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52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兵基础训练期间过劳性损伤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波  陶惠人 《医学争鸣》1998,19(2):186-188
目的:查明我军基础训练中过劳性损伤的发病情况及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综合心理干预对高原新兵训练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高原新兵训练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000名高原新兵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新兵训练期间,对心理干预组新兵,除常规的生理卫生教育和监督外,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测量表(SAS)、抑郁自测量表(SDS),在新训开始和结束时,进行心理状态测定;并统计各组新兵训练伤发生情况。结果心理干预组战士在SCL-90中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项的分值,在SAS和SDS中的总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组战士训练伤中的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损伤、训练伤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当的综合心理干预对于训练伤的预防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某特种兵大队新兵下肢军事训练伤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某特种兵部队新兵在入伍基础军事训练中发生的各种下肢训练伤的特点,为部队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了该部队2006年度281名新兵的入伍训练情况(1~3个月),设计训练伤调查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训练伤发病情况,并进行分类调查统计。[结果]该部队2006年度入伍新兵在基础军事训练中发生下肢损伤75人,发生率为26.69%,发生下肢伤75人中,以小腿部位损伤最多,共35例,占下肢损伤的46.67%。踝关节损伤17例,占22.67%。足部损伤11例,占14.67%。下肢伤中急性损伤为20例,占26.67%,过劳性损伤55例,占73.33%。下肢损伤中骨与关节损伤38例,占50.67%,软组织损伤37例,占49.33%。损伤的原因:场地等外部环境因素18人次,训练负荷过大61人次,损伤所发生的训练项目:大部分为3 km跑,达64人次。[结论]下肢运动损伤是军事训练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特点和发生规律各不相同且相当复杂。在该调查中,训练负荷过大所导致的软组织过劳性损伤最为重要。因此,在平常的军事训练中,应该加强健康宣教工作,在新兵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战士的身体承受情况,循序渐进,减少下肢训练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应激对不同特质焦虑新兵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ACTH的影响。方法: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STAI)将新兵分成高、低特质焦虑组各16人。用流式细胞仪及ELISA测定被试基础期(打靶前4d)、应激期(打靶时)、恢复期(打靶后5d)的CD4^+、CCD8^+及ACTH浓度。结果:①高特质组3个时期的CD4^+、CD4^+/CCD8^+比值均低于低特质组。CD8+高于低特质组;高特质组应激期CD4^+显著下降(P〈0.05)、CD4^+/CCD8^+比值与恢复期有显著差异(P〈0.01).而低特质组仅应激期CD4^+定量与恢复期有显著差异(P〈0.01)。②实弹射击前、中、后的ACTH浓度,高特质组变化呈极显著差异(P〈0.001),而低特质组应激期与基础期呈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急性应激影响新兵的CD4^+、CCD8^+及其比值,其程度与特质焦虑有关。②应激时高特质组ACTH浓度下降显著大于低特质组,且随应激源消除不易恢复。  相似文献   
5.
新兵训练后功能性闭经女兵的心身症状与激素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人伍女兵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FHA)者与月经正常者激素水平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在某部队新人伍女兵98人接受了为期近4个月的体能训练之后,有54人出现闭经.其中闭经3个月以上者有35人(研究组)。训练后月经正常、在采血时月经周期处于第5~11天者有26人(对照组)。分别测定她们血清中的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孕酮(P)、泌乳素(PRL)、睾酮(T)、ACTH、T_3、T_4的水平,并用SCL-90分别评定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FHA 者血清FSH 值为4.96±1.73 mIU/ml,LH 值为2.63±1.78 mIU/ml,E_2的值为7.23±5.37 pg/ml,对照组血清相应值为10.73±2.30mIU/ml、12.31±2.15mIU/ml、41.67±6.1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闭经组低于对照组。FHA 组SCL-90的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及其他因子分大于2的比率分别为:51.4%、42.9%、48.6%、51.4%及37.1%;而对照组这5项分值大于2的比率分别为15.4%、15.4%、19.2%、21.3%及11.5%,两组间这5个因子大于2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闭经组高于对照组。结论:诊断为FHA 的女兵与月经正常女兵的激素水平有差异,闭经组心身症状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新兵基础训练军训伤预防的主导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军训伤的预防措施 .方法 以驻陕某部新兵 2个连为研究对象 ,随机决定一连为重点措施分队 ,重点措施为对 5 km跑予以一定限制 :开训后第一个月不安排 5 km跑 ,跑步距离逐渐增加 ,从第二个月起每周 5 km跑 3次以下 ,间日进行 ;二连为综合措施分队 ,综合措施包括 :1同重点措施 ;2培训班排骨干 ;3心理测试与心理疏导 ;4上卫生课 (3次 ) .结果 综合措施分队军训伤的累积发生率为 2 8.6 % ,明显高于重点措施分队 11.6 % ,P<0 .0 1,两组在正课军事训练科目和时数安排上相同 ,心理测试无明显差别 .综合措施分队与重点措施分队在落实限跑措施方面实际 5 km跑累计数 (145 km对 10 5 km)和每周 5 km跑超过 4次的周数 (4 wk对 1wk)均有较大差别 .结论  5 km跑是致伤的主要因素 .预防军训伤的主导措施应是科学训练 ,加强训练组织与管理 ,其他措施只能做为辅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独生子女新兵心理应激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水平,为开展心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929名独生新兵和3 686名非独生新兵进行心理测评.结果独生新兵SCL-90总分、阳性均分及4个因子分显著性高于非独生新兵(P<0.05或P<0.01);独生新兵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评分均显著性高于非独生新兵(P<0.05或P<0.01),且前者家庭外支持及总社会支持评分前者显著性低于后者(P<0.01);独生和非独生新兵各应对方式类型人数所占比例差异有显著性 (P<0.05或P<0.01).结论入伍初期独生新兵心理应激较非独生新兵强烈,这与其不恰当的应对方式和获取较少家庭外支持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探讨头颅CT检查在新兵体格复检中的价值和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警某部2482名体格复查新兵的头颅CT结果。结果 检出颅内病变共224例(阳性率9.03%)。其中颅内蛛网膜囊肿110例(阳性率4.43%),透明隔间腔或囊肿63例(阳性率2.54%),副鼻窦炎21例(阳性率0.85%),脑内非生理性钙化19例(阳性率0.77%),脑室系统发育异常5例(阳性率0.20%),脑软化灶3例(阳性率0.12%),颅内肿瘤2例(阳性率0.08%),颅骨骨瘤1例(阳性率0.04%)。结论 头颅CT检查能有效排查出新兵头颅内病灶,为降低伤病残率奠定基础,建议列为新兵体格复查项目。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入伍新训新兵实施功能性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测试以及功能性训练,研究功能动作训练对新兵军事训练伤的预防作用.方法 纳入2013年某教导大队入伍新兵17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2人,女性38人,平均年龄18.3岁.按班排建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5人.新训开始前,用FMS测试量表对两组新兵进行了包括深蹲、跨栏步、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性、主动直腿上抬、躯干稳定俯卧撑、旋转稳定7个动作模式以及肩夹击、伏地起身、臀部后坐3个排除测试在内的功能性动作筛查,分析比较两组新兵FMS分值;观察组新兵进行针对性功能动作训练,对照组新兵采用部队常规方法训练.新训3个月后重测FMS并采集新兵受伤数据,分析功能动作训练前、后两组FMS测试结果,以及FMS 7个分量与训练伤的相关性.结果 新训开始前两组除了躯干稳定俯卧撑,其余6个分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兵通过功能动作训练后,FMS测试总分从(15.118 ±1.8479)分提高到(16.346 ±2.0082)分,总分≤14分的人数从32人减少到12人;对照组新兵经过常规训练后,在FMS测试的7个分量上的得分也有所提高,在躯干稳定俯卧撑上较训练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14分人数从26人减少到22人.FMS总分与军事训练伤具有显著相关性(R =0.033,P<0.05);FMS总分≤14的新兵发生军事训练伤的比例高于总分>14的新兵发生军事训练伤的比例(0.724 vs 0.170).结论 功能动作训练能有效提高新兵FMS分值,对新兵军事训练伤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0.
AIM: To compare the periodontal conditions of Swiss Army recruits in 2006 with those of previous surveys in 1996 and 1985. MATERIAL AND METHODS: A total of six hundred and twenty-six Swiss Army recruits were examined for their periodontal conditions, caries prevalence, stomatological and functional aspects of the masticatory system and halitosis. In particular, this report deals with demographic data, the assessment of plaque index (PlI), gingival index (GI) and pocket probing depth (PPD). RESULTS: Two per cent of all teeth were missing, resulting in a mean of 27.44 teeth per subject, and 77% of the missing teeth were the result of pre-molar extractions due to orthodontic indications. The mean PlI and GI were 1.33 and 1.23, respectively. On average, 27% of the gingival units bled on probing. The mean PPD was 2.16 mm (SD 0.64). Only 3.8% of the recruits showed at least one site of PPD > or = 5 mm, and 1.4% yielded more than one site with PPD > or = 5 mm. In comparison with previous, this survey yielded lower bleeding on probing (BOP) percentages than in 1985, but slightly higher scores than in 1996. This may be attributed to increased PlI scores in 2006. However, PPD remained essentially unaltered from 1996 to 2006 after having improved significantly from 1985. CONCLUSION: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the periodontal conditions of young Swiss males was demonstrated to have taken place between 1985 and 1996, but no further changes during the last decade were notic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