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的并发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治疗近视的并发症,对139例(257眼)PRK术后随访半年至一年。结果表明:术后一年,低中度和高度组各有1眼最佳矫正视力丢失二行,分别占2.5%和3.3%;低中度和高度组的角膜上皮下1级混浊分别为10.81%和15.16%,2级混浊分别为2.73%和0%;激素性高眼压,在发生率最高的3个月时,可分别达24.37%和25.32%,但这种反应性的眼压升高只是暂时的,容易控制;过矫和散光增加的发生率均较低,主要与术者的经验有关。随着术者经验的提高、手术设计的完善及术后用药的研究,这些并发症会降到最低水平。PRK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111眼屈光范围球镜在-3.00 ̄-17.00D及柱镜在-0.50D ̄-4.50D范围的患者进行了PRK术后的分析。方法 采用美国VISX20/20B准分子激光系统的最新软件包进行角膜切削,并行术前后的主客观验光及角膜透明度检查。结果与结论 准分子激光PRK术是目前理想的屈光手术之一,特别对于中低度近视尤为适合,对高度近视则其预见性稳定性较差,并发症的发生并未成为影响术后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Zhou XT  Chu RY  Wang XY  Zhou H  Yu ZQ  Wu LC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11):977-980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及微型角膜刀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后无痛的原因及保护角膜上皮瓣的方法。方法 LASEK患者285例(285只眼),Epi-LASIK患者39例(39只眼)入选统计分析。准分子激光仪包括Me180、lasersight LSX、NIDEKEC5000及VISX 4star准分子仪、视可佳AOV、博士伦217Z准分子激光仪。手术由同一手术医师完成。Epi-LASIK以12点为基蒂作角膜上皮瓣。LASEK采用20%乙醇浸润10~20s。观察术后无痛比率。结果 术后疼痛:LASEK组基本无痛且术后2d可自然睁眼的为269例(91.23%)。Epi-LASIK组基本无痛且术后2d可自然睁眼的为36例(92.31%)。LASEK组与Epi-LASIK组的无痛比率都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SEK组有10例(3.51%)延期取镜,最晚11d取。Epi-LANK组有2例(5.13%)延期取镜,最晚10d取。两组延期取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角膜上皮不规则水肿。结论 本研究中92%以上的LASEK及Epi-LASIK患眼术后无疼痛及刺激,有效视力的恢复迅速,接近LASIK。角膜上皮瓣延迟愈合时,推迟取接触镜是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Li Y  Zhou F  Zhao GQ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9):541-544
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矫治白内障摘除术后屈光参差的疗效。方法 对 2 4例 (31只眼 )白内障摘除术后屈光参差患者行PRK ,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屈光度数、屈光参差度数 ,以及手术并发症的情况。随访时间 12 2个月。结果 PRK术后术眼的视力明显提高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PRK术后术眼的球镜屈光度数为 (1 12± 0 5 5 )D ,散光度数为 (0 4 9± 0 38)D ,均较术前明显下降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PRK术后患者双眼的屈光参差度数由术前的 (3 4 4± 1 0 7)D降至 (0 5 8± 0 31)D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0 0 1)。术中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临床尚无法进一步提高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计算结果准确性时 ,PRK可有效矫治白内障摘除术后的屈光参差 ,且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中高度循规性散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及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ectomy, LASE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中高度角膜循规性散光的疗效。方法:137例206眼中高度角膜循规性散光患者(主观验光散光度数与角膜地形图显示角膜散光度数相差小于0.5D)随机分为2组,LASEK组61例94只眼,术前角膜散光度3.556±0.784D(-2.25~-5.00D),LASIK组76例112眼,术前角膜散光度3.592±0.680D(-2.50~-5.00D)。LASEK组角膜上皮瓣及LASIK组角膜瓣蒂部均位于角膜上方12点处。术后随访6~12月,观察患者角膜散光度数及角膜散光轴的变化。结果:LASEK组术后3d内有71眼(75.5%)出现轻度不适。LASEK组术后1月内有6眼出现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均为0.5级。术后6个月两组角膜散光度数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分别下降了(3.306±0.817)D,(2.996±0.49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散光轴向无明显改变。结论:LASEK治疗中高度角膜循规性散光安全、有效,且效果好于LASIK。  相似文献   
6.
Zhang MC  Mai CK  Hu YH  Nie SS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9):587-589
目的 了解准分子激光治疗性切削 (PTK)联合屈光性切削 (PRK)治疗伴有角膜混浊近视眼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激光加刮除去除角膜上皮 ,PTK切削混浊角膜 ,直径为 7 0mm。PRK作近视切削 ,直径为 6 0mm。对于角膜不平者术中用黏弹剂填平后再行上皮去除及PTK。PTK切削深度为影响视力的角膜混浊深度减去PRK及上皮切削厚度。结果  5 4例 (79只眼 )伴有角膜混浊的近视眼治疗后随访 1年以上 ,术前平均屈光度数为 (- 6 73± 4 17)D ,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 0 6 3,角膜混浊原因包括感染、机械外伤、化学烧伤、热烧伤、手术后瘢痕及其他原因。术中PTK联合PRK平均切削深度为 (12 4 6 3± 5 3 31) μm。术后 5 0只眼 (6 3 3% )切削区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Haze)≤Ⅰ级 ,6 9只眼(89 9% )裸眼视力等于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平均为 0 74。角膜表面较术前光滑 ,散光减轻。结论 PTK联合PRK是治疗伴有角膜混浊近视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Ma XH  Li JH  Bi HS  Zhou F  Li Y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3):140-145
比较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激光对角膜组织的切削效应及角膜的愈合情况,从组织学角度探讨角膜雾状混浊(Haze)及屈光度数回退的成因。方法24只新西兰白兔按预矫屈光度数随机分为-4.00 D组和-8.00 D组,每只兔右眼行PRK,左眼行LASIK。术后10d,1、3及6个月观察Haze情况并验光,每组随机处死3只兔取角膜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检查,检测胶原Ⅲ、胶原Ⅳ、纤维连结蛋白(fibronectine,FN)及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2)的含量。结果行PRK术的右眼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Haze及屈光度数回退,其程度与预矫正屈光度数成正比。行LASIK术的左眼术后除少数角膜瓣周围半环形混浊外,手术区域角膜透明,屈光度数回退较右眼轻。-4.00 D组右眼与左眼术后屈光度数均稳定,-8.00 D组右眼较左眼屈光度数回退明显。右眼术后角膜愈合反应重,恢复慢。6个月时角膜基质仍处于修复阶段。左眼术后除形成角膜上皮栓及对应处基质轻度增生外,手术区域角膜瓣与基质床间界面清晰,无明显增生,角膜基质愈合反应轻、恢复快。术后所有兔眼角膜均有TGF-β1表达及活化,持续时间与角膜愈合时间一致。Haze及屈光度数回退组织学改变为:角膜上皮细胞增生,基底膜不成熟,前基质角膜细胞活化、增殖,新生胶原Ⅲ合成、排列紊乱,细胞外基质FN在角膜上皮下沉积。结论LASIK矫正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优于PRK;角膜伤口愈合特别是基质愈合的反应程度,是。Haze及屈光度数回退的关键;TGF-β1是角膜愈合过程中重要调节因子,可通过介导角膜上皮一基质相互作用,调节胶原Ⅲ及FN的含量,参与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低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后的疗效差异,提高PRK手术的可预测性。方法 回顾总结130例190眼随访半年以上的低中度近视性屈光不正的PRK手术资料,按等值球镜差距分为A、B、C、D4组,对其术前、后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和探讨。结果 A、B组术后效果明显优于C、D组。结论 -4.00DS以下的低中度近视PRK治疗结果优于-4.00DS以上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治疗性切削术(PTK)联合个性化光学角膜切削术(PRK)治疗炎性角膜翳的适应证、检查方法、手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6例角膜翳患者,术前行眼前节、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眼压等详细检查;2例既往正视者行PTK+个性化PRK治疗,4例合并屈光不正者行PTK+个性化PRK+普通PRK治疗。结果:视力≥1.0者2例,0.9者1例,0.8者2例,0.7者1例。屈光状态:等值球镜±0.5D者3例;+0.75D者1例;-0.75D者2例。角膜透明度:4例完全透明,2例残留角膜云翳。并发症:1例术后2个月复查时眼压升高7.2mmHg,经对症处理恢复正常。全部病例术后未见其他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论:PTK联合个性化PRK是治疗角膜翳安全实用、经济便捷、疗效肯定的治疗方式,只要对象合适,术式合理,操作得当,可达到事半功倍的临床效果,可供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10.
李良毛 《眼科研究》2011,29(10):950-954
应用激光切削角膜表浅病变组织,即治疗性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TK)治疗角膜病已开展了20余年,近年来发展迅速,技术日趋完善,适应证得到拓展并且有严格的规范,安全性高。PTK已用于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的隆起性病损、角膜浅表炎症性病变、遗传性角膜营养不良性病变、翼状胬肉以及一些儿童浅表性角膜病变的治疗,PTK与其他疗法的联合应用在治疗角膜病变中也发挥着较好的治疗作用。此外PTK治疗浅表性角膜病变的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小,可延迟或替代角膜移植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就PTK在眼科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效果、安全性、并发症、适应证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