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69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适应锻炼对新兵急进高原后脑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120名新兵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面罩组、运动组和面罩复合运动组。在进入高原前,面罩复合运动组佩带低氧呼吸器小步快走10 min,休息5 min后重复进行,上、下午各进行4次,连续进行7 d;面罩组、运动组分别只佩带低氧呼吸器或单纯运动。在空运进入高原后,比较进高原前、后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系统指标的改变,并对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进行分析。结果使用低氧呼吸器复合小步快走5 min时动脉血氧饱和度可降到(80.5±5.7)%,达到预缺氧的目的。新兵进入3 658 m高原后,对照组、面罩组和运动组的数字跨度、目标追踪测试分值明显下降(P<0.05),而面罩复合运动组无明显改变(P>0.05);各组进藏前、后的简单反应时、数字译码和视觉保留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手敏捷度则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面罩组、运动组和面罩复合运动组的急性高原反应发病率分别为13.3%、20.0%、20.0%、3.3%。结论进入高原前,应用低氧呼吸器辅以适当运动,能改善急进高原人群的即时听觉记忆能力和手部运动的速度及准确性,避免部分脑功能的损害,并使急性高原反应发病率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到西藏观光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饱览异域风光,领略高原风情,体验西藏的神秘与美丽。然而,多数旅游者都会产生明显的高原反应,破坏了旅游的好心情。  相似文献   
3.
我院地处海拔 4 85 0m的青藏铁路雁石坪—望唐段。2 0 0 2年 3月~ 2 0 0 3年 4月 ,我院共收治高原昏迷患者 2 5例 ,均抢救成功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2 5~ 5 0岁 ;上高原时间1~ 5 0d ,发病至抢救开始时间 0 .5 - 8h ,其中发病 0 .5~ 2h6例 ,2~ 6h者 15例 ,6~ 8h者 4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吕永达主编的《高原医学与生理学》中高原昏迷的诊断标准 ,其中轻度8例 ,中度 12例 ,重度 5例。1.2 治疗方法 确诊并排除相关禁忌后 ,立即送高压氧舱 ,每次加压时间 2 5min ,减压时间 4 0min ,氧舱内治疗压力为…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高原地区空降作战卫勤保障工作,我们于1995年8月5~22日对空运进藏的200名伞兵,在海拔3700m、5000m、6100m等不同高度伞降发生的急性高原反应情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急性高原反应(HAAR)是人体快速进入高原(泛指海拔3000m以上)地区后,由于适应不良而引起的全身反应性疾病,其发病率占各种急性高原病的首位,约为刚入高原者的45~90%之间,如得不到及时控制,则可迅速恶化,高原肺水肿和脑水肿绝大多数由本病发展而致,严重影响进入高原者的身心健康。为了预防本病,我院研制了高原Ⅰ号药物,并在1990年、1991年底入藏新兵中实施预防和观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甲襞微循环异常分度诊断标准在急性高原反应诊断中的应用孙利民1张雪峰1杨景义2目前,症状学急性高原反应分度及标准已提出[1],但生理学的评价方法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急进高原人群甲襞微循环检测的过程中发现,甲襞微循环异常分度诊断标准[2]与急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高原反应(HAAR)及高原肺水肿(HAPE)的发病机理。方法:对10例HAAR患者及6例HAPE患者灌洗前和灌洗后进行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检测, 并与10例高原健康者进行对比。结果:HAAR患者及HAPE患者灌洗前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HAAR同HAPE均存在弥散功能障碍;HAPE肺弥散功能(DLCO%)由灌洗前的(76.01±6.29)%, 上升到灌洗后的(103.31±9.23)%;气体转化因子(DLCO/VA%)由灌洗前的(150.30±15.20)%, 上升到灌洗后的(176.04±16.10)%;动脉血氧分压(PaO2)由(31.73±3.01)mmHg上升到(45.31±3.56)mmHg。而HAAR及对照组灌洗后上述指标差异不显著。结论:HAPE患者肺泡内大量的液体渗出是HAPE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HAAR属HAPE发展的初级阶段, 存在着间质性肺水肿。  相似文献   
8.
谷胱甘肽转硫酶M1和T1基因型与高原反应的危险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硫酶M1、T1基因型(GSTM1、GSTT1)与高原反应危险性的关系。方法从同一生活和工作环境中选取123名男性武警战士作为调查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急性高原反应,将其分成病例组和对照组,其中病例组43人、对照组80人。基因组DNA来自研究对象提供的外周血有核细胞,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17CR)方法对这些武警战士的谷胱甘肽转硫酶M1和T1基因进行分型。结果病例组GSTT1非缺失型基因频率为69.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OR=3.12,95%CI为1.42—6.86)。两组GSTM1缺失型基因频率分别为72.1%和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OR=2.34,95%CI为1.05—5.02)。GSTT1阴性/GSTM1阴性基因型者发生高原反应的危险性比携带GSTT1阴性/GSTM1阳性者高5倍(OR=5.04;95%CI为1.00-25.3)。结论谷胱甘肽转硫酶M1、T1基因多态性与高原反应危险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白春学 《自我保健》2012,(10):32-33
近年来,前往西藏、云贵川、青海等地的旅游者越来越多,但是美丽的高原景色往往也伴随复杂的地理环境,海拔2000-6000米的高度以及高原气候容易让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们引发各种高原反应。为此,中山医院开设了“高原旅游保健门诊”,为准备前往高原的旅游者进行全面的心肺功能评价,必要时进行低氧激发试验,提出科学的评估意见和健康忠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高原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护理技术.方法对20例急性高原反应的病人进行护理和观察,结果本组20例病人,19例血氧饱和度上升,氧合指数上升,1例低转治疗.结论初进高原注意防止过劳,防寒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是很重要的.克服对于高原病的恐怖心理.饮食、睡眠的规律性和规范性是保持体力和精力的重要因素,预防性药物的应用也可缩短病人适应高原反应的时间,增加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