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85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并分析8例寄生虫病例,其中包括脑裂头蚴病、眼部裂头蚴病、肺吸虫幼虫移行症、肺吸虫病、钩虫病、肝吸虫病、包虫病和广州管圆线虫病各1例。8例寄生虫病均有不同程度的误诊,其中6例在寄生虫抗体筛查检测阳性后得以确诊。因此,寄生虫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抗体筛查有助于发现寄生虫病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钩虫病感染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IgE水平,临床特点及胃肠镜下形态。方法分析16例钩虫病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Ig水平、血常规检查结果、胃肠镜检查结果及治疗结果。结果 16例患者的Ig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参考上限值;IgA、IgG、IgM水平与正常参考上限值比较,差异不明显。经诊断患者的钩虫分布情况:十二指肠降部8例(50.00%),十二指肠球部5例(31.25%),回肠末端3例(18.75%),升结肠1例(6.25%),其中十二指肠及回肠末端均见钩虫者1例(6.25%)。所有患者均予阿苯达唑片驱虫治疗,治疗后1个月复查见贫血得到纠正,消化道症状得以缓解,复查胃肠镜未见虫体,均治愈。结论钩虫病感染者的IgE水平明显升高,胃肠镜检查是确诊钩虫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要加强对十二指肠降部的检查,并在确诊后及时给予正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赵悦 《西南国防医药》2006,16(4):415-416
钩虫病是小肠寄生虫病,常与上消化道病变并存,常规胃镜检查时发现十二指肠钩虫具有偶然性。本文在行胃镜检查的14 850例中检出十二指肠钩虫45例。提示医师在常规胃镜检查过程中,对十二指肠尤其降部应仔细观察,一旦发现寄生虫应及时取出化验确诊。  相似文献   
4.
5.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钩虫感染是引起人肠道丢失血液和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因素之一。钩虫引起的缺铁性贫血主要是因为成虫在肠道的吸血活动以及咬附部位粘膜伤口的渗血不止引起。钩虫吸血时,其头腺分泌一种具有抗血凝活性的物质延缓血液凝固、方便其吸血。自从1904年Loeb发现犬钩虫提取物有抗凝血作用以后,长久以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农村卫生保健,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最近,我们在连续3年普查普治后,对义乌市郊区尚经一村再次进行了钩虫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84—1987年对甲苯达唑药盐(简称甲盐)防治钩虫病进行了研究,为了进一步了解甲盐在大范围人群中防治钩虫病的效果,我们于1987—1991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20多万人的范围内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1 甲苯达唑药粉系陕西省汉江制药厂生产,并与精制食盐拌匀,药物含量分为0.6%和0.3%两种。按照每人服用甲盐中含甲苯达唑的药量和时间  相似文献   
8.
徐明琪 《四川医学》2001,22(1):35-37
钩虫病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成人钩虫病报道较多。1岁以内婴儿钩虫病在国内少有报道,现将我市两所医院自1965~1996年住院的62例婴儿钩虫病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2例患儿中,男35例,女27例,发病年龄为<1月2例,1~11月60例;来自农村者57例,5例来自市郊;母乳喂养59例,人工喂养2例。入院前病程18天~11个月不等,入院时确诊者41例,以贫血待查、营养不良、慢性腹泻等收入者21例。1.2 感染途径:1后天感染:有记录者42例,23例患儿家长有常在河边及池塘边洗尿布及衣物史或将尿布衣物在田边地坝晾晒史,提示钩蚴污染后间接感染。…  相似文献   
9.
钩虫病是主要的土源性线虫病之一,是由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该病常导致营养不良、贫血、胃肠功能紊乱等,少数可引起咳嗽咯血或哮喘.故对本病的早期预防及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钩虫病为WHO重点关注的“被忽视热带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钩虫病严重流行国家之一,据全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显示,感染总人数约为3930万,钩虫感染率为6.12%。钩虫幼虫在人体移行发育及成虫在肠道寄生可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如钩蚴性皮炎、呼吸系和消化系统症状、贫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重者还可危及生命。钩虫病临床表现有时可不典型或不明显,易被忽略而导致漏诊或误诊,延误患者的治疗,因此迫切需要制定诊断标准予以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