分及ODI分别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C组患者术后第3 d VAS评分及OD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3、6个月VAS评分及ODI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患者术后即时疗效较A组明显,随访3个月后3组患者疗效差异不明显。[结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在疼痛及生活质量上均有明显改善,椎体内骨水泥是否弥散于骨折线区域可能是影响椎体成形术疗效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熊焱昊  杜宁  陈伟珍 《中国骨伤》2006,19(4):207-210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之间颈椎旋转、半失稳的关系。方法:本组112例,其中椎动脉型38型、交感型36例、神经根型38例,应用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在X线正位片上测量患者每个颈椎椎体的旋转度和在侧位片上测量椎体半失稳的位移距离。结果:在C6旋转度上,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均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统计学差异(P<0·01),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间的C2旋转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椎动脉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间的C4旋转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椎体半失稳的位移距离和椎体半失稳率上,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均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中椎体半失稳和颈椎旋转是它们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不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半椎体所致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5月~2005年11月,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及矫形固定融合术治疗14例完全分节半椎体所致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年龄2.5~14.4岁,平均7.4岁,半椎体均为侧后方半椎体,其中胸椎7例,腰椎7例。[结果]手术时间2~7 h,平均4.7h,术中出血量150~2 500 m l,平均560 m。l固定节段2~8个椎体,平均3.5。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5.6个月。术后站立位脊柱正侧位X线片示冠状面Cobb's角由术前46.2°矫正到17.3°,平均矫正率62.6%,矢状面Cobb's角由术前48.3°矫正至术后16.2°,平均矫正率68.7%。终末随访时冠状面Cobb's角平均21.7°,丢失4.4°,矢状面Cobb's角平均18.7°,丢失2.5°。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伤口愈合不良2例,术中术后椎弓根螺钉切割椎体2例。[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可直接去除致畸因素,在冠状面及矢状面均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与前后路手术相比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适用于从胸段到腰段的半椎体畸形。  相似文献   
6.
<正>骨质增生症是由骨质增生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是人体骨关节部位产生的生理和病理上代偿性的一种改变,即退行性病变。它好发于人体的颈椎、腰椎、膝、踝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139例腰椎滑脱症的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手术的疗效,探讨手术技术原则和注意事项,阐明本病的病因病理及手术治疗机理。方法对101例手术病人的随访资料进行分析,以复位效果及临床疗效两大指标系统进行评价。结果101例手术病人随访结果显示,两项指标系统均有较高的优良率。结论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是一种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1/3上、下缘软骨结节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4月至2008年7月57例腰椎椎体后1/3上、下缘软骨结节的病例,对其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腰椎椎体软骨结节多发生于L4、L5椎本后1/3上、下缘,少部分位于L1、L2椎体后1/3下缘和S1后1/3上缘,以单发多见,其特征性CT表现是低密度软骨结节和软骨结节所致的骨质缺损、向椎管内突出的弧状骨突。结论CT扫描能明确椎体后1/3上、下缘软骨结节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胸腰椎椎体良恶性肿瘤、症状性胸腰椎体血管瘤的护理。方法对我科30例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疾病的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和检查配合,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康复指导等措施。结果30例术后2~48小时疼痛明显缓解,甚至完全消失,30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胸腰椎椎体良恶性肿瘤、症状性胸腰椎体血管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可迅速减轻疼痛并改善功能,而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以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前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现就影响术后疗效的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