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对 31例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术前均有出血史 ,术前均经超声检查提示肝脏正常及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经脾穿刺门静脉造影或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确诊。 12例行脾动脉结扎、胃冠状静脉及分支结扎、肠 腔C型架桥术 ,1例行脾 肾静脉架桥术。 8例已切脾断流后再出血患者 ,结扎冠状静脉主干后 ,6例行肠 腔C型架桥术 ,1例行肠系膜下静脉 下腔静脉C型架桥术 ,1例因静脉曲张和出血部位在空肠上段而行空肠节段切除术。 6例行脾 腔架桥术 ,2例行改良脾 肺固定术 ,脾 肾架桥术和门静脉 下腔静脉架桥术各 1例 ,1例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随访 6个月~ 4年 (随访率 10 0 % )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均减轻或消失 ,无再出血和肝性脑病发生。结论 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经皮脾穿刺门静脉造影是诊断本病的理想方法 ;门 体分流术加门 奇断流术是治疗本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多层螺旋CT门静脉血管成像(CTP)和内镜对食管、胃静脉曲张的诊断。方法采用16排多层螺旋CT门静脉血管成像,对57例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提示门静脉高压的患者进行CTP,观察门静脉及其分支走形、分布,并结合横断面图像仔细观察食管和胃有无静脉曲张,并记录其部位、曲张静脉深浅、观察曲张静脉来源、有无其他部位曲张静脉或其他病理情况。同期对这些病例行胃镜检查,观察食管、胃是否存在静脉曲张及其他病变。结果CTP显示食管及胃静脉曲张病例51例,其中胃底静脉曲张合并食管静脉曲张39例,单纯胃底静脉曲张9例,胃底静脉曲张合并胃体静脉曲张3例。内镜发现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46例,其中胃静脉曲张合并食管静脉曲张24例,单纯胃静脉曲张5例,单纯食管静脉曲张17例。CTP可发现内镜无法诊断的肌层或管腔外静脉曲张。结论CTP可清晰显示门静脉高压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主要侧支血管的走行、分布。在食管静脉曲张检查方面,CTP与内镜效果相当,CTP有几例假阳性,可作为普通内镜检查的良好补充;对于胃静脉曲张的检查,CTP效果较胃镜敏感,且CTP可清晰显示内镜无法观察的胃腔周围和食管周围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联合低对比剂扫描方案用于MSCT门静脉成像(MSCTP)的可行性。方法纳入接受MSCTP、体质量指数25kg/m2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双低组(n=59),管电压90kVp,管电流395mAs,对比剂用量1.2ml/kg体质量;常规组,管电压120kVp,管电流200mAs,对比剂用量1.5ml/kg体质量。比较两组门静脉期图像质量评分、肝实质CT值(CTH)、门静脉CT值(CTP)、图像噪声(SD),肝实质SNR(SNRH)、门静脉与肝实质CNR(CNRP)及有效剂量(ED)差异。结果双低组图像质量评分(4.53±0.32)高于常规组(3.71±0.32,P0.05);双低组CTH[(101.11±16.65)HU]、CTP[(186.94±29.29)HU]、SNRH(6.92±2.28)和CNRP(5.71±2.00)均明显高于常规组[CTH:(83.61±13.94)HU,CTP:(141.85±26.89)HU,SNRH:6.05±1.58,CNRP:4.23±1.65;P均0.05],两组图像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32±9.21)HU vs(14.33±2.32)HU,P0.05];双低组ED[(3.81±0.44)mSv]明显低于常规组[(5.77±0.52)mSv,P0.05)。结论采用低管电压结合低剂量对比剂扫描方案进行MSCTP可提高图像质量,并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
多层CT门静脉造影在肝脏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门静脉多层CT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病例57例,其中肝硬化患者12例,原发肝脏肿瘤18例,转移性肝脏肿瘤21例,肝外肿瘤累及门静脉6例.术前行多层CT(MSCT)门静脉造影,行多种方法重建.同时将影像检查与术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MSCTP的诊断价值.结果MSCTP可显示门静脉5~6级分支,门静脉的解剖分型显示清晰.肝硬化门静脉增粗,侧支循环开放情况显示清晰.肝内肿瘤对门静脉分支浸润表现为包绕、穿行、推移.肝外肿瘤对门静脉属支包裹或浸润6例.所得影像结果与外科术中所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多层CT门静脉造影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外科进行术前判断,术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螺旋CT门静脉造影技术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螺旋CT(SCT)门静脉造影 (SCTP)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 0例疑肝脏疾病者进行了SCTP检查 ,其中表现正常者 2 0例作为对照 ,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 80例 (3 2例并肝癌 ) ,肝细胞性肝癌 42例 ,其他 2 0例 ,快速团注对比剂的同时行SCT容积扫描 ,利用计算机后处理功能得到门静脉立体图像。结果 ①SCTP图像好坏与扫描延迟时间合理选择和扫描参数设计密切相关 ;②能清楚地显示 1~ 5级门静脉血管结构 ;③精确定位肝内病灶 ;④可检测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范围和估计严重程度 ,以及显示多种疾病。结论 SCTP是门静脉无创性检查的可靠方法 ,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归纳了502例原发性肝癌820人次动脉性门脉造影的影像资料,分析了门脉高压、门脉侵蚀、门脉瘤栓等影像特征,肯定了动脉性门脉造影在肝癌造影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方法。材料和方法:14例正常者及32例肝胰疾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方法为容积显示技术三维重建,对正常和异常的门静脉图像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选择合适的窗宽、窗位、亮度及不透明度,均可获得良好的门静脉VR图像。VR图像可清晰显示正常和病变组的门静脉系血管情况,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结论:多层螺旋CT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是快捷而有效的无创性血管造影术,可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图像和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螺旋CT与MR门静脉成像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以常规门静脉直接造影为标准 ,对比分析螺旋CT与MR门静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 8例患者分别进行了螺旋CT门静脉成像 (spiralCTportography ,CTP)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3DdynamiccontrastenhancedMRangiography ,3DDCEMRA)和常规门静脉直接造影 ,间隔时间为 0~ 3d。其中 2 9例为肝癌患者 ,伴或不伴门脉高压 ;9例为单纯肝硬化伴门脉高压患者。以常规门静脉直接造影结果为标准 ,对照分析CTP和 3DDCEMRA对门静脉病变的显示能力 ,包括 :(1)门静脉成像质量 ;(2 )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的开放性 ;(3 )侧支循环发生的部位及分布的范围 ;(4)分别计算 2种检查技术的平均费用。结果 CTP门静脉显影质量的总得分为 617,3DDCEMRA为60 0 ,经配对t检验 ,两者之间的差别无显著意义 (t=1 5 61,P >0 0 5 )。CTP和 3DDCEMRA与常规门静脉直接造影对照显示门静脉开放性的总符合率分别为 95 6% (10 9/114)和 96 5 % (110 /114) ,经 χ2检验 ,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χ2 =0 814,P >0 0 5 )。除 1例冠状静脉曲张未显示外 ,其余侧支血管在CTP上均清楚显影 ,符合率为 97 1% (3 3 /3 4) ,而 3DDCEMRA漏诊 1例为脐静脉重新开放 ,其余均显示 ,符合率也为 97 1% (3 3 /3 4)。螺旋CT门静脉成像和 3DDC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术(MSCTP)准直与螺距匹配及重建方法的优化选择.方法150例疑肝脏疾病患者,按不同螺距及准直随机分为4组行MSCTP检查,对比分析不同组间及不同重建方法(MIP、VR、SSD)间的图像质量.结果不同准直间、不同螺距间CTP图像质量存在明显差异.一定扫描时间内,2.5 mm准直、0.875螺距组CTP图像质量优于1 mm、1.75螺距组.不同重建方法间存在明显差异,以VR图像质量最好.结论相同螺距、相同扫描条件下,准直越薄,三维图像质量越好.三种重建方法以VR显示门静脉图像质量最佳;SSD在显示立体结构空间定位准确性方面最佳.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动脉门脉造影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用螺旋CT动脉门脉造影(SCTAP)评价肝癌并与超声(US)及螺旋CT双期扫描进行检出敏感性和定性准确性比较研究。方法:肝癌41例,行SCTAP后分析病灶灌注特征,统计各种方法病灶检出数,计算检出敏感性及定性准确性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41例共检出≤3cm病灶45个,SCTAP检出敏感性为95.5%,双期扫描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双期合计的检出敏感性分别为:88.8%、68.8%、91.1%,SCTAP与US(66.6%)和双期扫描门脉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定性准确性为(95.3%),明显高于US(80.0%)。结论:SCTAP能可靠反映小肝癌、肝实质血流灌注特征,明显提高病灶检出敏感性及定性准确性。螺旋CT动脉造影(SCTA)显示病变动脉血管最佳,两者结合可增加诊断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