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脊髓造影和造影后CT(CTM)二者的影像学表现,诊断价值及不足之处。方法:对临床疑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82例患者进行了正位,侧位,斜位和过伸过屈位脊髓造影,造影后进行了CTM检查。结果: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脊髓造影与手术符合率为91.6%,CTM诊断符合率为97.2%,结论:脊髓造影仍是公认的诊断腰椎间突出症的常用方法,有较高的手术符合率,而CTM可纠正脊髓造影L5-S1椎间突出可能造成的假阴性,二者联合使用可减少漏诊,提高诊断准确率,是腰椎赣肋突出症确诊的最佳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体外培养5种人癌细胞(肝癌、胃癌、肺癌、Hela细胞和咽癌)和小鼠移植性肿瘤实验,证明了红景天素可明显抑制3种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可提高荷瘤小鼠的存活率,延长其生存期,抑瘤率在50%以上。结果提示红景天素对体外培养3种癌细胞和小鼠S180。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通过对38例脊髓型颈椎病术前脊髓造影加CT和MRI结果的比较分析,就此二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做出了评价。结果提示在显示颈椎间盘突出方面,MRI明显优于脊髓造影加CT;在显示颈椎骨质增生、OPLL、颈神经很受压方面,MRI不如脊髓造影加CT;在显示颈椎管狭窄蛛网膜下腔和脊髓受压方面,MRI和脊髓造影加CT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Cyt-c与活化Caspase-3的表达情况及不同中医治法的干预作用。方法用Ⅶ胶原酶脑内立体定位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免疫组化检测血肿周围神经元Cyt-c的释放情况与活化Caspase-3的表达,同时用直尺测量不同时间点血肿的最大直径。结果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于6h即有Cyt-c释放;1d后阳性细胞表达最多;3d后阳性细胞数减少;5d后阳性细胞继续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血肿周围于6h出现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1d阳性细胞计数达高峰,3d出现轻度下降,5d明显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采取不同中医治法治疗后Cyt-c与Caspase-3均有所下降,与其他各组比较,平肝熄风汤组治疗后下降最明显(P<0.01)。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Cyt-c与活化Caspase-3表达明显上调,采取熄风、泻火、祛痰、化瘀以及风火痰瘀同治等治法均能抑制Cyt-c与Caspase-3的表达,阻止神经元的凋亡,以平肝熄风汤组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双黄连(冻干)剂、复方丹参注射液、注射用阿昔洛韦联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方法:9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阿昔洛韦针0.5 g、双黄连(冻干)剂3.0 g、复方丹参注射液250 mL联合静脉点滴治疗,每日1次,外用阿昔洛韦(0.3%)软膏,每日4次。对照组用阿昔洛韦注射液0.25 g,每日3次,静脉点滴,外用阿昔洛韦(0.3%)软膏,每日4次。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连用1周。结果:治疗组50例中,治愈40例,治愈率为96%,对照组40例中,治愈25例,治愈率为85%,两组间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阿昔洛韦、注射用双黄连(冻干剂)、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病程短、止痛迅速彻底、PHN(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病理学案例教学法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我们在理论课和实验课中运用了案例教学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增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腰骶神经根管非骨性段狭窄的动态影像学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临床具腰腿痛并脊髓造影显示单或双侧腰骶神经根影中断者,做了椎管斜位伸屈造影(35例)和动态CTM扫描(13例),观察了根影动态变化。其中17例术中加用伸屈腰椎拱桥探查了椎管前外侧角与神经根间关系。上述研究结果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发现:L5、S1神经根受椎管非骨性段挤压机会显著高于L4神经根。分析认为:常遇的腰骶神经根中断多发生在非骨性段的椎管前外侧角,椎间盘与黄韧带退变是神经根受压的主要病理因素,症状可随体位变动减轻或加重。斜位椎管造影和动态CTM对判断不同狭窄节段与指导手术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研究脊髓造影联合CTM在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中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具有典型临床特征并经手术证实为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的患者50例,术前分别给予脊髓造影、CTM检查和MRI检查,进行影像学分析,观察其病变部位和程度,比较影像学诊断符合率。结果脊髓造影、CTM检查、脊髓造影联合CTM检查和MRI检查大多能显示出该患者具有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典型表现,与手术符合率分别为为90%、94%、98%和86%;脊髓造影和CTM的诊断符合率与MRI相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优于MRI;脊髓造影联合CTM的诊断符合率与MRI相比较,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明显优于MRI。结论脊髓造影联合CTM应用于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的影像学诊断中,具有诊断符合率高、不良反应率低、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等优点,明显优于MRI检查,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张帆  张大亮 《西部医学》2011,23(1):73-74
目的观察体外震波碎石结合中医辩证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无体外震波禁忌症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及时照组36例,实验组行体外震波碎石后结合中医辩证药物治疗,对照组行单纯体外震波碎石。两组都要在治疗期进行抗炎、大量饮水及适宜运动等基础性治疗和经B超或肾孟造影、腹部平片确诊结石大小、形状、部位、性质;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凝血象、肾功能、心电图;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结石大小、形状、部位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结果总有效率96%,对照组结果总有效率78%。结论体外震碎石结合中医辩证治疗肾结石能提高结石排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