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6):207-210
目的探究针刺足少阳、阴跷脉穴结合站立位重心控制练习对中风后足内翻患者康复影响。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02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均由该院康复科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1例)采取站立位重心控制练习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51例)则给予针刺足少阳、阴跷脉穴结合站立位重心控制练习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治疗前后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AC)情况变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下肢肌张力评分、步速变化及平均跨步长度变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足内翻角度、下肢功能障碍程度(FMA-L)、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变化、患者对本次康复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有效率(96.08%,49/51)高于对照组(82.35%,42/5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AC、下肢肌张力评分、步速变化及平均跨步长度、足内翻角度、FMA-L及ADL评分等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FAC、下肢肌张力评分、、步速变化及平均跨步长度、足内翻角度、FMA-L及ADL评分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AC、下肢肌张力评分、、步速变化及平均跨步长度、足内翻角度、FMA-L及ADL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本次康复治疗满意率(98.04%,50/51)高于对照组(82.35%,42/51)(P0.05)。结论针刺足少阳、阴跷脉穴结合站立位重心控制练习可显著提升中风后足内翻临床疗效,患者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十分满意,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阴跷脉病候的医案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阴跷脉是奇经八脉之一 ,起于然谷之后的照海穴 ,上行于内踝上方 ,向上沿大腿的内侧 ,进入前阴部 ,然后沿着腹部上入胸内 ,入于缺盆 ,向上出人迎的前面 ,到达鼻旁 ,连属于目内眦 ,与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而上行 (入脑 )。跷脉从下肢上行头面 ,具有交通一身阴阳之气 ,调节肢体运动的功能 ,故能使下肢灵活。《难经·二十九难》曰 :“阴跷为病 ,阳缓而阴急。”说明阴跷脉的运动功能失常 ,则肢体外侧的肌肉纵缓而内侧拘急 ,就会出现足内翻。又由于跷脉交会于目内眦 ,可以调节人体的寤寐 ,气行于阳则目张不欲睡 ,气行于阴则目闭而欲睡 ,故《灵枢·…  相似文献   
3.
阳跷脉与阴跷脉都运行到头面:阳跷脉、阴跷脉与眼睛的开合有密切关系。所以不寐的病症可以从阴阳二跷脉考虑治疗。中医把失眠称为不寐,认为不寐是人体阴阳、气血不调造成的心神不安,心失所养,或者心血  相似文献   
4.
阴阳跷脉是奇经八脉中的两条经脉,调节一身之阴阳,对其针灸临床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少有论述跷脉病症的证候及辨证论治特点,笔者从湿入跷脉的角度分析了跷脉的病候特点,以及经络循行部位的病变。1跷脉的循行路线及生理功能1.1跷脉的循行路线《灵枢.脉度》篇有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通阴跷脉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足内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温通阴跷脉(常规针刺联合温和灸阴跷脉)。两组治疗前后采用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临床痉挛指数(CSI)进行评价,并比较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CS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皆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温通阴跷脉配合康复训练可改善卒中后足内翻患者的下肢功能,缓解肢体痉挛。  相似文献   
6.
跷脉与眼睑的联系及应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跷脉与眼睑的联系及其临床运用 ,以跷脉的循行路线为依据进行分析和临床典型病例介绍来说明。结果 ,跷脉与眼睑在其循行过程中发生两次联系 ,在临床中对眼睑开合失调病症 ,睡眠失调病症及与睡眠相关的病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屏 《家庭医药》2014,(11):37-37
我国传统养生学中,提倡"坐如钟,站如松,卧如弓"。常言道,"行走坐卧皆功夫"。那么,这门"功夫"到底应该怎么练呢? 以坐养神 正确的坐姿不仅可以矫正扭曲的脊柱,还能通过适当的静坐休息,使人心平气和,进而促进毛发、皮肤的健康。坐姿可根据自身习惯和身体状况而定,如端坐、靠坐、盘坐等,但每次时间不宜过长,坐一段时间后应起身走动一下。坐时,动作要轻、平稳,姿势要端正、自然,上身正直,下肢自然屈曲,不要含胸弓背,更不要跷“二郎腿”。  相似文献   
8.
孔杏梅 《中国针灸》2006,26(6):459-459
奇经八脉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8条不同于十二正经的经脉的总称,具有非常重要的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功能。奇经之中又以冲、任、督地位尤其重要,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阳脉之海的督脉、阴脉之海的任脉、先天之本肾的经脉。  相似文献   
9.
阴跷脉考辨     
王帅  侯中伟 《北京中医》2012,(5):347-350
阴跷脉是人体奇经八脉系统中的一条重要经脉,与阳跷脉相对应。研究发现,古代文献对阴跷脉相关理论的描述不尽相同,而道家结合自身修炼实证的经验记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医家理论的不足之处,极大丰富了人体经脉气血循行流注理论的内涵。笔者认为,阴跷脉从足至头连贯然谷、照海、交信、睛明四穴,并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四阳经交汇于目内眦,同时经过人体两大关窍——虚危和泥丸,在调节人体营卫出入、气机运行、津液输布、阴阳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余恩虹  刘建武 《中外医疗》2008,34(34):81-81
探讨跷脉的临床应用价值,根据阴阳跷脉的循行分布特点及主治规律,总结了应用跷脉穴位治疗治疗顽固性失眠、小脑萎缩、眼睑开合失调病症及中风后遗症足内外翻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