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经皮左锁骨下动脉插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锁骨下动脉穿刺插管的适应证,操作技术及并发症。方法:66例胸部、腹部及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中,60例行经皮左锁骨下动脉导管药盒植入术,6例因严重动脉粥样硬化作股动脉穿刺插管和/或选择或超选择肝动脉和髂内动脉插管失败,而行经皮左锁骨下动脉穿刺插管共72人次。经左锁骨中外三分之一下2cm向内上或水平穿刺。用Seldinger法把导管顺向引入靶动脉,然后再行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或导管药盒系统植入。结果:穿刺锁骨下动脉,选择或超选择肝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髂内动脉及它们分支动脉和支气管动脉插管共88次,均获成功。发生局部血肿11例,无气胸、血胸等重要并发症发生。结论:熟悉经皮锁骨下动脉穿刺插管对导管药盒系统的植入及不适应作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或经股动脉穿刺插管作选择或超选择靶血管有困难和失败者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心脏外科术后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感染(CRI)、导管相关性菌血症(CRB)的发生率及菌群分布状况,及CR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科学管理中心静脉导管,减少CRI、CRB的发病率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在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尖端细菌培养,同时进行血培养。结果:300根中心静脉导管共培养出35例病原菌,CRI发生率11.7%;CRB5例,发生率1.7%。病原菌菌群分布为:革兰阳性球菌占54.3%,革兰阴性杆菌占34.3%,真菌占11.4%。前5位致病菌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白色念珠菌。CRI、CRB的危险因素包括:原发疾病种类、穿刺置管部位、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等。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6d,感染率明显增加。结论:CRI、CRB是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最严重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10043例次经股动脉穿刺插管相关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经股动脉穿刺插管介入治疗的临床经验 ,并对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对 5 90 8例肝胆疾病患者共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介入治疗 10 0 4 3例次。年龄5岁~ 86岁 ,平均 4 5 7岁 ,经股动脉穿刺插管 1次~ 13次 ,人均 1 7次。其中伴明显动脉粥样硬化 10 7例 ,双侧髂动脉严重钙化狭窄 2例。 结果 股动脉穿刺插管成功率为 99 8% ,首次插管第一针穿刺成功率为 95 % ,多次插管后第一针穿刺成功率为 76 %。并发症 2 78例 ,股动脉穿刺处局部出血或血肿 2 11例 (2 1% ) ;导丝或导管进入血管周围间隙 13例 ,进入下腔静脉 17例 ;动脉夹层 11例 ;术中股动脉痉挛 5例 ;导管未送入 18例 ,改对侧股动脉穿刺插管成功 16例 ,2例因双侧髂动脉严重钙化狭窄改肱动脉穿刺插管成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操作死亡。 结论 经股动脉穿刺插管是安全、便捷的有效途径 ,熟练掌握穿刺插管技术是减少各项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是指从周围静脉导入,并将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方法.对于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是安全可靠的选择.癌症患者化疗间歇期一般为2~3周,在此期间患者会出院回家休养,带管出院不可避免.癌症患者由于化疗后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严重受抑制,机体抵抗力下降,对于带管出院的患者,如何避免院外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出院后的管道护理尤为重要.随着PICC输液治疗护理领域的实践不断拓展,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现有医疗制度和水平的护理实践标准及带管回家的护理规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