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23篇
  免费   585篇
  国内免费   276篇
耳鼻咽喉   51篇
儿科学   75篇
妇产科学   95篇
基础医学   678篇
口腔科学   312篇
临床医学   2195篇
内科学   1585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530篇
特种医学   7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888篇
综合类   5003篇
预防医学   1214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1677篇
  23篇
中国医学   1110篇
肿瘤学   131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309篇
  2022年   315篇
  2021年   392篇
  2020年   382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308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464篇
  2014年   746篇
  2013年   716篇
  2012年   971篇
  2011年   1029篇
  2010年   992篇
  2009年   916篇
  2008年   1072篇
  2007年   998篇
  2006年   884篇
  2005年   1060篇
  2004年   736篇
  2003年   623篇
  2002年   573篇
  2001年   477篇
  2000年   368篇
  1999年   345篇
  1998年   291篇
  1997年   289篇
  1996年   245篇
  1995年   209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研究单相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症状发生至股动脉穿刺时间为6~10 h的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与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61例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致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症状发生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均为6~10 h。根据入院时单相CTA检查结果,采用区域软脑膜评分(regional leptomeningeal score,rLMC)将入选患者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21例)与侧支循环良好组(40例),以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为主要疗效指标,以90 d全因死亡率为主要安全性指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对影响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侧支循环良好组患者90 d mRS评分、90 d全因死亡率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侧支循环不良组(均P <0.05),90 d mRS 0~2分患者占比和入院时Alberta卒中操作早期急性卒中分级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评分均显著高于侧支循环不良组(均P <0.05)。两组患者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术后颅内高密度灶发生率和血管再通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年龄、高血压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ASPECTS、rLMC评分均为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6~10 h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 <0.05)。r LMC为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6~10 h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OR=1.352,95%CI:1.110~1.647,P=0.003)。结论对于发病至穿刺时间为6~10 h的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的AIS患者,应用rLMC量表对单相CTA侧支循环结果进行判读能够预测血管内治疗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4.
颌面部损伤患者临床常见,因其常伴有全身重要脏器损伤而易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救治时必须进行全面仔细检查,对于复合伤患者,原则上在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及时处理局部创伤,特别是对于合并重要器官损伤的患者应坚持“先全身,后口腔”或“配合全身抢救的同时处理局部创伤”的原则积极抢救[1].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治疗颁面部损伤患者186例,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可调式外固定支具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4例第5掌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7例。A组行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B组行手法整复可调式外固定支具固定,比较两组末次随访第5掌指关节活动度和主观满意度。结果:随访4~10个月,两组患者第5掌指关节活动度(ROM)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主观满意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可调式外固定支具固定可为第5掌骨颈骨折提供可靠、有效的固定,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经纤支镜肺灌洗术是一种既安全,易被病人接受的一项先进技术,主要用来治疗肺脓肿、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等肺部疾病。我院自开展此项技术以来,先后为76名肺部感染的病人成功地进行了肺灌洗术,均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实践证明术前、术后的有效护理及术中的密切配合,将直接关系到肺灌洗的成败。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颈肩背轴型反流皮瓣修复儿童颏颈瘢痕挛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修复儿童颏颈瘢痕挛缩一种实用而较理想的方法.方法以颈横动脉浅支为蒂,利用其与旋肩胛动脉皮支的丰富吻合,反流形成超长的轴型皮瓣,向前旋转修复瘢痕松解后的颈前创面.结果采用本皮瓣修复30例儿童颏颈瘢痕挛缩,其中18例随访2年,颈部活动自如,颌骨发育无明显异常,皮瓣色泽良好,效果令人满意.结论本皮瓣轴型血管恒定,反流灌注动脉压高有保证,供瓣面积充足,供区多可直接拉拢缝合,是修复儿童颏颈瘢痕挛缩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阴茎背侧根部径路施行输精管再通后二次结扎术。结果:120例受术者无出血、感染等近期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年以上的输精管结扎结节直径均在0.3cm左右,无精索粘连、瘘管、附睾淤积症等并发病症。仅1例受术者配偶在术后3个月妊娠,但随访中查精液未发现精子。文中介绍了结扎方法。参1[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弘扬传统医学,经贵州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黔科复字(91)16号文件贵州省中医管理局黔中科字(91)2号文件批准成立贵州新民自内障研究所(李新民担任所长),广东省肇庆市卫生局局长冯汉辉邀请并任命李新民博士担任肇庆新民自内障专科医院院长(法人代表)。新华社贵州分社报导“贵州治疗自内障有新法”引起社会关注,《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中国科技日报》、《香港商报》、《香港东方日报》、《亚洲电视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60多家新闻媒体采访报导,耳穴穿线结扎治疗早、中期自内障,不在眼睛上动手术一次性治疗无痛苦、无副作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