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08篇
  免费   4368篇
  国内免费   1752篇
耳鼻咽喉   824篇
儿科学   550篇
妇产科学   322篇
基础医学   2959篇
口腔科学   1932篇
临床医学   15959篇
内科学   5405篇
皮肤病学   256篇
神经病学   3000篇
特种医学   167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93篇
外科学   4798篇
综合类   35537篇
预防医学   7671篇
眼科学   1395篇
药学   11022篇
  189篇
中国医学   2932篇
肿瘤学   2931篇
  2024年   579篇
  2023年   2402篇
  2022年   2609篇
  2021年   2734篇
  2020年   3222篇
  2019年   2210篇
  2018年   1143篇
  2017年   2537篇
  2016年   2838篇
  2015年   2965篇
  2014年   5251篇
  2013年   5216篇
  2012年   5617篇
  2011年   5921篇
  2010年   5429篇
  2009年   5167篇
  2008年   5464篇
  2007年   4630篇
  2006年   4583篇
  2005年   5435篇
  2004年   4906篇
  2003年   6529篇
  2002年   5417篇
  2001年   4568篇
  2000年   3038篇
  1999年   2633篇
  1998年   2198篇
  1997年   1960篇
  1996年   1700篇
  1995年   1453篇
  1994年   1102篇
  1993年   795篇
  1992年   665篇
  1991年   512篇
  1990年   400篇
  1989年   477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典型肺脓肿的C T影像表现特征及检出率。方法:本次45例研究对象均为湖北省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典型肺脓肿患者,入院日期为2016年3月—2020年9月,病理诊断确诊38例,对患者实施C T影像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本次C T诊断中,患者能够分为三类:血行性肺脓肿共18例、急性肺脓肿共9例、慢性肺脓肿共7例,CT诊断检出率较高,具备较强相似性(P>0.05),C T诊断敏感度94.44%、特异度55.56%、准确性86.67%、误诊率44.44%、漏诊率5.56%、阳性预测值89.47%、阴性预测值71.43%。结论:CT影像诊断能够通过脓腔是否存在病灶进行周围出现渗出性变化片判断,实现不典型肺脓肿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康博士信箱     
《健康指南》2020,(2):69-72
如何控制脑梗复发?康博士:我今年87岁,患高血压接近30年,长期服降压药,平安至今。CT检查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病。请问,如何控制脑梗复发?湖北省天门市夏XX夏读者:虽然很多脑梗塞患者已经得到了积极有效的治疗,但是在治疗之后不久就会反弹,一旦复发,将会比第一次更为严重。脑梗塞这种疾病为什么容易复发呢?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更好、更有效地预防脑梗塞的复发,这是许多患者及其家属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儿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中性粒细胞CD_(64)、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1(IL-21)水平变化及与心肌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于天津市儿童医院进行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儿148例为感染组。选择同期于医院进行治疗的150例心力衰竭未合并肺部感染患儿为非感染组。比较两组MMPs、心肌酶谱及其他血清因子水平变化。同时比较感染组MMPs、CD_(64)、IL-17、IL-21与心肌功能的关系。结果感染组MMP-2、MMP-9以及MMP-10,IL-17、TNF-α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且两组间差异显著(P<0.001)。感染组CK、AST、CKMB以及LDH水平,CD_(64)、PCT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且两组间差异显著(P<0.001)。感染组NYHA-Ⅰ级和Ⅱ级的MMP-2、MMP-9、MMP-10、CD_(64)以及IL-17水平均低于NYHA-Ⅲ级和Ⅳ级(P<0.05或P<0.001),IL-21水平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MMPs、CD_(64)、IL-17、IL-21水平在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儿中变化灵敏,能够反映机体心肌功能以及肺部感染程度,对指导病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本文将采用micro-CT 技术对人颈椎寰枢椎骨的显微结构作研究分析。方法: 采用micro-CT
技术,选择不同的扫描协议,对同一样本人体颈椎寰枢椎骨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协议下骨骼的扫描结果,选择最
优的扫描协议,分析人体骨骼的骨小梁等显微结构的信息。结果: Micro-CT 扫描结果显示,在Bin1&High 扫描协
议下采集的图像,能够清楚的看到颈椎寰枢椎骨内骨小梁的显微结构,并且可以得到骨体积/全体积、骨表面积/
骨体积、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骨小梁间隙、骨小梁模式因子和皮质壁厚等参数信息。结论: Micro-CT 是研
究骨小梁的显微结构变化,骨密度变化,骨松质和骨皮质的变化等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6.
刘森松 《中外医疗》2016,(6):182-184
目的 研究低剂量CT三维重建技术对儿童腺样体肥大所致上气道顺应性改变的客观评估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9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3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为观察组,以同期于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腺样体正常儿童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行CT低剂量扫描与症状计分表调查,并与对照组儿童的CT低剂量扫描后三维测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单位鼻咽腔的容积(rNPV)与鼻咽气道最狭窄处面积(rNPA)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NPA与症状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NPV与症状严重程度两者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 使用低剂量CT三维重建技术可对腺样体肥大所导致的儿童上气道顺应性改变进行客观评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李兆云  庞月  白玲 《军事医学》2021,45(9):718-719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anthogranulomatous pyelonephritis,XGPN)是慢性肾盂肾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其罕见,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易漏诊或误诊.现将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诊治的1例弥漫性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复杂性胸壁缺损的修复一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肿瘤性复杂性胸壁缺损的修复决策及其执行困难是限制胸壁肿瘤治疗方法选择及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皮瓣解剖学研究的深入、胸壁支持结构重建技术的进步、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麻醉护理的发展、对综合治疗的重视和治疗手段的进步等,使传统认为不可切除的胸壁肿瘤得以彻底地切除和安全有效地修复,从而使与缺损修复相关的肿瘤切除及辅助治疗的禁忌证缩减到最小程度,有效地提高了胸壁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很大程度上延长了生存率。作者以湖南省肿瘤医院整形外科15年565例胸壁肿瘤切除后修复重建的临床资料为依据,充实了胸壁肿瘤切除及修复的策略:(1)可靠的胸壁骨性支架重建;(2)有效的软组织修复;(3)麻醉及护理与手术团队的合作;(4)系统有序的综合治疗。并进一步明确了复杂胸壁肿瘤切除及重建的细节理念,包括胸部肿瘤治疗中加强多学科合作的密切性和科学性,整形外科医生参与肿瘤治疗整体规划的主动性和时机前移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吸入硫酸二甲酯中毒患者的肺部CT表现。
  方法  观察17例吸入硫酸二甲酯中毒患者的肺部CT表现并测量肺损伤范围,比较不同时期患者肺部损伤程度与随时间变化的影像学表现。
  结果  17例患者肺部损伤的CT表现主要为:肺纹理增多、肺血管束增粗、磨玻璃影、肺实变、肺纤维化、胸腔积液。吸入硫酸二甲酯中毒患者早期(< 8 h)肺部损伤CT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肺血管束增粗、磨玻璃影;急性期(8~36 h)肺损伤进展迅速,主要表现为肺实变、胸腔积液;恢复期(36 h~1周)提示肺实变吸收好转;消散期(>10 d)提示肺部损伤病灶明显吸收好转,胸腔积液明显吸收或胸膜增厚。
  结论  硫酸二甲酯中毒肺损伤的CT表现对判断中毒程度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婺源县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COPD患者80例,均行多层螺旋CT低剂量及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以肺功能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手段在诊断COPD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肺功能检查,80例疑似COPD患者中哮喘22例,COPD 30例(Ⅰ级9例、Ⅱ级11例、Ⅲ级10例),肺气肿9例,支气管扩张7例,慢性鼻窦炎7例,肺部纤维瘤5例。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COPD的准确度(88.8%)、灵敏度(90.0%)、特异度(88.0%)、阳性预测值(81.8%)、阴性预测值(93.6%)均较多层螺旋常规剂量CT扫描(63.8%、63.3%、64.0%、51.4%、74.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诊断COPD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并且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在临床诊治中是较好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