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53篇
  免费   698篇
  国内免费   763篇
耳鼻咽喉   101篇
儿科学   188篇
妇产科学   200篇
基础医学   1496篇
口腔科学   194篇
临床医学   5540篇
内科学   1836篇
皮肤病学   141篇
神经病学   362篇
特种医学   7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1138篇
综合类   8528篇
预防医学   5134篇
眼科学   158篇
药学   4140篇
  33篇
中国医学   1806篇
肿瘤学   343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344篇
  2021年   381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492篇
  2014年   1158篇
  2013年   1129篇
  2012年   1854篇
  2011年   1961篇
  2010年   1878篇
  2009年   1929篇
  2008年   4570篇
  2007年   2826篇
  2006年   2861篇
  2005年   3676篇
  2004年   1697篇
  2003年   716篇
  2002年   516篇
  2001年   508篇
  2000年   428篇
  1999年   332篇
  1998年   282篇
  1997年   188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65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选择,也是当前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为有效推进签约服务工作,国家陆续推出各项政策,全国各地也在积极进行实践探索,成效明显。但是,签约服务仍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执行难"是签约服务深度推进的一大困境。通过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结合签约服务政策执行过程,发现签约服务仍存在法治性不足、政策执行人员水平不高、激励不足、政策环境影响等诸多制约因素。因此,需要从法律和制度方面进行顶层设计、提升执行人员素质和职业认同、建立医患互信、优化政策执行环境等角度进行政策创新,探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期创伤与抑郁特质之间的中介和调节机制,为开展相关研究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2017-2018年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南某高校大一年级2 786名学生完成儿童期创伤问卷、状态特质抑郁问卷、自动思维问卷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的调查。结果儿童期创伤、自动思维和消极应对对抑郁特质起正向的预测作用,积极应对对抑郁特质起负向的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12,0.43,0.14,-0.33,P值均<0.05)。自动思维中介儿童期创伤与抑郁特质之间的关系(Bootstrapping法的95%CI为0.03~0.06)。消极应对分别调节了儿童期创伤与自动思维和儿童期创伤与抑郁特质之间的关系(P值均<0.05)。结论儿童期创伤影响抑郁特质,其关系受到应对方式和自动思维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中医药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医药行业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新形势下,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中药工业需要加快突破的关键领域之一。对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领域在工艺设计、分析检测、过程建模、制造装备等方面的关键共性问题进行解析,综述了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中工艺过程理解、生产过程实时分析方法开发、过程控制策略建立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企业研究实践,介绍了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 D)、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E)、多变量统计分析等关键技术在上述3个研究方向中的应用进展,分析了实际工业应用的难点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中药企业应用和提升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睡眠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NDF评分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情况,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二胎返岗护士适应水平现状,并探讨人格特质对其返岗适应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8年1-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36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护士产后返岗适应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产二胎后返岗适应水平均分为(2.16±0.51)分;外向型人格特征与返岗适应水平呈正相关(r=0.540,P<0.001),精神质、神经质人格特征与返岗适应水平均呈负相关(r=-0.410,P<0.001;r=-0.350,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返岗时间、工作负荷、返岗培训、内-外倾向、精神质、神经质是护士产二胎后返岗适应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护士产二胎后返岗适应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人格特质、生育年龄、返岗时间、工作负荷、返岗培训为其影响因素,护理管理者可结合人格特质等特点采取管理策略,提高护士产二胎后返岗适应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临床医师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诊疗水平。鉴于肿瘤综合诊疗的特点,本刊拟设立“临床病理(例)讨论”栏目。本栏目主要发表临床罕见、疑难、诊治过程曲折、有普遍借鉴意义、诊断明确但病情危重的难治病例,以及其他对临床实践有指导或提示意义的病例。  相似文献   
7.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用眼过度,导致许多人患出现眼部疲劳、易流泪、黑眼圈等眼部不适,为解决这一问题,经过研究与分析,笔者研制出了一款"中药蒸汽眼罩"。本款蒸汽眼罩选用了菊花、金银花、决明子、丹参、远志、忍冬藤、夜交藤、菟丝子,八种明目安神且无不良反应的中草药,通过蒸汽,可以将有效成分传导至眼部肌肤。本团队将"中药蒸汽眼罩"投入使用,使用者对于"中药蒸汽眼罩"最满意的前五点分别是:包装拆开方便性、发热温度、发热时长、眼罩材质、贴肤性,94%的使用者会考虑长期使用"中药蒸汽眼罩"来缓解眼部不适。本产品具有创新性,将中草药与蒸汽眼罩有机结合,可以有效缓解以上症状。  相似文献   
8.
陈懿  冉莉君  何季芳  明超 《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0):939-941,955
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护理模式对玻璃体切割术患者心理韧性及应对方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0月120例于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罗伊适应护理模式,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心理韧性,应对方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MCMQ回避、屈服评分均下降(P0.05),心理韧性评分、MCMQ应对方式评分增加(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MCMQ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韧性评分、MCMQ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伊适应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心理韧性,降低焦虑和抑郁负面情绪,有助于改变其心理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念是自我察觉、专注于当下在心理学上,正念是指对自己目前的想法、感受、感觉,以及所处环境等的察觉状态。与正念相对的是“自动化过程”,即没有对所发生的事和自己的感受等有所察觉。在生活中,我们可能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开车时,行驶了好几千米却没有真正觉察到自己在做什么;面对美食,不知不觉就吃得“很撑”了;工作压力大时,不知不觉抽了很多支烟……这些行为都是“下意识中”进行的,即所谓“自动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4):3074-3076
目的:研究远程缺血预适应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氧代谢及脑血流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然后将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与6个月时的脑氧代谢及脑血流指标进行分别检测与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脑氧代谢及脑血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与6个月时观察组的脑氧代谢及脑血流指标均优于本组治疗前及同时间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缺血预适应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氧代谢及脑血流指标的影响较好,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