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33篇
临床医学   17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7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20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艳  卞金玲 《光明中医》2009,24(1):36-36
2005年5月4日《美国医学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在世界针灸界引起了一番争议,文章的大概内容是德国慕尼黑大学的林德等11位博士和1位硕士对针刺偏头痛进行了迄今为止、国外最大规模的一项科学实验,他们将302例偏头痛患者分为针刺组、对照组和伪针刺组(即浅刺远离真穴点的“伪穴”和使用较针刺组更少的针数),采用双盲、患者记录头痛日记等实验方法,其实验结果非常令人意外:伪针刺组的有效率较针刺组高;最后的结论是:认为针刺治疗偏头痛有效,  相似文献   
2.
潘霜  游雪梅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07-1108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通过下食道括约肌,反流入食道引起症状或组织损害,严重的可以发展成Barrett’s食管,甚至食管癌。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或频发松弛、食管体部的酸清除能力降低、食管黏膜防御能力降低和胃排空延迟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和咽下困难。  相似文献   
3.
论中医辨病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中医辨病治疗是中医学精华,是现代中医发展之所需及必然趋势,认为病是第一层次,证是第二层次,先立病后分证乃诊疗之次第,病为纲,证为目,病规定证,证从属于病,病是整体,证是局部,病贯始终,证是阶段。主张辨西医的病,辨中医的证,融中西医之论,取中西医用药之长去运用中医方药,提高疗效,更好地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主要探讨《伤寒论》语法特点,结合具体原文,举例论述.重点论述《伤寒论》语序有直叙、夹叙、倒叙.还有文法,介绍了假宾定主,正反设变,分承并举,比较发明,虚实对举等.  相似文献   
5.
心主神明是以心所主的血气为物质基础的,是心主要功能特点的集中体现;心所主之神明,在五脏神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主宰着五脏神的整体调控功能;精气神学说也特别重视神的作用,认为神是精气与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神明,还是对精神-神经-内分泌-靶器官这个机体最重要的调控网络的整体概括。是中医学整体观念。五脏相关的重要体现。心脑紧密相关,不仅为中医临床所证实,现代医学也正逐渐认识并揭示心脑相关疾病的内在奥秘,亟待从理论、临床和实验多方面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6.
从三个方面阐述中医药的历史是不断发展、创新的历史,中医药未来的发展仍应继续坚持“突破与发展”的观念。三个方面分别为:1)对外感热病的认识过程:《内经》提出了“六经”的观点,张仲景创立了病与证结合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吴鞠通将温病从广义“伤寒”中分离出来,创立了温病学;2)对中风病的认识过程:《金匮要略》始立“中风”病名,金元时期不仅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有了新的认识,在辨证论治方面也总结了不少实践经验,明清时期对本病的认识更加完善;3)对命门的认识过程:《难经》将“命门”列入“肾”的范畴,张景岳《求正录》将“命门”从“肾”中分离出来,认为它是五脏阴阳之根。最后提出:中医药的现代化过程不是中西医结合的过程,而是中西医互补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内外合邪”是指内生之邪与外感之邪合而为病的情况。由于外感热病中的外邪常可相兼为病,而内生之邪本质上是人体内部气血阴阳失调的产物.因此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出现“内外合邪”,常预示着疾病向复杂化发展,较单纯外邪或内邪致病更难把握,需要医者仔细分析,认真应对。外感热病形成“内外合邪”的病机相当复杂,但主要表现为“同气相求”、“邪气从化”及“相问混杂”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8.
9.
运气与非典型肺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0 0 2年岁次壬午 ,木运太过 ,少阴君火司天 ,阳明燥金在泉 ,冬季出现了应寒反暖的“暖冬”气象。 2 0 0 3年岁次癸未 ,火运不及 ,太阴湿土司天 ,太阳寒水在泉 ,春季出现了应暖反寒的“倒春寒”气象 ,使人体处在“寒包火”的异常生理状态之下 ,在主运主气恰逢厥阴风木当令之时 ,风、寒、湿、毒 (变种冠状病毒 )共同侵犯阳热伏邪充斥的人体 ,决定了“SARS”起病急骤、病势凶猛、传变迅速的发病特点。SARS病毒 ,若离开风、寒、湿三气做为载体 ,其单独不足以让人发病 ,因此 ,当少阴君火主令 ,或者说在炎热的夏季 ,“SARS”的漫延趋势 ,自然会如强弩之末 ,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思路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李乾构 《北京中医》2004,23(3):149-150
用中医理论认识溃疡性结肠炎及治疗本病的心得 ,试阐述治疗本病的思路。认为本病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 ,后天脾胃功能不健。病机为本虚标实 ,本虚为脾肾虚弱 ,标实为湿、痰、热、瘀、毒 ,主要是湿邪为患。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证、大肠湿热证、脾肾阳虚证、湿邪留滞证 4型 ,分别给予自拟清化溃结汤、健脾溃结汤治疗。强调调气与行血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 ,同时提出内服中药与中药灌肠联合治疗是治疗本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